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最新上映 台词迷 美图 预告片 幕后故事 微电影 七嘴八舌说影视 影评 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最温暖的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生命有缺陷,需要他人来填满

2016-06-08 10:03:07来源:华文好书    作者:

   
6月6日,是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54岁生日。作为日本当今最炙手可热的导演之一,是枝裕和为我们带来了太多新世纪经典,如《步履不停》《无人知晓》等。

  今天,小编特别为大家推荐是枝裕和导演的新书《有如走路的速度》,选取其中精彩的的段落,祝是枝裕和生日快乐!



是枝裕和《海街日记》2015


  是枝裕和是日本新电影代表人物之一,被视为小津安二郎的接班人(他自己并非十分乐意)。


  他的电影《幻之光》(1995)、《步履不停》(2008)、《如父如子》(2013),还有去年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影片《海街日记》等,莫不从容有静气,又暗流汹涌,意味深长。


  影片对残酷与悲观的克制、对人性复杂的包容,有如一双温厚的手掌拂过,让人生出安定的力量来。


  不过,有时,也像喝了点小酒,微醺刚好,飘飘然已飞车掠过了樱花道,听见树木希林奶奶在厨房里切菜、自说自话地唠叨……影片里这些不经意的日常之美实在让人迷恋呀!!


  《步履不停》开篇片段:





是枝裕和


  “如今是枝家还是没有自家的车”


  为了电影的准备工作在街上四处奔走时,一看到帅气的车,我就站到车前,拜托工作人员帮忙拍照。


  话虽这么说,我对车其实不太了解,要说有兴趣,也是很孩子气的兴趣。颜色招摇的敞篷车、进口车,还有连我都认得的Fairlady Z,每次看到这些车总是要拍照,连工作人员最近都会主动问我:“要不要拍一张?”在我心里,这一直是理所当然的事,不过长大后才发现,这个兴趣似乎并不寻常。


  每个家庭应该都有与别的家庭不同的规矩和习惯,比如入浴的方式啦,西瓜和草莓的吃法啦。在别人家里看到某些事情,我常常会大吃一惊:“咦?要这么做啊?”放到我身上,就是这别具一格的拍照方式。


QQ图片20160608100831.png

  以前,是枝家在外面拍照,一定要在别人的汽车前拍(车主拒绝的话自然作罢),而且还拍得像是自家的车一样。打开相册,就知道我们在多少车前拍了家庭照。


  有我和姐姐两个人穿着节庆的短上衣,威风凛凛地坐在停车场一辆汽车的引擎盖上的照片;有三岁的我坐在汽车后面的保险杠上,和父亲搭着肩的照片;也有我大概六岁时穿着外出的对襟毛衣,若无其事地站在六十年代很流行的丰田卡罗拉硬顶轿车前的照片;还有年幼的姐姐和父亲并排站在三轮汽车前的照片。是枝家这个习惯应该在我出生前就有了。


  因为买不起车一直被母亲责备的父亲,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拍下这些照片的,已经无从知晓,不过孩子们总是爽朗地笑着。


  时光飞逝,如今是枝家还是没有自家的车。我也想和女儿在别人的车前拍一张照,不过现在还没有这个勇气。


  “您为什么这么了解我的母亲?”


  我在母亲去世后备感后悔,纯粹从私人的情感出发,拍摄了电影《步履不停》。我自认为这部作品丝毫没有所谓的“社会性”,外国观众能理解这样私人的、日本化的故事吗?



《步履不停》海报


  不出所料,法国一家电影发行公司的负责人看了《步履不停》后,失望地评价“太家庭化了”“太日式了”,这样的电影欧洲人是理解不了的。说实话,我倒不以为意,心想:理解不了就理解不了吧。


  尽管如此,当电影在海外上映时,完全推翻了当初的预想。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上,电影放映结束后,一位蓄着络腮胡、人高马大的巴斯克男子挺着太鼓般的肚子走到我面前,说:“您为什么这么了解我的母亲?”


  电影在韩国、加拿大、巴西获得了同样的反响。


  何谓普遍性?创作时心里装着世界,就等于自己的作品被世界广泛认同了吗?当然不是。如果像这样关注和挖掘自己内在的体验与情感,就能达成某种普遍性,自然再好不过。我想暂时用这样的角度,来思考自己与电影,以及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我是追星族”


  能见到喜欢的导演和演员,也是电影节的一大乐趣(我是追星族)。



与侯孝贤


  在荷兰鹿特丹,碰上过这样一件事。


  我在酒店吃早饭时,《柏林·天使之诗》①的主演布鲁诺·甘茨来到我旁边的座位,把房门钥匙放在桌上后去取食物(是自助餐)。过了一会儿,台湾导演侯孝贤走到那张餐桌旁,他没有注意到钥匙,坐下开始用餐。该怎么办呢,提醒他一下吧—我正寻思着,布鲁诺回来了。


  两个人瞬间都愣住了,一动不动地看着对方。侯导马上明白了缘由,端起盘子打算起身让座,但布鲁诺制止了他,朝他眨了眨眼,换到别的餐桌去了。就好像电影的某个场景,而我恰巧目睹了故事开篇的瞬间,一整天都沉浸在幸福的心情中。


  生命自有缺陷,需要他人来填满


  筹备电影《空气人偶》时,我收到了在仙台放映会上认识的一位学校老师寄来的信,信中夹着吉野弘先生的诗《所谓生命……》:


  所谓生命


  仅靠自身无法被完整创造出来


  诗从这一节开始,描绘了世界上每一个生命之间的牵连,然后在下面这一节鲜明地点出主题:


  生命自有缺陷


  需要他人来填满



《空气人偶》海报


  《空气人偶》的主角一如片名,是一个塑料制成的充气人偶。一天,这个人偶有了心智,动了起来,就是这样一个奇幻的故事。电影中有一幕,人偶的塑料不小心被扎破了,泄了气,她心爱的男子用自己的气息把她吹满,于是她空虚的心灵和身体都被填满了。诗的主题和电影的主题完美契合。


  人总是希望通过努力来弥补自身的缺陷。不论在现实中还是在电影中,这种努力一直都被视为美德。但是,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能克服自身的缺陷吗?如果可以,那是否真的美好呢?这首诗似乎提醒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


  我不喜欢主人公克服弱点、守护家人并拯救世界这样的情节,更想描述没有英雄、只有平凡人生活的、有点肮脏的世界忽然变得美好的瞬间。想做到这一点,需要的大概不是咬紧牙关的勇气,而是不自觉地向他人求助的弱点。


  缺陷并非只是缺点,还包含着可能性。如此一想,就会看到这个不完美的世界正是因为不完美,才变得如此丰富多彩。


  (编辑:纪晨辰)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