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至暗时刻》中导演乔·赖特和摄影师布鲁诺·德尔邦内尔(曾拍摄《醉乡民谣》)采用了一种极其引人注目的视觉策略来强调加里·奥德曼表演的温斯顿·丘吉尔。在1940年他作为英国首相关键性上升期,他们让他持续遭遇黑暗来直面他的自我怀疑。这最终让他在对抗希特勒和纳粹的斗争中变得更强,更受欢迎。
“他是个非常强大的人物,从一开始就试图隐藏自己,”德尔邦内尔说。“我们总觉得他从黑暗走向光明,从黑暗走向光明,每次都是如此。我们第一次看到他时,他的雪茄点亮了他的面孔,他的男管家打开了他房间里的窗帘让光照进来。”
最初,计划是用外部的阳光来与内部的黑暗做对比,因为1940年的伦敦经历了一个美丽的春天。不过这部片子是在冬天拍摄的,一直都在下雨,所以德尔邦内尔把阳光的效果搬到了室内,这样就什么时候都可以拍摄了。
在白金汉宫谒见国王
举个例子,丘吉尔第一次与国王乔治五世在白金汉宫的紧张会面,就是用了非常暗淡的灯光设置。在真实的白金汉宫里,大窗前的窗帘只能允许很狭窄的一线阳光照进来,不过德尔邦内尔让美术指导沙拉·格林伍德加宽了窗帘的空隙,这样他们在拍摄时就可以创造更大的一束光来照在这两个互相反感的男人中间。
“我们在英格兰北部的一座城堡里拍摄的这一段,那里的走廊上有17个窗户,”德尔邦内尔说。“ 我建议在外面点亮17盏灯来打光,乔看到这个效果后很喜欢这种操作。”
艾丽莎摄影机跟随丘吉尔在白金汉宫的拍摄,这是他第一次在走廊中被强光照射,然后当他进入房间之后,他随即被阴暗吞没,最后当他走进国王的时候又一次被光线包围。
“在靠近(高对比度)光线的地方拍摄这种紧张感,而不是让他们坐下来讨论,这很有趣,”德尔邦内尔说。“既紧张又戏剧化。”
不过,尽管摄影师希望把两个男人安排在房间中彼此远离的位置,导演赖特却希望他们更靠近彼此。他们在白金汉国共进晚餐的第二次会面时靠得更近了。“这个房间比他们讨论的内容更重要”,德尔邦内尔说。“就像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对我来说,欧洲大陆爆发的战争,真的是英国变化的时刻。”
与地铁中民众的联系
对丘吉尔来说,他是远离大众的,但当被迫第一次乘坐地铁的时候,出现了他展现人性的一刻。在这里他有机会获知大众对战争的看法。此处灯光仍旧暗淡,是在片场的一辆租来的车厢里拍摄的,安装了一些LED灯光来形成微小光束,车窗外是黑的。
“乔想出了这个主意,这几乎是一场身份确认拍摄,(乘客们)站起来说出他们的名字,”德尔邦内尔说。“这就像是1940年英国的肖像画。他们盯着摄影机,也盯着丘吉尔……这个镜头展现了丘吉尔一直站在人们中间。在这里,摄影机就相当于另一位伦敦市民的视角。”
那场决定性的演讲
在传奇性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丘吉尔于6月4日在下议院进行了最激动人心的演讲,这一幕的视觉设计与最开始的一幕形成了戏剧化的对比。
“在第一幕的下议院场景,他不在那里,他隐藏起来了,我只点亮了黑暗中他的圆礼帽。”德尔邦内尔说。
“最后,当他发表演讲时,灯光有很强的对比,在他身后的一些人被照亮了,而他站在聚光灯的正中央。他无处可藏。”
(编辑: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