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丰彦
一直以来,我都很想让人竞猜,两个月前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最先爆满的是哪几部电影?答对问题的几率很低。除了伊万·麦克格雷格压阵的《天使与魔鬼》,排片表上率先贴上“满”字的居然是一部名叫《夜·店》的电影,傲视众多大片领风骚,最后还不得不从小厅挪到了大厅。这让我对这部神秘的传媒大奖开幕片相当感兴趣。
因为其他采访的关系,无缘观摩该片,只是在打听过后,才惊闻原来之所以爆满是因为该片某位选秀明星的粉丝包场,顿时也没了什么兴致。但最近一部电影的好评从各方渠道传到了耳中,有向来苛刻的朋友写了博客力推之,有人特意电话邀约要看,有人干脆报了数字说笑了158次,还有一次和友人看了《冰川时代3》,她竟悠悠地说“我觉得没《夜·店》好看”——我才意识那部曾好奇又嫌弃的《夜·店》上档了。
如果说好莱坞大片狂轰滥炸,国产小成本电影则只能通过口口相传这种最原始的传播途径赚口碑。如果说好莱坞大片宣传策略是你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意识到它的存在,那么国产小成本制作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哪怕走到了电影院里,都很难找到它的存在感。在充斥着《冰3》、《哈6》、《变2》各种外国大片的档期中,像《夜·店》这样的国产电影没有位置,观众也同样没有选择权。
我回想到电影节中的一次论坛,关于亚洲区域合作的多元形式进行讨论,保利博纳董事长于冬介绍,全国每年生产的400部电影只有一半在上映,还有 200部片无缘与观众见面,商业院线发行的不健全,造成高额制片成本的堆积。这也就是说,在《夜·店》这样一部国产电影的背后,还有更多国外大片的牺牲品。
此外,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也要检讨。如我因为粉丝包场而对这部电影产生了某种不信任。这么多年的观影习惯造成观众对好莱坞大片趋之若鹜,这种偏见造成的供求关系或许才是院线忽视培育国产电影观众的本质。事实上,我们谁都知道电影的品质从来不决定于砸了多少钱,堆了多少明星,终究在电影本身。
在我有60块钱只能看一部电影的时候,我总是选择为国产片埋单,这是很久之前养成的习惯,因为站在这个行业的边缘,我深知其中的艰辛。上礼拜看了《麦兜响当当》,这礼拜要把《夜·店》看了,好看不好看,我下周一定准时与读者分享。
(编辑:李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