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资讯 高校精英 高校艺术馆 展演活动 艺术高考 走进名家 院校之窗 初露锋芒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黄漂”漂进川美抢风头

2007-10-22 21:37:07来源:重庆晚报    作者:巫天旭/文 吴子敬/摄

   

 

 

 

一场名为《黄漂漂进美术馆》的艺术展15日晚在位于四川美院的重庆美术馆拉开帷幕,这是川美首次为黄漂艺术家举办画展。四川美院院长罗中立到场为这群在川美校园周围的艺术家捧场,并为展览撰写了前言。在现场,黄漂艺术家的作品技惊四座,抢尽了风头。

 

特征 “黄漂作品有点怪

 

被公交车挤得面目全非的小轿车,独自在海边推着自行车不知所云的中年人,在商场假装晕倒引来路人关注的行为艺术摄影……和川美学院派的作品不同,本次展出的五十余位黄漂艺术家的174件作品明显加入了自己另类的思考和理解,看上去都有些

 

在展览的最显著位置,从川美毕业才两年的黄漂王冕所做的雕塑作品“NEW YORK”引起了参观者的格外关注,记者注意到,在这件作品中,唐僧的坐骑白龙马加入了西方龙的造型,显得有些面目可憎,而身上还贴满了大众、轰达等商标。唐僧也成了蒙面人,孙悟 空长了四只手,猪八戒肥硕的手臂上盖上了验讫肉检四个大字,而走在最后的沙僧担子上挑的也不再是行李,变成了麦当劳和重庆百货的购物袋,四人如此游纽约,想起来就让人忍俊不禁。

 

状态 “黄漂过得并不坏

 

据重庆美术馆馆长冯斌介绍,黄漂开始初具规模是在上世纪90年代,像本次展览中李勇、任前等艺术家,已经在黄桷坪10年,而在黄桷坪的其实是三类人, 第一类是真正在此进行艺术创作的,是最纯粹的黄漂;第二类是借助黄桷坪的艺术氛围,进行商业艺术活动;第三类是在考研和彻底脱离学校之间徘徊的。这三 类人共同组成了庞大的黄漂兵团。

 

和许多人想象的不同,就算是纯粹进行艺术创作的黄漂,大多数也过得并不艰难,记者了解到,川美给许多黄漂都提供了代课的机会,如果讲课受欢迎,黄漂一节课的课时费可以达到50元,而黄漂们由于紧临川美,有许多参展的机会,这当中也有一部分参 展收入,加上自己在外接一些私活,他们一个月的收入都能保持在4000-5000元。目前,一部分黄漂对考研犹豫不决,他们还未明确自己的方向,总是不断在改变自己的计划,一会儿停下来创作,一会儿又在复习,很难有相对稳定的收入。

 

动向 带上母亲一起

 

目前,大多数老黄漂都在租房生活,并在坦克库、501仓库、糖果仓库等地租用了工作室,尽管生活还算过得去,他们还是有些担忧,随着黄漂队伍的不断壮大,给老黄漂们最明显的感受是:租房更贵了,吃饭更贵了,抢饭碗的人越来越多了,生活没有保障了。但他们也表示,随着当代艺术的持续升温,黄漂们的前景还是看好的。

 

这中间还有一些条件优越的“80后黄漂,比如王冕,其母亲为了支持他创作,就把两路口的房子卖掉,专门在黄桷坪买了房子陪儿子一起。不过王冕仍然表示,呆在工作室的时间比家里多,母亲只要能看到我就放心了

 

在《NEW YORK》中,唐僧的坐骑白龙马加入了西方龙的造型,孙悟空长了四只手,猪八戒肥硕的手臂上盖上了验讫肉检四个大字……

 

罗中立:黄漂展每年一届

 

记者在现场看到,五十余位黄漂艺术家的174件作品,将重庆美术馆AB两个馆的六个展厅全部 塞满。就算是当时世界顶级展览卡塞尔——移动的档案馆来渝时,也只是占用了A馆,足见四川美院对此次展览的重视。而罗中立在采访时也表示,会将黄 漂展和川美传统的教师双年展学生作品年展开放的六月展一起每年持续举办下去。

 

罗中立表示,他平时很少在参观展览后有感而发,但本次《黄漂漂进美术馆》是个例外,他想到了自己16 岁在黄桷坪第一次踏入川美时的情景——战战兢兢,不敢轻易进入。据介绍,今后,川美将给予这些黄漂艺术家们更好的交流平台、更好的展示机会,让他们与 川美的艺术氛围融为一体。

 

我们为什么要在黄桷坪

 

记者在现场采访了四位黄漂艺术家,对于为什么要留在黄桷坪,他们每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李勇(漂龄”13年):

 

说艺术一点,是实现人生的自我完整;说俗一点,这里比其他地方有更多成名的机缘。我当过老师,也卖过画,始终不太顺利,只能留在这里等待一个机会。如果有机会我肯定会走,也不会留念,这只是我人生的一个站点而已。

 

任前(漂龄”10年):

 

  主要还是生活成本低,早几年,在黄桷坪吃碗小面只要1.5元,现在每天生活成本不过10块钱。此外,这里的艺术氛围比较好,和圈内的朋友联系比较方便。

陈颖(漂龄”10年):

 

这里没有安全感,但有一种归属感。而且这里有一些能够保障生活的就业机会,比如在美院当代课老师,能够让我安心地重视艺术创作。 

 

王冕(漂龄”2年):

 

喜欢这里自由的气息,这里各种各样的人群,高中低收入的都有,每一种行为在这里都是自由的。

 

[名词]

 

黄漂 他们一部分是川美的毕业生,一部分是从其他地方慕名而来,他们几乎没有固定工作和收入,但坚持漂 泊在黄桷坪进行艺术创作。他们具备专业美术学院的良好素质,已经成为四川美术学院周边生态的一部分。于是,有人将他们戏称为黄漂,与在北京漂泊的特 殊群体北漂相映成趣。

 

(编辑:萧晓)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