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最新上映 台词迷 美图 预告片 幕后故事 微电影 七嘴八舌说影视 影评 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哭笑不得的伦理梦魇剧

2010-12-10 05:48:25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

   

  著名导演陈凯歌执导的贺岁大片《赵氏孤儿》自12月4日正式在全国公映以来,截至12月7日,总票房已逼近9000万元。不但把国庆档后低迷近两个月的国内电影市场拉回到高位上,同时引发的观影热潮和社会话题也在持续上升中。

  陈凯歌有几大杀手锏:对旧京故土情怀的深情眷恋,跌宕癫狂百转千回的史诗架构,繁复奇绝的视觉蒙太奇编码,主角对于自我牺牲的精神近乎自虐般执迷,父子对峙的情结。陈凯歌将这些熔于一炉,《霸王别姬》是为个中翘楚,《荆轲刺秦王》次之。可惜的是,《赵氏孤儿》这样一部需要主创人员细眉细眼、缓缓拨动人心的伦理剧,除了轼(义)父,几乎没有陈凯歌特别擅长发挥的项目——本应无限突出的自我牺牲,却被处理成了大打折扣的“被牺牲”。

  陈版《赵氏孤儿》的核心主旨是塑造了程婴(葛优饰)这样一个严重有悖传统中国宗法伦理规范,弃亲生子不顾,将他人孩子抚育成人的平民悲情英雄角色(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是如拍摄革命烈士般的慢镜仰拍程婴缓缓倒地)。就这一核心题旨的意图表达来说,算是将将及格,观众确实能对程婴的平民英雄形象产生一定的认同感。但论影片的整体成绩,瑕疵比比皆是。最大的败笔在于,剧情方面的头重脚轻与不成体统的混搭风格。

  所有的看点全在第一段前三十分钟,对程婴弃子救孤予以合理化的讲述,所谓事出有因,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此段剧情张力十足,赵氏族长赵盾的死,长子赵朔的死,赵朔妻子庄姬的死,公孙臼的死,情感冲击一次比一次激烈,庄姬之死尤为撼动人心──自刎缓缓倒地,殷红的血慢慢渗出,堪比希区柯克《黄宝石》(Topaz)里女主角在垂直俯拍镜头下,血染长裙香消玉殒的经典段落。直至程婴妻子、亲子的死,惨烈的屠戮戏将情感推至最高潮。

  可到了第二大段小赵孤幼年戏份,却忽然另开戏码,成了程婴、韩厥、小赵孤三人之见插科打诨的肥皂剧(“我要让他们相亲相爱”这种莫名的“无极式”台词无法令观众不笑场),顷刻将之前苦心经营的悲情戏码消解于无形。这一段落中,尤为令人不解的是,小赵孤在知晓屠岸贾即是杀母仇人之后,却仍无动于衷。第三段是小赵孤成年,明白身世之谜后的终极复仇。全片所有的看点都集中在这一段,遗憾的是,几个重要的转折点,处理得仍然缺乏说服力:一是小赵孤作战深陷重围,命悬一线,屠岸贾在确认其真实身份后,仍然出手相救,原因何在?如果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那就不会有15年前的大屠杀了。二是小赵孤从认贼作父到义无反顾复仇的转变,过于突兀。再是本应小赵孤刺死屠岸贾的高潮戏,可以拍得如《荆轲刺秦王》般毕其攻于一役的壮怀激荡,可实际展现的却是早已拍得陈腔滥调的港式动作戏,兜兜转转,欲语还休。

  其实《赵氏孤儿》如果可以巧妙地改弦更张,未尝不可以处理成一出上佳的悲喜剧。因为已经有了上佳的当代范本——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许三观式荒诞无稽的角色,倒可能比程婴这样的苦情人物,更适合葛优发挥。平心而论,不能说《赵氏孤儿》里葛优演程婴演得不到位,或者吹毛求疵地挑剔葛优的演技,而是葛优的银幕形象实在地域风格过于突出。如果细心分析的话,不难发现,多年来不论葛优饰演的角色是正是反,性格如何多变,其实都是典型的现当代北京人思维方式,老舍、王朔式人物的阴影挥之不去。好莱坞也有类似的例子:杰克·尼科尔森、伍迪·艾伦。前者过于洛杉矶,后者过于纽约,但这两人几乎不演古装戏。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赵氏孤儿》也比较能体现已演变近10年的中国式大片的一大症候,即愈演愈烈地对当代中国现实人生的无限抛弃。高成本、众明星参演、开拍之日即已确定上映日期,造成了主创人员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将规避审查风险视头等大事。像《赵氏孤儿》这般,既是抽空了历史政治背景的古装戏,又是彻头彻尾的伦理剧,还有比这更和谐、安全系数更低的题材吗?

    (实习编辑:明莉萍)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