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华同旭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广州已经研究出整套方案,决心在择校问题上有所突破,争取在三年内基本解决择校问题。
众所周知,择校问题的根源在于教育资源不均,存在三六九等的学校,家长为了给孩子找个好学校,于是,走上“择校”路,有高价买房子的,有走后门托关系的,无路可走的家长只能望好学校而兴叹。“择校”现象以初中为“重灾区”,向下延伸到小学,甚至幼儿园。初中“择校”又以“名校办民校”尤烈,通过“联合招生”,将大批义务教育段学生变成高收费的“择校生”。由于“择校”的市场客观存在,教育主管部门要遏制并基本解决择校问题,就必须“标本兼治”,一方面增加优质学位,另一方面,改革现有的中考选拔制度。广州市此次“重拳出击”正着眼于此。
无论是合并学校还是分配名额,广州遏制择校的做法在全国教育改革实践中并不新鲜,有些省份如浙江已尝试多年,并取得一些成功经验。浙江杭州为了遏制愈演愈烈的“择校”风,早在2004年就开始全面推进 “名校集团化”战略,让名校接管小区学校,通过名校带动其他学校的发展,使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最大化。在实践中,名校这杯“牛奶”并没有被稀释,也没有演变成“贵族学校”,现在杭州各地已组建了120余个教育集团。而在“学位分配制”方面,浙江早在2007年就把重点高中招生名额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初中学校。
实行“学位分配制”后,虽然有利于遏制初中“择校”,有利于后进初中获得一些学位。但可以预见的是,各个学校之间的“名额”之争又将出现,分配名额的标准是什么?方案说,把高中名校的部分优质学位拿出来,按照某所初中的人数比例进行分配。其实,这方面浙江温岭的做法又可以参考,当地的做法是初中学校能拿到多少名额,要看以下三个指标:参加中考人数、中考成绩全科平均分、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得分。
择校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遏制择校要釜底抽薪。据报道,2008年至今,已经有7个省出台了义务教育方面的地方法规,通过立法来破解择校热。广州市要破解择校问题,也要着眼于立法层面。
(编辑:黄云 实习生:张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