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剧一直处于“叫座不叫好”的境地,但收视率却与口碑呈反比。2011年,更有湖南、浙江等多家电视台选择自制偶像剧开年。面对外界对偶像剧的颇多质疑,著名编剧汪海林却表示,偶像剧的市场将越来越大,“看偶像剧,90后是主要群体,80后已经out了。”
90后是目标群体
2010年,国内荧屏上的偶像剧逐渐开始走向现实。《像傻瓜一样去爱》改编自采访集《娱乐没有圈》,剧中对女主角林曼怡的刻画,真实反映了现在社会在大城市打拼的青年人的心声。《一起又看流星雨》在第一部播出一年后推出,修正了很多问题,比如植入广告过多过明显、剧情发展一味幼稚化。在90后观众中所受到的欢迎程度,让业界始料未及。
这几部戏都同著名编剧汪海林密不可分,《傻瓜》和《流星雨》都是直接出于他们的团队。汪海林认为,偶像剧的本土化是必然趋势,90后市场是待开发的沃土。80后已经out了。在汪海林看来,偶像剧要写得好看,关键在于“要抓住90后年轻人的心理,再加上90后的表达方式。 ”
网络也青睐偶像剧
网络势力也瞄准了自制剧市场并迅速行动,偶像剧也首当其冲,《赵赶驴电梯奇遇记》、《苏菲日记》、《时尚心途》都在网络走红。就连《流星花园》制作人,有着“偶像剧教母”之称的柴智屏也试水网络。
业内人士表示,对于主要的目标群体90后年轻人来说,他们接触偶像剧最重要的渠道是网络。
同古装剧、年代剧、谍战剧相比,偶像剧的制作相对简单。不但省钱省力,最重要的是短平快。这种“方便面”特性,自然甚合电视台以及网络的心意,可以说,偶像剧符合当下自制剧的大潮流。
多家电视台也已经开始同广告商合作品牌定制剧,比如《丝丝心动》、《无懈可击之美女如云》。其最终收获的高利润必然会让其他竞争者迅速加入这个阵营。
包装绝对不是浮云
如今国产偶像剧中,合拍剧越来越多,陈乔恩、明道、郑元畅、霍建华等都通过大量合拍剧走红。汪海林认为,虽然内地偶像剧的运作和营销方式都有了极大进步,但是同台湾偶像剧相比,有一点值得所有从业者始终学习——台湾偶像剧的包装。内地的电视人往往对“包装”二字不屑一顾——我们拍的是内涵,包装都是浮云。
(实习编辑:明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