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梧桐
必答题之一: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观摩,你的感受和收获是什么?
李小锋:非常有幸能考入研究生班,更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里真真正正地读了好多书,学到了我平时没有学到的东西。时间紧,任务多,收获大。
必答题之二:三年之后,你希望自己达到什么样的高度?
李小锋:我希望通过三年学习,从表演到理论各个方面要有很大的突破,此其一;第二,创造出新的舞台艺术形象,拿出一台折子戏,整理一台传统戏,当然还希望有创排的新戏,但说心里话,新戏的困难是很大的,因为男一号的戏不是很多。
梧桐:作为秦腔的第一个表演专业研究生,肩上的担子一定很重。
李小锋:作为秦腔第一个研究生,说实话我也感到光荣,更感到责任重大。大家都在看着我,我也有压力,但要把压力变成动力,把学到的东西传给同行。
梧桐:秦腔是我国的大剧种,但目前在剧界的影响好象不如以前,尤其近几年,有全国影响的剧目基本没有吧?从这个角度说,您认为秦腔的突破口在什么地方?
李小锋:首先要保持本体特色,其次要搞出有人情味的作品。应该是淡化得奖,重视观众,重视推广,把秦腔的特色唱出来。地方戏有一定的地域限制,但要是剧情好,就会同样受到全国观众关注。
梧桐:这段时间观摩了很多剧目,您认为秦腔与它们之间的差别在哪里?
李小锋:我觉得虽然时代在发展,但戏曲不能脱离本体特色。如果也跟着大包装大制作的路子走,我觉得不可取。为什么?中国戏曲本来就是简朴的艺术,从民间来,还得回到民间去。现在的很多戏,一是浪费资金,二也未必能受观众欢迎。比如《董生与李氏》和《金子》,我已经看到了戏曲在回归,回归原生态。赵季平老师讲艺术不能离开本体的地气,过去讲体验生活,现在谁还这么做?所以很多作品没有地气。我觉得体验生活就是接地气,地气是什么?群众的根,观众的根。我认为戏曲艺术这几年走的是弯路,获奖的戏确实不少,观众喜欢的戏确实不多。过去老艺术家留下来的久演不衰的经典到底好在哪里?我想大家应该好好反思。
梧桐:在您观摩到的剧目中,最喜欢哪一台?
李小锋:《董生与李氏》。
梧桐:的确,此剧在您的同学中好评如潮,从您的角度看,它好在哪里?
李小锋:首先它是戏曲,二是有梨园戏的特色,从表演身段到舞美,非常有东方古典味道,完全不是话剧的实景。因为戏曲和话剧是两个美学范畴,一个写实一个写意,我们应该沿着自己的美学观往下走,打个比方,话剧是长江,戏曲是黄河,互不矛盾,都归大海,但形式各异,也就是说,不能把长江黄河混在一起。
梧桐:长江黄河就不可能有交叉点。
李小锋:我觉得最后的交叉点就是归于大海。话剧应该是生活的再现,生活的真实,戏曲则是另一种感觉,是两种美学要求。
梧桐:这两种美学能融合吗?
李小锋:各是各的美,如同中国的国画和外国的油画,如果要揉,会适得其反。
梧桐:这么鲜明的观点吗?[NextPage]
李小锋:对,不可能融合。
梧桐:那我就更鲜明地提下一个问题,在观摩的剧目中,不喜欢哪台?
李小锋:不能说不喜欢。我在思考戏曲应该走哪一条路。我觉得凡是存在的都有它自身的合理性,但作为戏曲人,你自己应该有个主心骨,社会这么浮躁,什么东西都有,你自己必须有自己的美学观,不能人云亦云。我主要想得是这个问题,至于不喜欢哪一台,还真说不出。
梧桐:非要让您说呢?
李小锋:还真说不好,看了这些戏后,我有我自己的观点,对吧?
梧桐:这样说吧,您认为哪台戏的艺术质量稍低一些?
李小锋:那——包公什么什么,中国京剧院的,我没看完就走了。为什么走呢?我觉得好象不是戏味了,已经变了,黑就是黑,晚上就是晚上,戏曲美就美在《三岔口》,通过表演表现环境,现在弄得小鬼判官出来看都看不见,反正我看不下去,也不能发表意见,可能是各有各的观点吧!大家的审美角度不同,评价也不同。
梧桐:毕竟您身在西北,大家对您了解的也不是很多,给大家介绍介绍自己吧!
李小锋:好!戏迷网友大家好,我是来自陕西西安的李小锋。秦腔在西北非常火暴,我为秦腔而骄傲。到现在我也没感到秦腔的危机感,为什么?我觉得做什么事只要做好就有人缘,有作家说,黄土地有多厚,秦腔的根就有多深。就说我的演出,观众总是人山人海,我在台上唱,观众在底下合,一段不行三段,跟观众的心与心的互动非常好。
李小锋:希望大家支持中国戏曲艺术,支持京剧,支持地方戏。
(实习编辑:邵钰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