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家 美术家 音乐家 戏剧家 摄影家 舞蹈家 影视人物 其他 专题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面对艰难 因神圣而高兴-陈俐专访

2009-12-09 15:55:42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作者:梧桐

    必答题之一: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观摩,你的感受和收获是什么?

  陈俐:从学校毕业已经很多年了,重回校园,机会很难得,当然各方面的要求也更高了,无论是理论还是表演。也就是说不能做糊里糊涂的戏匠,而要做明白的演员。

  必答题之二:三年之后,你希望自己达到什么样的高度?

  陈俐:国家的确为我们这个班花了很大的物力财力,顶级的老师给我们讲课,让我们受益匪浅。我由此明白了做一个剧种的代表人物,不能仅满足于当一名领衔主演,要做新一代的领军者。我的目标就是经过三年的学习,在专业上寻找到好的突破口,排出跟剧种贴切的、跟剧院风格贴切的、跟我个人的表演风格贴切的代表作。
 梧桐:做为目前还在从事赣剧表演事业的唯一一位研究生,您是不是感觉压力很大?

  陈俐:在目前的文化格局下,压力的确很大,尤其进入研究生班,压力比以前更大。我本身是赣剧院的副院长,专业上必须起领头羊的作用,原来我的思路不是很清晰,但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知道路该怎么走了。我觉得这对我个人以及剧种都会有促进的。

  梧桐:赣剧对江西以外的观众来讲还不太熟悉,向大家介绍一下赣剧目前的整体状况吧!

  陈俐:赣剧在五、六十年代在全国都比较红火,原来有七个团,包括黑龙江、福建等,现在的状况不是很好,观众断层,赣剧的表现形式偏雅,类似昆曲,剧目多是古典名剧,所以面临如何拓宽表现力的问题。尽管我们做了些探索,但总是感觉突不出去,好在上这个班,老师给我们搭了很多桥,专家也指出很多道路,我相信今后会有起色。

  梧桐:直觉上,赣剧应该在哪些方面寻求突破?

  陈俐:剧目。我在创作上是一个极不安分的人,所有的创作感动都非常大。86年18岁在北京演《盗仙草》,也是拿梅花奖的剧目,以往这个戏都是打出手,而我们的全改了,白蛇是一个弱女子,身怀有孕,丈夫刚刚离去,她是长途跋涉到昆仑山去求仙草,而不是以武力来战仙童,最后被擒以真情感动对手,其中有大量的体操托举和蛇形舞蹈,这在当时是非常少见的。通过这出戏我有一个感觉,演员的成功离不开你的代表作。所以,赣剧要找突破口的话也必须走这条道路。就是人家有的我一定要有,并且要超越人家。这是在创作方面。另外在普及方面,要多演出,培养现代观众,我们的《窦娥冤》就曾送进学校,与课本同步。还有就是我是全国人大代表,曾多次呼吁国家应该把京剧这样的国粹艺术列入教学课程,要让大家了解西皮二黄,地方戏也一样,比如赣剧,至少在江西的学校教学中要有所体现,要让江西的孩子们知道这是我们的地方戏,但是我光呼吁没有用,必须要国家领导人和省里的领导人有这种意识,我觉得这是一条推广的途径。再有就是各电视台和媒体,要扩大对戏曲的宣传。

    梧桐:但我的直觉上,这种呼吁的实际效果并不是很大,反而朝相反的方向发展,比如电视,除了戏曲频道,上星台基本没有了戏曲栏目。这种局面应该不是您所期望的。

  陈俐:对。

  梧桐:那如何遏制这样的恶性局面呢?

  陈俐:这就不是我一个人能解决的了,需要整个社会和领导的关心,大家也要有种民族精神。当然,改革开放以后,外来文化的冲击很大,这就要求我们自己的骨子里要硬气,外国人都来学习戏曲,我们为什么还要鄙视自己?非要崇洋媚外?我们当然要能欣赏别人的,但同时不应该贬低自己的。我觉得只有让大家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才有可能解决目前的问题,光我们从业者呼吁还不够,还要有整个社会的关心和参与。

  梧桐:形成目前的局面,是不是戏曲本身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陈俐:这个是没有办法的,它是流传了几百年下来的,赣剧就有五百年历史了,它诞生的时候是那个时代的人所喜欢的,能流传这么多年已经是一件伟大的事情了,现在的流行歌曲能流行几天?《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两个月就听不到了,而戏曲能流行这么多年,原因就是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感染了,我觉得生命力已经非常顽强了。如果一定要拿戏曲跟现代的东西比,我觉得也不公平。经常有人说戏曲要回到过去的辉煌什么的,我觉得这话说的也不太恰如其分,梅兰芳时期的娱乐方式除了看戏还有什么?电影都还是无声的,所以说,梅兰芳就是现在的巩俐。很多人讲现在的演员不如以前,我觉得不是这样,相反在很多方面绝对比以前优秀,很多人不敢说这个话,但我敢说,我们付出了太多的努力,就是为了迎合现代的审美、现代的节奏,很多戏非常好看,但为什么大家不愿意进剧场?原因很多,比如电视,随时可以换频道,而进剧场就有很多现实问题:票价、交通等。[NextPage]

    梧桐:观摩了很多剧目,有什么感受?

  陈俐:以前在地方很难有这样的机会,许多剧目给我很多启示,包括好的和不好的。

  梧桐:个人比较喜欢的是哪一台?

  陈俐:《廉吏于成龙》。非常激动和震撼,在剧场就忍不住大声叫好。

  梧桐:此剧的确赢得一致好评,从专业角度,您觉得它还有什么缺憾没有?

  陈俐:我对这台戏感觉真的很好,很喜欢,还没仔细考虑过它有什么缺憾。谈其它戏可能可以讲出些毛病,但这台戏还真没有。还有一点,尚老师的敬业精神也让我很敬佩。

  梧桐:不太喜欢的又是哪一台呢?

  陈俐:不太好说。比如《襄阳米癫》,当然大家都很不容易,但从戏的角度,演员的表演有点野,我觉得可以再规范一些,也许个人有个人的理解,塑造一个人物有不同的路数,总之我觉得这个人物应该更大气一些。

  梧桐:我知道你们观摩了很多非戏曲的剧目,有什么感触?

  陈俐:有一些我比较喜欢,有一些就不太喜欢。国家话剧院的《红尘》我就比较喜欢,把女主人公的真善美表现得非常好,从演员角度看能有机会演这个角色很幸运,这个戏就非常适合这个演员,看完后观众也很喜欢这个演员,同时还有很多感悟:这么善良的一个人就这么流逝了,生命这么脆弱,说真话的人是这样的下场……有很多反思,非正常的人是那么善良,很多正常人却是那么肮脏,有很多对比,包括这个女人,共产党救了她,最后却依然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把她推向极至,在临死时还把一毛八分钱还给人家。这个戏给我多方面的启示,艺术都是相通的。另外就是女主角的主题音乐用的非常好,空灵飘渺,很有震撼力。还有一台戏是音乐剧《金沙》,我没看懂,我旁边的人也都没有看明白,很跳。但它的制作和炒做给我很大的震撼,远大于艺术本身。一千六百万的投入,吓我一跳,我不知道他们怎么收回投资。我觉得在目前的状况下,搞艺术还应该提倡节俭,要精打细算。艺术质量与投资并不是绝对成正比的。看到这样的大制作,我心里慌得很,天啊!用这么多钱,我们可以做多少事情啊!

    陈俐:首先能成为中国戏剧场的网友,对这部分观众我很敬佩,因为你们在关注着中国戏曲的发展,中国戏曲的确也值得大家关注,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戏曲发展到今天非常不容易,需要大家的关注和帮助,也希望大家今后对戏曲投入更多的支持,对我们演员多鼓励,戏曲演员非常不容易,在这么清贫这么艰难的条件下依然坚持在那里,背负着中国戏曲这个神圣而沉重的担子往前走,我觉得非常艰难,希望得到你们的支持,希望我们能够成为知己,成为好朋友。

  梧桐:是啊,最后也希望陈俐老师包括所有的赣剧从业者,尽快摆脱目前这种现状,尽快地高兴起来。

  陈俐:我们挺高兴的,只是有时候感觉有些艰难。其实干什么事都有艰难,我们的事业还是非常崇高和神圣的。

    (实习编辑:邵钰杰)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