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星大制作在提升国产影片竞争力的同时,也增加了制片成本,目前制片业已苦不堪言。而在美国,好莱坞制片人已经在反思这一理念。
据国家电影局最新统计,2010年第一季度国内电影票房已经超过29.3亿元,续写了2009年的辉煌。业内人士估计,到2010年末,中国电影票房将突破100亿元。
最近,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即将向社会发布《2010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梳理2009年电影制片生产、影院建设、数字技术与票房业绩等最新发展,研究电影推行产业化、市场化以来的得失成败。报告约30万字,是该中心继2007年来第四次发布年度性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在业内具有广泛影响力。
该报告认为,未来5年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关键机遇期;与此同时,发展也面临诸多障碍、瓶颈:一是中国电影要不要继续奉行“大明星大制作”这一制片理念?二是大量不规范资金涌入电影制片领域、风险频现;三是电影创意人才、制片人才的匮乏,使得中国电影在“内容”与创意竞争上乏善可陈。能否有效克服这些障碍,将深深影响和左右中国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的步伐。
“大明星大制作”的路还能走多远
最近1年多来,中国电影人收获了诸多惊喜,同时也撞见了“惊愕”。
惊喜是,中国电影在制片生产、影院建设、数字技术与市场票房4个指标上成绩斐然,颇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盛。在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阴霾下,中国主流院线的票房收入达到62.06亿元,同比增幅达到42.96%,其中,国产影片票房占全年总额的56.6%,连续7年超过进口影片。
而年末贺岁档登场的美国大片《2012》、《阿凡达》,则让中国电影人深感“惊愕”,特别是《阿凡达》的超凡技术与艺术想象力,及其创意元素呈现的普世精神与崇高境界,使国内电影人相形见绌。
上世纪90年代,改革滞后的中国电影制片业与电影市场双双陷入生存危机,全国每年电影票房还不足10亿元。新世纪随着中国“入世”,逼着中国电影业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推进产业化与市场化。
在将近七八年的产业化、市场化实践中,在战略层面上最值得称道的是,商业大片理念的借鉴与中国式商业大片策略渐趋成熟。转型之初,一切与电影产业化、市场化有关的理念,都在电影人的扫瞄之列,在好莱坞及其他国家、区域出现过的战略思维与操作理念,诸如明星制、大明星大制作、植入式广告、市场营销模式与品牌效应、衍生产品、后电影开发、多渠道融资与高风险共担等理念,曾经一时成为业内时尚,深深影响了这些年来中国电影的战略选择与制片操作实践。以2002年的《英雄》为开端,国产商业大片有意识地借鉴这些理念,逐步发展成中国式商业大片,直至目前,国产影片与进口影片争夺市场,主要依赖这些国产商业大片。
2009年,“大投资、大明星,依赖国内市场作为主要盈利点,海外市场为有益补充”的制片理念,依然是国产商业大片的制片模式。然而,分析年度市场数据后发现,这类商业大片在2009年度并没有体现出与投资匹配的盈利能力,即使票房尚可的《十月围城》,票房业绩与其高额投资之回报期待仍不成比例。类型化生产,品牌意识、创意能力的匮乏,极大影响了制片投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可以说,大明星大制作在提升国产影片竞争力的同时,也增加了制片成本,目前制片业已苦不堪言。
而在美国,好莱坞制片人已经在反思这一理念。好莱坞近期大制作影片《哈利·波特》《魔戒》《2012》与《阿凡达》都不再依赖大明星,而突出创意品牌的影响力与延续性开发。
2009年,各国电影公司重新考虑A类电影明星是否仍然是票房保证的这一重大问题。因为这一年,多部不出名的影星主演的影片在全球票房中成绩斐然——《星际迷航Ⅱ》全球票房3.85亿美元、《暮光之城2》全球票房已过5亿美元、《宿醉》全球票房4.59亿美元、《灵动:鬼影实录》北美票房1.7亿美元、《变形金刚》全球票房8.33亿美元、《2012》全球票房6.386亿美元。这些影片的主角都是不知名的或者相对不算大明星的演员——包括《阿凡达》。现在好莱坞大明星的概念已经很淡薄了——总的来说,没有观众是因为有约翰·库萨克才去看《2012》的。相反,有大明星的影片却不一定卖座,比如,《滑稽人物》的主演是亚当·桑德拉,但是总票房仅为6200万美元;布鲁斯·威利斯主演的《未来战警》,总票房为6100万美元;茱莉亚·罗伯茨主演的《口是心非》,总票房为7800万美元。明星的片酬大幅下滑,往日身价1000万美元的大牌演员,2009年可能缩水到250万美元。
以前针对大明星的“票房收入优先索取规则”也在发生动摇,大制片商开始考虑废除这种对大明星过分讨好的“政策”。
因此,商业大片是否成为未来中国电影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或者说是国产主流影片仿效的策略,已经到了必须反思的阶段。根据观察,国际电影产业格局中,商业大片是好莱坞称霸国际电影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目前,国产影片主流市场局限于国内市场,少数影片可以推广到亚洲市场,很难在欧美市场获得份额。从市场空间分析,中国电影比好莱坞小了许多,因而不宜过多奢求大制作的商业片去跟好莱坞影片竞争,我们能够同好莱坞影片竞争的只有我们自己这片天空,投资额度应该取决于国内市场的增长情况。事实上,好莱坞也是以北美市场(好莱坞的本土)作为基本市场。北美市场年票房将近百亿美元,比我们的基本市场大出好多倍。从这一角度分析,目前国产商业影片采用的大制作策略,风险很大。
制片投资会不会出现泡沫
2009年,中国电影产业上升成为一个热门投资产业,吸引着来自海内外、行业内外不同背景资金的进入。电影业投融资能力和资金吞吐量的提升成为产业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但仍有许多障碍在影响电影投融资环境。
经过七八年的产业化发展,中国电影产业已经从最初“以行业内资金为主,辅以部分政府投资、社会资金参与较少”的相对狭窄单一的投资方式,发展到现在包括行业内自有资金、业外资金、银行贷款、风险投资及私募、政府资助、电影基金、版权销售收入,以及2009年成功开启的上市融资渠道等几大部分的电影投融资方式。
总体上看,中国电影制片业的盈利能力还相对有限。根据五六百万元的平均制作成本估算,2009年电影制片行业总投资额约为27亿元,制片环节有着文化创意产品特有的难以量化的未知风险,而且,市场容量的有限导致国产新片成规模的市场投放量只有年产量的1/3左右,这其中又有相当一批影片因为档期投放、自身制作质量等原因而难以实现盈利。每年真正能够通过影院渠道盈利的故事片数量与故事片产量之间的不对等问题比较突出。而且,中影、华谊等大型制片机构凭借多方面的优势,在每年能够盈利的影片中占据着相当的份额,而绝大多数的不盈利影片都是中小型制片机构投资。
专家注意到,最近有许多非专业资金“前赴后继”进入电影产业,增加了制片业的风险。专家普遍认为投资热对电影产业的负面影响尚未充分显现。当前,相当一批业外游动资金介入电影制片业时存在“玩票”心理,甚至有专门的制片人从政府、煤炭、医药等其他行业融资谋求利益,根本不关心影片如何提高质量、盈利的问题。[NextPage]
第三方监理评估机构尚未出现也加剧了制片融资的风险。在国外,银行对电影发放贷款,有专业的第三方监理公司代银行进行过程监管,能够按期提供监理报告、检查项目进度、提示相关风险,为银行拨付资金提供重要依据,对业外资金的安全、控制风险,以及规范制片业、防止出现泡沫都有积极作用。尽管国内制片业发展势头迅猛,但截至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电影行业的第三方专业监理公司和专业评估公司,加之制片业的公开透明度还不够,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资金、信贷资金的进入。而要成立第三方机构,关键是要让制片业形成使用完片担保公司的习惯。此外,政府要帮助行业组织制定标准,加大专业评估队伍建设,并推动金融机构的配合参与,建立专业的担保评估机制。
2010年,政府出台了金融机构支持文化产业相关政策,相关专业评估机构、第三方担保机构已现端倪,银行对制片业直接贷款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制片融资环境将会获更大的改善。不能不担心,银行放款宽松后,制片投资出现泡沫。
内容与创意、人才的匮乏
在与《2012》《阿凡达》的比较中,中国电影人看到了国产影片创意及艺术想象力的匮乏,实际上这是多年来制约中国电影产业做大做强的“软肋”。
电影产业是一种“内容型”文化创意产业,它与动漫产业、游戏产业的共同点,就是通过具有规模化开发的创意元素来实现持续性增值开发,即以创意形象打造一个文化品牌。影片进入院线公映之前,有两个元素将会影响到它的票房,其一是创意形象的影响力,其二是明星的影响力。2009年某些明星的市场值已经远远被高估,同一档期里,同一个明星出现在两部,甚至多部影片中,使原本具有市场号召力的明星魅力,黯淡了许多。
然而,我们很少重视创意品牌的增值开发,从2002年的《英雄》到2009年的《三枪拍案惊奇》,即使张艺谋这样的制作团队,也很少顾及创意形象的再开发。而从好莱坞制片策略中,能够看到这种创意形象连续开发的增值效能,《变形金刚》《哈利·波特》《蜘蛛侠》等大制作影片几乎都要延续性开发利用。
多年来,历史传奇、武侠与动作、喜剧恶搞等创意元素被国产商业影片重复使用,思维趋同与想象力相似,使国产商业影片在创意层面拉不开距离。
想象力、创新能力匮乏,暴露出国内电影人才匮乏的严峻状况。当我们谈论2009年度的美国影片《飞屋环游记》《阿凡达》时,看到的不仅是3D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技术对艺术想象力的推动作用,更重要的突破在艺术构思与电影创意层面,而这又与专业人才密不可分。
2006~2009年4年中票房最好的50部国产影片中,有36部影片由港台或者国外导演执导,其中又以香港导演占绝大多数,而内地导演的作品寥寥无几。内地导演中只有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韩三平、黄建新、尹力、高群书、宁浩、陆川等9人进入了这个名单。2006~2009年,几乎每年票房较好的影片中,香港导演的作品都占据60%以上的份额。其中,吴宇森、陈嘉上、陈可辛、周星驰……具有稳定票房号召力的导演数量多。另外,统计显示,除了导演,香港的其他电影制片核心人才也非常优秀。这50部影片中,多数的制片人、监制、美术总监等,都来自于香港,比如杨受成、陈可辛、吴宇森等人。即使是武术指导这一看似并非制片核心的职位,也多由香港影人担任,如袁和平、程小东、洪金宝、甄子丹等。由于我国特有的动作片传统,武术指导作为幕后团队,虽然没有导演和制片人重要,但对影片的市场号召力同样有重要影响。香港影人之所以能够在华语电影的核心制片人才中占据多数位置,主要是因为香港素有商业片传统,且曾经有成熟的产业体系,该产业体系锻造培育了今天这些有市场号召力的核心制片人才。
相比之下,由于内地电影产业化改革还处于初级阶段,成熟的产业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所以多数内地影人对观众和市场的重视程度、熟悉程度远远不及香港影人。在导演中,只有冯小刚、张艺谋等10名左右的导演具备了一定的市场号召力。这些导演基本分为两种,其一是以张艺谋、陈凯歌为代表的第五代影人,在电影市场化改革之前已经在体制内积累了个人艺术资本,在1993年市场化改革之后能够凭借积累的个人艺术资本较好地适应市场;其二是冯小刚、宁浩、陆川为代表,他们在我国电影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开始职业生涯,对市场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这两类导演之外,还有大量没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导演,在我国的电影发展史上,这类导演是比较“悲情”的一类人:他们在学校接受的是艺术电影的教育,出了校门却发现制片厂亏损严重根本不支持艺术,好不容易拉来社会资金得到拍片机会,却没有能力拍出观众喜欢的商业片;在市场中摸爬滚打多年,渐渐老去,更是摸不准当代年轻观众的口味。他们近年的作品虽然能够在国内外电影节上获奖,也引发一些专业评论,但票房却十分惨淡。
导演人才的难题,只是我国适应市场化竞争的核心制片人才困境的一个缩影。制片人、编剧、监制等同样如此,目前尤其是能够操盘整个电影项目的大制片人奇缺,极大地制约着我国电影制片业的发展。但人才培养,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从2009年国务院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到2010年初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发展文化产业以及电影产业作出了重要部署。业内专家认为,当前电影产业在大谈机遇、热情高涨时,更应多一份冷静关注存在的问题,如何培养人才,提升电影创意、内容竞争力,如何防范制片业的高风险,规范使用资金,如何调整商业大片的制作模式,等等,有许多“必修课”摆在中国电影人面前。
(编辑:王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