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点整,6岁的高镜博就翻身从床上起来,穿上靛蓝色的长衫,简单洗漱、走进教室后不久,“孔夫子早上好”响亮的问好声就传遍了整个庭院。
琅琅的问好声经过早晨阳光的过滤后,在这个设在乡间的明清结构的院落中回荡。声音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教室门口迅速穿过,最终在“豫章书院”的牌匾前短暂汇集、消散。
书院的创办者,29岁的侗族青年罗国淮站在牌匾下满意地看着这一切。罗国淮自称江西“豫章书院”创始人罗天发的第40代孙,2004年重建贵州“豫章书院”至今,已前后接纳了800余名学前儿童进行“私塾教育”。
高镜博正是本期的“私塾”学童之一。由于母亲远在广州,在贵阳工作的父亲又鲜有时间照顾他,高镜博从2008年11月份开始进入“豫章书院”接受传统教育,每两个星期才能和父亲见上一面。
一年的“私塾教育”后,高镜博现在已经可以脱口背出《弟子规》《三字经》《孝经》等7本“蒙学”典籍。
“背诵经典不是最重要的,豫章书院‘私塾教育’的目的是树立孩子的行为礼仪规范和道德观。”罗国淮称,每个孩子每天的所有行为都是一种学习:穿长衫是为了正衣冠、洒扫庭除是为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向孔夫子大声问好是对中国传统礼仪的传承和学习、经典的诵读则是为了强化传统的道德观。
回到家中,高镜博也开始用传统的礼仪规范纠正起父亲的行为来,如果早上父亲睡懒觉,他就大声地说“朝起早,夜眠迟”,如果父亲没有洗手吃饭,他又会大声地叫“便溺回,则净手”。
“孩子的变化是惊人的。” 高镜博的父亲高海翔说,“小镜博三四岁时学过武术,比较调皮捣蛋,比较霸道,现在变得文质彬彬了。”
“在孩子的影响下,我买了一大堆书来重温国学,《弟子规》《论语》这些‘蒙学’经典,能让自己在喧嚣中平静下来。”高海翔说。
“私塾”里,每天规律得有些刻板的生活也充满了无穷的乐趣,每到下课,高镜博就和其他9个小朋友一起在书院外的农舍间嬉戏打闹,玩“捉迷藏”和“拔萝卜”,在田间地头寻找城里难得一见的蜻蜓和七星瓢虫。
“与乡村生活的接近能够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感受农耕生活,这种教育让孩子们和自然更亲近,生活上也更朴实。”罗国淮说。
虽然“私塾”的生活对高镜博来说是快乐的,但他仍会常常一个人坐着沉默不语。6月份父母离异后,高镜博就没再见过自己的母亲。
“国庆节爸爸带着我到广州去找妈妈,但是妈妈正好出去旅游了。”高镜博有些失落地说。
在中午的书法课上,教书法的石老师教授了“人”“大”“之”几个字后,高镜博还不满足地要老师多教一个“孝”字。在反复练习后,终于把“笔画繁多”的“孝”字写得端正了的高镜博有些得意地咧开嘴笑了。
“能够孝顺父母是世界上最好的事情!”高镜博说。
(实习编辑:项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