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作家推荐 文学研究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故事 经典重温 荐书 书评 访谈 评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三位作家看《归来》观后感

2014-05-30 09:12:36来源:新京报书评周刊    作者:

   

  根据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改编的电影《归来》自上映以来,吸引了越来越多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的人前去围观,当然也是褒贬不一。今天,小编选取了三位作家(熊培云、梁鸿、安琪)看完电影后,发在微信朋友圈的观后感,看看他们是否与你有着同样的感受。

  熊培云(学者,作家)

  《归来》讲述了失忆年代人们所面临的双重困境:在现实中无家可归,对苦难又无处追问。剩下的只有漫长的等待,无所谓绝望,无所谓希望。

  这是一部关于等待的电影。最后一幕更是意味深长,答案(陆焉识)就在问题(冯婉瑜)身边,却又不得不屈从问题,一起等下去。剧中“很多年以后”,暗指苦难与等待延续至今。

  梁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教授,作家)

  夜看《归来》。想象中的滔滔眼泪没有出现。其实我是准备去哭一场的,这年头,找个能哭的地方并不容易。前半部分惊心动魄,有背叛、亲情、爱情、抗争,青春的无知和残酷,革命的昂扬、肉感和勾魂,文革的张力和旋律呈现很棒。

  后半部,后半部突然散了,失忆和寻找的情节很棒,但对文革的内在反思却缺失了。不要大背景,回到家庭内景,真正的冲突其实刚刚开始,女儿作为一种思想元素的重要性消失了,她的怨恨、晦暗和冲突性被完全淡化。

  其实,也不一定是关于文革,而是生活和历史的某种宽阔性、复杂性被缩小和简化了。这或者正是今天这个社会中每个人的问题,我们不知道该如何思考并表达我们的内部。关于文革,或者那些重要历史事件与人、人性之间的关系,还是一片晦暗。审查只是一个层面。我相信,对前半部的审查要远超过后半部。但毕竟,己经开始。拓展表达的空间并不容易,在这一点上,向张艺谋致敬。

  安琪(诗人)

  和花姑娘慕名去看《归来》,不知为何没触动,也没掉泪。我对花说,近阶段相比于卧夫之死,其他的悲伤都是小意思。《归来》跟《唐山大地震》一样,都想把大事件用小悲欢来叙述。对文革背景不了解的80后90后而言,真能从此戏中了解那段历史的严酷吗?本剧有琼瑶情感戏的倾向。

  (实习编辑:王谦)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