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最新上映 台词迷 美图 预告片 幕后故事 微电影 七嘴八舌说影视 影评 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凤凰劫》观后感

2011-07-21 16:27:21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作者:史怡

    这是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翻拍自1965年的同名影视作品。影片的背景是风沙肆虐、盗匪猖獗的蒙古戈壁。劫后余生的队员们将面临包括自然,科技以及人为等因素造成的无法想象的艰巨考验;高温,风暴,自救技术上的种种困境以及最直接的缺水问题,加之种种无法预知的危险。

    故事架构比较紧凑,讲述一架名为“凤凰号”的C-119货运飞机在前往中国北京途中,飞越蒙古沙漠时突遇风暴袭击而迫降于戈壁。飞机上的乘客是某石油公司的一队员工,幸存者们很快从大难不死的喜悦中清醒过来。他们意识到不但飞机严重受损无法起飞,就连同外界的联系也一并中断,根本没有呼叫救援的可能,他们唯一的希望寄托就是将飞机的残骸重新组装成一架新飞机,并用它逃离险境。于是,大家在机长弗兰克的带领下,开始尝试艰难的自救,但是大漠中恶劣的生存环境以及一桩桩接踵而至的不幸事件,挑战着队员们生理与心理的极限。

    《凤凰劫》没有华丽的演出阵容,只是以特效为辅,向我们展现遭遇沙漠风暴的一场航空灾难的逼真过程,以及事件中多位人物的内心真实写照,同时也再一次证明了人类的想象力和团结的巨大力量。影片在表现灾难真实的同时,更着力描写了片中多位主角在面对灾难、面对死亡的种种反应。

    茫茫戈壁,举目黄沙,孤立无援,寸步难行,一副沙漠版《荒岛余生》。在这种恶劣的情况下,如何能够顽强地活下来呢?直接面临性命攸关的生死抉择,影片《凤凰劫》中每一个人的反应与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有的人手足无措,很快便在意外中死去,有的人舍己救人,却搭上了自己的性命,有的人原形毕露,危难时分反而落井下石,还有的人镇定自若,从容不迫地应对险境,尽显英雄本色。虽然影片也存在情节上的硬伤,但是在欣赏画面中那生动又有冲击力的狂沙万里的特效场面,和期待剧情发展的最终结局的同时,看如此众多角色的性格刻画以及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真可谓是这部灾难翻拍片与其他同类影片的最大不同之处了。

    由于片中人物众多,个性鲜明,因此从某种角度讲,本片的第一主角不是任何一个人,而是本片的第一要素白昼与黑夜间的沙漠。

    本片导演约翰·摩尔不愧是拍广告片出身,镜头与光线之间的运用掌握都非常到位,自由又不失野性的视觉风格毫不夸张,使画面显得很有美感。另外,色彩的对比也让人觉得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青色的群山与灰色的土地,蔚蓝的天空与绵绵的白云,银灰的飞机与古铜的皮肤,灼灼的白日与暖色的黄沙,无论是黑夜和白昼的彩色对比,都处理的非常自然、恰倒好处。

    音乐方面,影片中的飞机在触地、在撞击沙漠时的效果尤其强劲,来自各方声音的定位都比较准确,无论是声场的空间感和爆发力,还是低频的冲击力和持续性,都表现得比较令人满意,甚至连沙粒的飞溅与风尘的流动也能让人听见似的。而到了影片中段时的剧情胶着,音轨在大段大段的对白时也显得非常清晰,而且影片不是很侧重音乐部分,对白的人声与风声相互并不干扰,表现的真实自然。当然,本片的音效也不能用完美无缺来形容,应该说是很合适地完成了任务,毕竟不是很突出的影片配乐使音质缺少了一点表现的机会,并且在气氛的渲染和其他一些细小之处略显单薄。

    《凤凰劫》是一部让我在看后意犹未尽的影片。

    在影片的宣传初期,有人就给本片扣上了“1965年罗伯特.奥尔德里奇执导的同名经典影片的最新升级版”的头衔,其实早在1996年,制片人威廉·奥尔德里奇就向福克斯公司的高层提出了重拍这部经典影片的想法,而且,凑巧的是罗伯特正是威廉的老爸,影片的版权刚好归福克斯和罗伯特的公司The Aldrich Group共同所有。随后的几年,剧本进入了筹划阶段。制片人约翰·戴维斯加盟的同时为影片带来了新的导演人选,当时的戴维斯正在参与《深入敌后》Behind Enemy Lines的制作,而该片的导演约翰·摩尔对于飞机题材有着近乎偏执的喜爱,得知这一消息的他自然不会放过这只到嘴的鸭子。而且摄影师兼广告导演出身的摩尔善于营造紧张的氛围和拍摄火爆的动作场面,因此与福克斯一拍即合。“没有信念,‘凤凰号’就不会飞翔”,把摄影机视为延伸的手臂的摩尔重拍经典的信心十足,口号更是响亮。

    整部影片的起承转合完全是在温故1965年时的剧情架构,只是沙漠背景地由撒哈拉换成了蒙古戈壁,因此,为影片选择一处“完美的代言沙漠”成为了制片方的工作重点之一。在制作的前期,外景导演亲自游历过摩洛哥沙漠、澳大利亚沙漠、甚至于真正的蒙古戈壁,但发觉大多数沙漠都架起了电线杆,只有纳米比亚的沙漠才具备沙漠的原生态美感和与世隔绝的孤寂感。没有植物,没有水,没有希望,这就是约翰.摩尔需要营造的感觉。为了跟着感觉走,来自于16个民族、总计 500余人的剧组成员在全球最艰苦的地带——纳米比亚的沙漠摸爬滚打拍摄了3个月。该地区以形状各异的沙丘而著名,与其他的沙漠地区别无二致的是,酷热与强光时刻考验着剧组成员的意志力,尤其是在真正的完全荒凉的沙漠无人区拍摄更是加重了众人的苦难。对于演员们来说,感觉过于真实了真不是什么舒服的体验。作为主演的丹尼斯.奎德就时常抱怨,“天天走在沙子上,沙粒儿随着50英里/小时的风速吹到你的脸上,你能说这很“爽”吗?”

    (实习编辑:杨丹菲)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