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动工具)专业学生阮潇俊与同学,日前来到浙江三锋工具制造有限公司装配车间参加生产性实训,成了装配线上的一名顶岗技术工人。与此同时,该公司53名员工放下手中工具,坐在教室捧起书本,免费接受金华职院老师的专业培训。这是该院新近推出“互换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结果。
根据金华职院与三锋公司签订的互换式人才培养协议,此次金华职院共有80余名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动工具)专业学生分批到三锋公司提供的53个装配车间岗位实训,实训期为两个月,主要接受技能训练,安装调配电动工具整机。而这些被顶替下来的三锋公司员工则走进了课堂,接受金华职院老师根据企业实际生产情况及员工素质量身定做的实用课程培训。
对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动工具)专业来说,实训效果如何直接决定了人才的培养质量。在以往的实训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实习人数多,企业提供岗位不足,一次实训下来,往往是学生看的多动手少,技能掌握效果不理想。如何创新实训教学方式,成了学院领导及授课老师亟待破解的一道难题。而对于三锋公司来说,要想做大做强企业,提高竞争力,必须通过专业化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素质,但一下子让这么多的员工集中参加培训,势必又会影响到企业正常生产,到底该怎么办?
经过几次沟通了解,学校和企业很快找到了契合点。何不让学生来企业顶岗,员工去接受培训呢?“互换式”人才培养模式于是应运而生。
参加此次顶岗实训的阮潇俊被安排专门打螺钉,他说:“原以为打螺钉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老师平时在课堂上也讲过,但到了车间后才发现要难很多,在企业师傅手把手的传帮带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操作,经历了许多次失败才掌握了要领,这样的经验非常宝贵。”
阮潇俊的指导老师戴欣平副教授说:“电动工具这门实践操作性极强的课程,学生们只有在顶岗实训中边实践边学习,才能巩固课堂知识,达到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
对于这种互换式人才培养模式,浙江三锋公司总经理黄理说:“互换式培训既保证了我们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又有效解决了员工素质提升和知识更新问题,我们非常欢迎。”
据悉,这种互换式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已引起了许多企业的兴趣,诺王机电产品开发公司等企业主动找到学校签了协议,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相关专业也有意将这一模式加以推广。
(实习编辑:许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