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不景气,就业困难,大学毕业生创业便成热门话题。然而有关数据显示,从2005年以来,广东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数量约占当年高校毕业生的1%-2%。以2008年为例,应届高校毕业生中选择自主创业的仅占1.2%。而在西方发达国家,这个数字为20%-30%。而在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中,成功的人又是凤毛麟角,大学生创业成了一个沉甸甸的话题。大学生创业难在何处呢?
问题一政策与创业不接轨
广东金融学院金融系2005级的男生小谢,一直希望毕业后能创办一家网络公司,建成一个为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信息和平台的网站,为此他专门到网易等大型门户网站长期实习。但是目前临近毕业的小谢却十分苦恼,他对记者说:“我十分想借助一些优惠政策来降低创业成本,可是学校从来不宣传这些政策,就算我知道了也不清楚如何去办理”。小谢的无奈表明,众多扶持创业的利好政策与那些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们并没有完全“接轨”。
2008年12月,团省委面向全省39所高校共3900名大三大四学生进行的创业情况抽样调查显示:67.62%的同学有创业意愿。但与大学生日趋强烈的创业意愿相比,由于缺少创业资金、创业场地、扶持政策和创业实践经验等原因,大学生的创业率依然很低,创业项目成功实现成果产业化的比例也非常低。
据专业从事高等教育和人力资源研究的公司——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公司调查,广东2007届高校毕业生只有564人自主创业,仅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0.25%。其实为扶持大学生创业,政府部门也不断出台扶持政策。但是这些利好的政策,给大多数同学提起来,他们都表示“蒙喳喳”。
问题二小额贷款不易贷
奔走两个多月,等候了半年多,2006届毕业生李敏刚通过他所在街道申请的小额贷款仍然没有被受理。
毕业于广东工业大学设计专业的李敏刚,为开办一家珠宝饰品店,找亲戚朋友东挪西凑,已先期投入5万元,可开店的资金缺口仍很大。去年7月初,小李在媒体上看到有关大学生自主创业小额贷款的报道。他查询网上相关信息后,找有关部门办了一张失业证,再找到他所在的街道办事处向海珠区劳动局申请,希望以失业人员名义申请小额贷款未获批准。劳动部门虽然批准了,但申请送到一家发放小额贷款的银行,半年过去了仍然没有一点音讯。
日前,记者在广州市劳动局了解到大学生小额贷款优惠政策自2005年实施以来,至今很少贷出。
在就业压力逐年趋紧的大势下,一边是大学生自主创业者日益增多,求“钱”若渴;一边是政府专项贷款少人问津,资源闲置。症结何在?为何政府提供的小额贷款优惠却不能为大学生带来真正利好?
广州市劳动保障局培训就业处处长马见效说,大学生创业小额贷款难贷出还因为贷款的瓶颈并没有突破。比如说,小额贷款规定,贷款主要是创办个体经营项目或合伙经营项目。但如果大学生创办了科技公司就不能申请小额贷款了。还有小额贷款规定,要先办企业才能申请贷款,但办企业先得办执照租场地,按一月租金两月押金规定,办执照成本就得好几万,这几万元的启动资金难倒了不少创业的大学生。
广州市劳动局就业中心刘方主任说,广州创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不足毕业生总数的1%。资金不足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主要瓶颈。调查显示,有73.47%的大学生所能承受的自主创业资金不足10万元;61.63%的大学生认为“缺乏启动资金”是创业的最大障碍。
中山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王尔新举例说,政府财政并没有设立专项资金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小额无息贷款,也没有吸引广大的社会资本来参与这项事业,“目前仅有少量有意识的企业设立了零星的大学生创业基金项目,但相对创业群体所需的资金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编辑: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