北京学生科技教育成果展示会十一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北京多所中小学校的学生向公众展示了他们亲手创作的科技作品,有二十名学生因此获得了“首届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不过在获奖背后,是许多学生“冒着”考不上好高中、好大学的风险;而在一些辅导老师的眼里,学生的创新意识,早已被升学所“绑架”。
一位获奖的中学生说,能参加这样的活动很感激学校、老师,为他们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即使学习成绩不那么好,但在“科技创新的天地里”依然能受到尊重,辅导老师把他们看成了“宝贝”。他们在思考、创作的时候,很开心、很快乐,根本没有“分数、升学的威胁”。
北京市八一中学科技中心主任朱凯告诉中新社记者,确实,在科技创新、发明创造上,那些平日里只知道埋头苦学的孩子,在创造性思维上并不比那些有思想、爱动脑筋、但学习成绩不怎么优秀的孩子强,这些“较笨”的孩子很专注,经常会产生些怪念头,让辅导老师都很惊讶。
然而一些学生要想继续着自己的创新梦想,前提是学习成绩必须优秀。一位海淀区初二的学生告诉记者,如果明年考不上好高中,父亲就会把他发明的小玩意儿全部砸掉,在分数面前,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让朱凯感到失落的是,学校与学生在创新、发明的意愿非常强,但每当学生升入初三、高二的时候,就因为中考、高考的原因,让很多学生在继续科技创新上打了折扣,意识也逐步减弱。为了考大学就要把一些“古怪念头”、“科学狂想”放弃,几乎成了每个学生无法逃避的宿命。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些观点被普遍认同:中国学生的数理化成绩要比同龄的美国孩子好,中国学生基础知识要扎实得多,只是创新能力差一些。
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对这种观点毫不客气地泼了瓢冷水:“这都是多少年来可怕的自我麻醉!我不认为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学得有多好!”在美国比较好的中小学校里,中国学生念的功课,他们也都是要学的,而且学得很灵活,绝对不是像中国那样填鸭式地教。
中国一名学者就此指出,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一些重大航空航天研究成果起初并不是来源于郑重其事的规划,而是来自于一些“怪想种子”,其中不少是大学生或中小学生的奇思妙想。这些“古怪念头”,并没有受到科学家云集的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嘲讽或批驳,而是如获至宝。为了搜索这些科学怪论,美国航空航天局甚至专门成立了一个“先进概念研究所”,每年都资助十二个极有创意的“科学狂想”,中国的中学生太空养蚕就是其一。相比之下,中国有时对“科学狂想”过于“讲科学”了,特别是对孩子们的“古怪念头”和创新做法不当一回事,对“异类”的孩子也时常非要把他们纳入某个“标准”或轨道,如中考、高考。
朱凯还举例说,看看这次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偏才怪才几乎没有,每个中学校长为了避免压力,不得不“保守”地选择分数高的孩子,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青少年发明家”,根本没有机会入选。
这位学者还表示,出现这样的状况不仅折射出所谓素质教育与高考入学资格的矛盾,也反映出在如何对待孩子的创新能力和“出格人才”方面的困惑和无奈。我们如果一味坚守高校录取标准,有可能耽误一些奇才,甚至影响到更多孩子热爱科学和创新思维的积极性和行动。“说实话,还是在于教育体制变不变的问题”。
记者注意到,本次学生科技教育成果展示会秉承的宗旨是“展示成果、示范交流、体验科技、分享快乐”,中小学生们在向公众讲解他们的发明和创作时,一张张稚嫩的脸庞散发出如同“宗旨”一样的快乐与自信,但不知道,未来面对升学压力的时候,这样一张发明创新的笑脸,还能维系多久?
(实习编辑:项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