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电影的关键词从“获奖”变成“百亿”,票房就成了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曾经影响着电影发展方向的评论也走到了十字路口:是该转而成为票房的风向标,还是继续执著于艺术的表达和思想的探寻?如果批评成为批评者的独唱秀,捧场成为捧场者的合唱团,电影评论到底该为谁而鸣?
严肃评论曲高和寡
曾几何时,电影和评论界有过一段美好的蜜月期。不管是张艺谋还是陈凯歌的成功,甚至类型片的创作和电影产业的兴衰,背后其实都有作为评论家的知识分子的存在。其中最有说服力的一个故事,是1984年,陷入困境的西安电影制片厂邀请著名电影美学理论家钟惦棐前去讲学。钟惦棐在会上第一次提出了拍摄中国自己的西部片的主张,很快被西影厂付诸实践,不仅催生了《双旗镇刀客》、《黄土地》、《老井》等一批优秀电影,还引发了至今不衰的中式西部片浪潮。
然而好日子总是结束得太快,借助新媒体迅速崛起,网民替代专业评论家把持了批评的话语权。用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张仲年的感受来说,就是“如今的导演和制片人对来自专家的观点大多置之不理,对网络的批评却非常重视,积极给予回应”,而一些知名的网络影评人甚至会受到制片商的合作邀请。原因很简单:在网络上出没的,才是电影消费的庞大主力。话语权旁落的另一个证明,是影视评论在传统媒体上的式微。有专业人士告诉记者,台湾的传统媒体已经没有了严肃电影评论的生存空间;而在内地,知识分子也开始向着网络退守,有人做过统计:如今最著名的二三十位专业影评人都开通了微博。但网络也不能让知识分子收复失地。“镜头、机位、用光……对于这些专业的评论,估计观众当中80%都是不要看的。”上海大学教授蓝凡如此评价。同时失去导演、制片人和观众的注意力,本该最具引导性和批判性的严肃的电影评论便成为少数知识分子的自娱自乐,以至于学者们发出这样的疑问:“专家的批评还需要存在吗?”
网络评论落入资本圈套
及时、广泛、感性——这些固然都是被称为“草根”的网络评论得以蓬勃生长的原因,但不能不看到,其实中国电影产业模式的变迁,或者说资本的强势出现,也是网络影评力量崛起的重要推手。
有业内人士这样告诉记者:以前的电影投资主要用在制作方面,但现在一部影片差不多要把一半成本花在营销上。多出来的这笔营销费用中,就有相当一部分花在网络上。已经有观众发现,一些国产大片在网络上最风光的时候不是上映后,而是在免费点映和正式公映之间。那时网上会冒出很多影评,好评恶评并不重要,正如复旦大学教授吕新雨所说:“只要把电影变为公共讨论事件,不管好坏都会有人看,资本就成功了。”
当网络评论汇成一股大河向着资本最希望看到的票房终点汹涌而去时,网络影评便成了电影生产力的组成部分,落入资本的圈套,沦为资本的共谋。“所谓众声喧哗,实际上成了网络营销的一种策略,大大削弱了影评应该具有的独立品格。”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如此表示。与这句评判形成呼应的,则是网络上那些屡屡出现的“楼主难道是枪手”的质疑。
影评力量被票房吞噬
实际上,即便是保持了独立的品格,如今的影评也正在失去左右电影发展的力量。随着电影的上映周期越来越短,为了在密密麻麻的排片表之间发出声音,无论是专业还是网络,评论都在向着新闻化、时效化和集中化转变;而等到观众回过神来看到一些有思考有深度的评论时,制片方已经在为电影大卖开庆功会了。看看为中国电影票房破百亿做出贡献的一众大片小片里,有多少恶评汹涌却照样气势滔天的?当叫好和叫座之间越来越背道而驰,当拍一部好电影成了太需要勇气的一件事,票房就像饥饿的胃一样把影评的力量吞噬。
无论那些独立、公正的专业或非专业的影评人如何不情愿,如何努力改变,目前网络上的一句话影评和一个真真假假的评分或许才是观众们最常看的电影评论,因为这无关学术,不太深奥,只是在说好看不好看。然而,当中国电影市场在资本化和产业化浪潮中,只剩下资本方与被票房愚弄的观众相对枯坐时,还有人会在乎评论吗?
(实习编辑:明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