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马蒂亚·森
所有这些,使得深切关注反全球化批评的主题内容,显得更为重要。虽然在当今世界,全球化已经是被人们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但它完全不是一个准确的概念。多种多样的全球互动:从文化科学的影响跨界扩展,到世界各地的经济和商业关系的扩张,都挂在全球化的宽泛标题之下。对全球化的一味排斥,不仅不利于全球商业,而且阻碍了某些思想、认识和知识的传播。而这些思想,有利于全球人民,包括全球人类中那些最为弱势的成员。因此,完全排斥全球化,具有巨大的负面影响。故而,在反全球化抗议的名义下出现的鱼龙混杂的诸般问题,现在亟须加以区分。知识的全球化,尤其值得高度评价——虽然所有的好处恰恰都能说成是与“地方性知识”的重要性相关。
在新闻评论中和为数不少的学术著作中,全球化常常被看做是一个西化的过程。一些持乐观(实际上是庆幸)态度的人,甚至将它看做是西方文化对世界的一大贡献。实际上,这一被称为绝对正确的学说还描述了一个极其程式化的历史。全球化起源于欧洲:首先是文艺复兴,随后是启蒙运动,再就是工业革命;而工业革命导致了西方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而现在,则是西方的这些伟大成就传播到世界各地。从这种观点看来,全球化不仅是好的,而且还是西方惠赠给全世界的一件礼品。然而,这种历史观点的支持者们却常常会感到心烦意乱。因为不仅这一巨大的“恩惠”常被许多人视为一项诅咒,而且西方对世界的“有益礼物”,还常被“忘恩负义”的非西方社会唾弃和申斥。这一观点,就像许多美好的程式化故事一样,虽含有一点真实内容,但更多的是想象。而这些想象的内容,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人为地促进了全球分裂。
还有另一种——在某些方面是“对立的”——故事,也备受关注,且起到了巨大的转向作用。这种观点承认西方的支配地位是全球化的核心特征,但却将那些与全球化联系的肮脏特征,均归咎于西方的支配地位。在这些批评中,全球化所谓的“西方”特征,常常具有重要但却有害的作用(这在持续不断的抗议运动词藻中,随处可见)。实际上,全球化常被视为与西方主宰——实际上是西方帝国主义的延续——相联系。虽然不同的反全球化运动有不同的关注点和侧重点,但很显然,在许多此类抗议中,对西方支配的敌视占据显著的地位。在某些反全球化运动中,明显地存在着反西方的成分。对各种非西方身份的提倡(第四章到第六章已经作过讨论)——无论这种身份是与宗教相关(诸如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还是与地域相关(诸如亚洲价值),或是与文化相关(诸如儒家伦理)——都会使全球分离主义火上浇油。
(实习编辑:郭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