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明、清两代的皇宫,如今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博物馆之一。这里珍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物、宝典,堪称稀世珍宝。
在众多馆藏中绘画馆是我国历代绘画作品收藏的宝库,由于历代帝王对书画的珍爱,大量作品汇入宫中,仅乾隆时期内收藏的历代书法名画就达数万件之多。
中国绘画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存世作品异常丰富,自古以来,中国画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世界绘画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
据考证,《列女仁智图》被认为是最早的宫廷画。它反映的是汉代的宫廷生活和权臣之间的内部斗争。《烈女仁智图》中的仁和智分别指古代妇女应该具备的两种美德——仁慈和智慧。专家杨新介绍说,它应该说是我们所知道的现存最早的宫廷画之一,为什么叫“列女仁智图”呢?因为在西汉末年的时候,刘向写了一本书叫《列女传》,这《列女传》分了很多章节,《列女仁智图》是其中的一个章节。刘向之所以要写这本书,是因为在西汉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很有名的一个人物叫赵飞燕,赵飞燕被皇帝所宠爱,在皇室里面专权,用人大权都逐渐移到外戚手中,这时汉代的皇帝看到这种情况后忧心忡忡,生怕汉王朝被外戚灭亡。故刘向搜集自古以来有名的妇女故事,其中有的妇女以道德著名,有的妇女以智慧著名,有的以专权腐朽而臭名昭著。
在《列女》中我们看到的是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身上都佩带着相同的物件,人们叫做绶带。画家表现的非常充分,其实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处理方法。有趣的是,这种绶带的实际功用是一种代表身份的象征。这是一个官制的代表,所以汉代那些做官的人出去都要佩戴绶带,不要说参加各种会议,它平常去做官、上任都要佩戴绶带。有两件东西是为官的标志,一个绶带、一个印。到后来才有的官服,官服到了明、清时代,人们一看身上这个花纹,就知道这个官有多大。这是以后的情形,汉代呢它就是挂了个绶带,而绶带有长短、色彩的不同。
《列女》和《洛神赋图》相传都是顾恺之的作品,它们反映了一种皇室道德的规范。和《列女》一样,《洛神赋图》也是一种宫廷常见的题材。东晋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是根据三国时期诗人曹植的名篇《洛神赋》为蓝本创作的,早在1500多年以前,顾恺之就提出了“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的见解。故事讲述的是曹植驱车赶马来到洛水边,远远看见浮在水上的水神。朦胧的水面上浮现了美丽的仙女甄氏,年轻的曹植爱上了甄氏,后来美貌的甄氏嫁给了袁绍的儿子,后又被曹丕看中立为皇后,不久她因失宠忧郁而死。曹植路过洛水,写下《洛神赋》来寄托他对甄氏的思恋之情。《洛神赋》中有这样的几句诗:恨人神之间有隔阂啊,怨少壮时未能相逢。举起罗袖擦眼泪啊,眼泪滚滚流到衣襟上。欢乐的聚会不再有啊,此一别就天各一方了。
[NextPage]
《洛神赋图》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展开情节,生动描画出了诗人与洛水女神之间人神相爱的浪漫故事,为我国画史上最早的诗画结合的典范。
在山水作品里,1300年前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是我国存世最早的一幅独立山水画,具有与自然空间相适应的“咫尺千里”的艺术效果。
周昉是古代擅长画仕女图的画家之一,他的《挥扇仕女图》设色浓丽,线条勾画细劲流畅,显出肌肤柔嫩和服饰轻薄的质感,以写实的手法传递出一种雍容的情致。
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是一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兼备的作品。“辇”是指皇帝乘坐的车。当年宫廷画家阎立本经常被皇帝召去作画,这次历史性会见,画家可能是目击者。画面的内容是唐太宗李世民会见吐蕃王松赞干布之后来迎接文成公主进藏的使臣禄东赞。奇怪的是画中的唐太宗身躯比别人高大,这样看起来非常不和谐。金运昌认为,这是对佛教崇拜的一种手法,古已有之,把主要人物比如帝王、佛祖画得高大完美,而那些侍从、菩萨、俾使相对要矮小很多,这样的效果就是突出了主要角色,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里面的雕塑也是采取的这种表现手法。
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众多绘画作品中,善画人物,尤长于刻画人物神情意态的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则是古代人物画作的杰出代表。韩熙载是公元10世纪五代南唐后期的一位政治家,因不受朝廷重用,政治抱负无处施展,为保全自己,便经常在家举行夜宴,纵情声色。在座的宾客都陶醉在美妙的乐曲声中,惟独韩熙载有着难言的苦闷。
杨新介绍说,韩熙载是个很有才能的人物,这个时候,在北方宋太祖慢慢地把北方统一开来,南唐“李后主”面对强大的宋王朝就想启用韩熙载来做宰相,他就派了两个画家到他家里去,顾闳中是其中一个,另外一个叫做周文俊,说你们到他家里去看一看,了解了情况向我汇报,据说这两位画家就去了,去了以后他们就将他们所看到的情况就画了画,以后就把这幅画作给李后主看。
该图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五代南唐大臣韩熙载放纵不羁的夜生活。在“听乐”部分,画里面听歌的都是朝廷的官员,据说弹琵琶的是韩熙载的妹妹“李加名”,她所弹奏的曲子已经不知名称了,但从听者的面部表情来看是一首悲伤而又伤感的曲子。
杨新介绍说,画面一开始的时候就可以看到韩熙载坐在塌上,前面有一个妇女在弹琵琶,很多人都在听,可是表情各不相同,有的人比如说坐在韩熙载旁边那个穿红衣服的年轻人,他就只盯着弹琵琶的这个人,看得出来他的心里没有什么负担,坐在人们正面的一个人在沉思,其他人侧着身在看,这些人表情都不同。韩熙载特别突出,他并不是真正在欣赏琵琶乐曲,他显的很疲惫、很沉重。你看他的手垂下来搁在膝盖上,松弛而无力,一种很疲劳的样子,为什么它是这样,就是因为他的心理负担比别人要重得多,画家观察得很细致。
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五个片断: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展现了夜宴的情景。韩熙载置身于夜宴环境之中,又超脱于欢乐气氛之外,神情悒郁,眉宇间含着隐忧。
然而细心观察这幅画的人会发现这幅画里还有个正在默默祈祷的和尚。据说这个和尚叫德明和尚,是韩熙载的好朋友,当李虞想让韩熙载做朝廷宰相的时候,被韩婉言谢绝,这个和尚问韩熙载,国家现在需要人才来治理,你为什么不去出任这样一个职务,韩熙载就跟和尚说,你看见了吗,北方这么大的势力,他们正在虎视眈眈的看着呢。
同样是反映皇室生活的作品,和《列女》不同的是,它反映了权臣们之间对皇室的忠诚态度,影射了当时社会宫廷内部尖锐的矛盾和斗争。而作品对人物神态的刻画和内心世界的揭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是古代工笔人物画的经典之作。
[NextPage]
《清明上河图》全景式的展现了北宋都城汴梁的市井生活。金运昌介绍说,张则端是北宋时期一位著名的宫廷画师,后人说他又读书,游学于京师,所以他应该是很有文化的,这点与众不同,他擅长画界画,舟桥、城郭等等都画得很好,当时就被评为神品,现在看起来确实技艺非常全面,其中包括了界画,又有山水、人物、花鸟各方面,都画的精到和完美,功力深湛。
这是公元12世纪初叶的一个清明节,北宋都城汴京东门郊外,空气清新,四周宁静,树枝梢头,抹上了一层淡淡的新绿。这一天,农夫们不像平日忙碌于田间耕作,有的在憩息,有的在逗引孩儿,连耕牛都显得格外轻松。这一天,富商大户带着眷属,骑马坐轿,从远郊上坟祭扫归来。这一天,村前河边,行人不断,人们趁着节日忙着踏青访友。
在每年春耕大忙的前夕,遇上这薄寒轻暖的时光,谁不想外出消遣游乐,可汴河上的漕运船只仍然是那样频繁忙碌。一艘接一艘的船只,满载着江南的粮食、布帛、百货,运进京都汴京。《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它真实描述了中国12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全图所描绘的景物,从城内到城郭,远到寂静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近到舟车中的人物,摊贩摆设,市招文字都统一和谐地组织在一起,真实自然,如身临其境。作者以中国绘画手绢形式,采取散点透视法,随着手卷的展开,步移景易,使人应接不暇。难怪《清明上河图》在当时是轰动一时的传奇佳作。或许可以说《清明上河图》不仅仅体现着古代帝王的审美取向,也体现了古代君王对民生的一种关注态度。
《清明上河图》画本的真假问题一直是人们谈论的焦点。正因为《清明上河图》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同时又是一件价值连城的书画瑰宝,所以它在当时的版本众多,真假让人难辨。人们用麻雀是否踏屋檐上的双瓦来辨别这幅画作的真假,这是个流传甚广的故事,还有许多关于辨别真假《清明上河图》的故事,例如城墙的辨认说法,杨新介绍说,从城墙我们也可以看到明清时代的仿本跟原本不同,比方在《清明上河图》上看那个城墙是土城,上面还长了很多树木,这就是它的内城,而在明清时代的房门中间这个墙都是用砖砌的,我们知道这个城墙包砖是从明朝开始的,宋代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城墙。从这里也可以断定谁是真本是谁仿本。
这幅恬淡的生活图景把当时的北宋都城描绘的细致而生动,全卷共绘人物500余位,场面宏大,房屋众多,但刻画层次分明,缜密,绘画者的精湛功力实在深厚。张择端专攻界画宫室、尤其擅长画舟画、市肆、桥梁、街道、城郭,据说张择端的作品流传下来的仅此一件。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时代的艺术珍品,它在史学上也有很高的价值,为后人了解、研究宋代城市的城市规划、民俗风情等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几千年过去了,一幅幅价值连城的艺术作品带给人们无尽的享受和思考,在紫禁城宁静的城墙内,在这些古代名画面前,我们更能体会到历史馈赠给我们的那份厚重和感动。
(编辑:李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