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清晨8点,申城的上空飘着星点的细雨,上海戏剧学院迎来2009届的第一批报名考生,历时两天的网上报名的现场确认工作正式拉开序幕。据上戏招生办公室透露,尽管就业形势严峻,但今年的表演系考生较之以往有增无减,达到了4000人次之多。记者在上戏校园里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和陪考家长拖着行李就来到了报名现场,不顾纷扰的细雨,个个笑逐颜开。走进艺术院校,是一条通往明星的道路。也许很光明,也许有风有雨。这些满载着自己梦想的未来之星,在这里谨祝他们一路顺风。
艺考,不再只为明星梦
林艳雯“我要出名,我要像巩俐一样闯好莱坞。”“我觉得自己长得还行,如果正巧遇到赵薇这样的运气的话,应该不会比她差吧。”几年前的北电、中戏考场,考生们个个趾高气昂,指着那条“梦开始的地方”的横幅,憧憬着那个明星梦的未来。
“跨进大学校门是第一步,毕业后大把找不到工作的人呢,还谈什么成名啊。”“表演系就业特别难,要有好的前途更难,我只想稳当一点,去个话剧团之类的,当然最好能是人艺,能过日子就足够了。”这是2009年的北电、中戏考场门外,考生们对记者吐露的心声。
社会变化日新月异,艺考的形势也日益严峻。报考的学生越来越多,不是因为看好了表演系是条成名的捷径,而是因为学习成绩差、家里条件不好,希望通过艺校圆自己的大学梦,希望在表演系就读期间能拍点平面广告为家里减轻学费负担。正如一位连考四年都未能被录取的失意考生说的一样:“现在想想有点后悔,考了四年没考上,还是得去当北漂,我有朋友已经从北电毕业,也一样加入北漂的行列。”的确,考上的艺校生能在学校四年中的学习收获毕竟很有限。有天赋的学生仿佛一块“好玉”,经过稍微的雕琢就能成器。而缺乏天赋的学生仿佛一块石头,再精细的打磨,也终究只能是块有造型的石头。因此,不少考生认为,上不上中戏、读不读北电、考没考上戏,对于那个遥远的明星梦来说,结果还是一样。他们直言不讳:“考试不是只为了成名,说实话也不太敢想,只是因为对艺术有兴趣,想要学点跟艺术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明星总是少的,是金字塔的顶端,不然也不称之为明星。还是脚踏实地多学点实在的好。
如此的艺考观念转变,也算是时代的进步。艺校考生们少了些异想天开,开始学会脚踏实地,多了一些实在。
第一现场
上戏欲组剧团救“失业”
一大早的空气中还有这未解的“霜降”,但考生们丝毫不顾及这残留的倒春寒,个个穿得精神抖擞,大跨步地走向位于上戏篮球场旁的一号形体房报名处。上戏昨日报名第一天并未出现人声鼎沸的状况,学生几乎是三三两两由家长陪同着前来的。对此,上戏招生办主任陈其毅老师透露,原来考生也有小“心机”。
“你不知道,现在学生都很聪明的,他们觉得晚点报名就能排在后面一点进场考试,而考官总是习惯性的先紧后松。”吸收了“前辈”考生的经验,不少考生故意“拖延时间”,选择在报名最后快要截止的时间,也就是今天下午,才去确认报名。
表演系,报考人数4000,录取人数25人,这样的录取比例只有0.6%,也就是100个当中都未必能有一个上榜的。如此残酷的竞争,却也未必是毕业后“饭碗”的保证,就像中戏和北电的学生中都流行的一句话一样:“毕业就等于失业。”近年来,表演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经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考上了理想的艺术院校,却也可能依旧要面对失业的威胁。昨天,一位考生家长刘先生告诉记者,自己的儿子第二次来考上戏了,家里也很无奈,因为学习不好,实在不知道毕业后要怎么办,“他一定要来考表演,我们也没办法。别说希望他当明星了,毕业后能混口饭吃就不错了。”刘先生坦言,北京还相对好一些,文化氛围较之上海更浓郁,有海岩等编剧导演经常去院校挑一些新人出演自己的影视剧,学生的出路也多一点。对此,招生办陈主任向记者透露,学校方面已经针对这一现象采取了相应措施,“我们上戏已经成立了青年京昆剧团和青年舞蹈团,这样的剧团机制就是为了让优秀学生在毕业后,不需要到其他剧团中去按资排辈地等待一部真正属于自己的戏,我们就提前先孵化人才了。”
据悉上戏还将在近期成立青年话剧团,这样“自产自销”的形式,很大程度上为表演系毕业生解决了毕业就失业的难题,也有利于学校用自己的人才排一些自己的大戏,可谓“双响炮”。
(实习编辑:项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