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同情,尊重和相信别人选择的眼光才更得体。
今天带来的这部短片,来自金牌导演罗景壬。
它是台湾人寿的一支年度形象广告片,是改编自中国信托慈善基金会台湾梦儿少社区陪伴扎根计画的真实案例。
当中描述的一位在火葬场长大的女孩,如何在陪伴班老师的理解和帮助下,成功走出“选择性缄默症”阴霾的故事。
片中,主角小姑娘名叫小薇,一开始因为她不爱开口讲话,所有人都觉得是因为小薇家中很特殊,觉得她很可怜。
但直到一天,当老师发现小薇有着独特的画画天赋时,便在当天决定去小薇家家访。
也就是那次家访,让老师了解到小薇并不是不喜欢说话,是因为她的爸爸患有口腔癌。
小薇觉得这个世界上只有爸爸一个人不能讲话很孤独。所以干脆自己也不开口说话,陪着爸爸。
知道了原因的老师给小薇的爸爸写了一封信,在告知他女儿不讲话的缘故时,也告诉了他能帮小薇走出这种境况最好的人选就是他。
于是后来,在老师和父亲的帮助下,小薇终于又重新开口说话了。
在导演罗景壬的手记中,他说这是一个关于预设立场的故事。
什么叫预设立场?在这部片中便是因为向来孩子在人们眼中都是天真无知的,所以当他们不发一语,通常我们都会感到不幸。
而有了这种不幸的情绪后,便会引发一连串只来自我们预设的景象。
当孩子在那样的景象中,我们就会忍不住怜悯她,想要去帮助她。
相信在日常生活中,多数人都会和片中老师最初的想法一样,
会不由自主的觉得小薇可怜,因为妈妈在火葬场上班,小姑娘每天经历的都是生死瞬间,而爸爸又患有口腔癌,这样的条件真的是太符合同情了。
但却在那时忽略了,产生这种情绪的,只是自己。
你去同情可怜的并不代表理解了别人的处境,反而正因为你意识到自己正处于幸福中,所以才会觉得别人过得不好。
我并不否认同情是一种好心的体现,我所无奈的只是身边围绕着太多的同情。
记得作家茨威格就曾在《同情的罪》一书中说过:同情有点像吗啡,它起初对于痛苦确是最有效的解救和治疗的灵药,但如果不知道使用的分量和停止界限,它就会变成最可怕的事物。
所谓真正的同情该是对别人的遭遇有感情共鸣,或是对别人的行动理解赞同。
而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的怜悯心和同情心,却是对他人最重的歧视。
因为觉得对方可怜,所以才不自觉地用更低的标准去审视对方。
这种可怜让本来不觉得特殊的人,意识到自己是残缺的需要被特殊对待的,
而这样的时候,同情就不是好心了,更多的,是在剥夺他人想作为一个正常人的权利。
在电影《触不可及》中,白人富翁菲利普因为瘫痪需要一个照顾他的人,
但来到他这里对他无微不至的人,却全都被他辞退了。
此时,刚从监狱出来的黑人小伙德瑞斯来到了菲利普家中,
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德瑞斯自由散漫,还经常调侃菲利普。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众人都觉得他马上要被辞退的时候,菲利普却将他留了下来。
当被人们问及时,菲利普的回答是:只有他没有同情心,他总是忘记我瘫痪的事实,我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没有怜悯没有特殊对待没有歧视 。
据说《触不可及》是根据真人故事改编的电影。主人公全身瘫痪,妻子离去。
当时想要的只不过是被正常对待的生活,而那些把他当做特殊对待的同情目光,显然是会让他在病痛里陷入更深的迷茫和绝望中。
都说忘记一段痛苦最好的方法,是开启一段新的生活。
你这都不让人家正常过日子了,又怎么开启新的生活呢?
想来或许生活中人们所拒绝的并不是别人的同情,更多的,是大多人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情,随意下结论的态度。
其实同情这两个字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它最初所代表的也是善良。
只是碰到遇到事情的人,比起可怜,理解和懂他,才是他所更需要的。
当他感知到你信任他有能够找到幸福的能力,才是对他最大的帮助。
(编辑: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