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史被称为“美术屎”?
西安美术学院艺术研究所教授彭德在文章中说,美术史应该是一门吸引人的学问,美术史论系应该成为美术学院的中枢部门,然而实际情况正好相反。20世纪中国美术史研究被人轻视和厌恶,美术史被人称为“美术屎”。
千篇一律令人厌恶
彭德在文章中说,美术史应该是一门吸引人的学问,美术史论系应该成为美术学院的中枢部门,然而实际情况正好相反。20世纪中国美术史研究被人轻视和厌恶,美术史被人称为“美术屎”。这首先在于中国文献和中国思想大面积的空缺。20世纪的战争和政治运动致使历史研究不断停顿,销毁和封禁古籍使得美术史研究流于直观和肤浅。这样一来美术史研究离不开千篇一律的套话,比如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章法严谨,用笔洗练等等。每个朝代的开头都要讲一通政治背景,比如政治腐败、农民起义、政权更迭等等。
相关研究牵强附会
与此相关的研究也是牵强附会。比如韩滉的《五牛图》,本来是标准的帝王文化的产物,依据的是五行学,仅仅由于牛是农耕工具,美术史家就想当然地同农民挂钩,有一部书是这样评论的:韩滉对人民的苦难有所了解。他的《五牛图》,笔墨简练,形象生动,呈现出一种浑厚朴实的艺术风格。
作者显然没有查阅韩滉事迹,没有查看有关韩滉的笔记。《新唐书》韩滉传,只有他结党营私、不顾民众疾苦的事迹。比如有一年暴雨成灾,山西运城盐池一带发生涝灾,分管盐池的韩滉担心皇帝为当地农民减税,揩掉他的油水,便向朝廷谎报盐池仍在生产。皇帝鉴于秋天多雨,盐业必定受损,派遣中央官员检查。检查官害怕韩滉报复,伙同韩滉继续欺骗皇帝。韩滉的这类行径,使得史家对他品格的讽刺毫不留情,说他没有飞黄腾达之前,通过自我矫饰以求晋升;一旦得志就暴露本来面目。如果“为尊者讳”的陋习在美术史研究中不加以清算,连古代史家都不如,研究的价值何在?
把中国古代美术同西方现当代学术思想生硬地拼贴,仍然是当今学院论文的通行作风。西方现代学术思想可以用来分析中国现当代美术,却很难分析中国古代美术,因为两者的性质全然不同。用分科的方法研究中国美术,永远见不到它的真相。
20世纪以来,中国田野考古发现了大量的古代墓葬,出土的众多文物与文献,弥补了传世文献的不足,可是由于中国博物馆条件和制度的落后,大量美术文物至今都深藏密室,造成资料封锁。这在古代善本书的借阅中也同样严重。
学术氛围弊端多多
美术史家认清现状不难,难的是改变学术氛围和社会氛围。研究中国美术史,无法绕开3000年沿革的历史文献。中国古代文献将近几万种,核心文献上千种。研究国学必须经过充分的阅读。国学界的共识是50岁之前不要谈国学。但少数有国学积累的学者,到了出成果的年龄就面临退休,退休后的工资锐减,写的文章没有地方发表,也没有读者。学术著作常常要自费出版,学术研究变成了义务劳动。
彭德说,美术史撰写、评价、出版已经形成了一个利益链。由既得利益者操控的学术,只能是维持现状的老生常谈。这使得很多学美术史的研究生,毕业了还没有入门。他们的作风至少还会影响两代人,因而他对美术史研究的前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抱希望。
(编辑:萧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