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妤
重见方世忠,他已经是静安区的副区长,然而过去几年,“上海大剧院总经理”一职带给他的人生痕迹,却如此深刻难灭。在谈及“上海现代戏剧谷”的时候,方世忠显得热情洋溢壮志满怀。他很懂得文化艺术产业的规律,又恰巧在上海最适合催生戏剧文化产业的静安区任职,因此,他很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最适合推动这一意义非凡的文化大手笔的人选。
作为现代戏剧谷建设发展委员会的负责人,他有着激动人心的种种设想,但面对记者对实施可能性的种种疑问,方世忠虽然也对答如流,但话语背后却听不到十足的信心。
结束采访后,他突然感慨:“搞艺术的人们都有很远大的理想,但是在我们看起来都太弱小。所以,现代戏剧谷就是要把所有搞戏剧和艺术的人集合在一起,只有抱团作战才能壮大起来,才能真正形成中国戏剧的产业形态。”
早报:关于戏剧大道的规划,已经提了好多年,但实施过程中困难很多,进展甚微。您觉得现代戏剧谷有没有可能实现规划,达到百老汇和伦敦西区那样的规模?
方世忠:其实,之前很多人都没认识到戏剧对城市的作用,我曾经考察过世界上戏剧产业发达的国家,在那里,戏剧和文化并不单单是政府“贴钱”的事业,它不仅是一种投入,更是一种业态,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这体现在几个方面:其一是体现在戏剧票房;其二是体现在戏剧创作的投入;其三是对旅游、酒店等周边产业的拉动;其四是剧院的改造费用。
我曾经统计过,上海演出戏剧的座位数一共是2万个,而戏剧谷所属区域内的剧场座位数就有1万个,占据了上海剧场的一半以上,而且大部分文化机构都在我们这里。如果我们能全面挖掘整片区域,乃至跳开区划,全面挖掘上海戏剧中心地带的“黄金”,那对提升上海整座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将会产生很大的推动力。戏剧谷不仅仅是为了艺术而艺术,它背后也有经济发展的目的。
我们在建设现代戏剧谷过程中会借鉴百老汇和伦敦西区,但并不完全一致。我们没有选择音乐剧为突破口,而是选择了都市话剧为切入点,因为这更符合我们的现实情况,我们要走出中国戏剧的原创之路。
早报:现代戏剧谷中大部分剧场和文艺机构都是独立存在的,但戏剧谷作为一个区政府推动的产业园区,如何去管理它们,使之资源整合?
方世忠:我们现在并不是单纯的管理,而是希望打造一个公共服务的平台。要让大家认识到,这里是现代戏剧最好的生存空间。如果你的服务足够好,生存环境足够好,自然就会吸引艺术家和人才进入。
我们对戏剧谷的定位,一是推展平台,让戏剧工作者能够“群居”、“抱团”,比起单枪匹马作战,力量显然更强大。我举个例子,我们将来要出一本“壹戏剧”杂志,这样的推介方式肯定比他们单独做广告有效。二是资助平台,我们会通过专项资金的补助扶持,让一些推荐项目的票价不要太高,让更多人才能够涌现。三是投融资平台,我们会引进一些国内外的金融机构,为一些戏剧项目提供融资担保。四是戏剧公益教育平台,让大师、戏剧工作者和观众有机会交流。五是戏剧和商业的互动平台,在这之前,没有人能够打通戏剧和商业之间的鸿沟,但我们会通过举办一些戏剧论坛,让商业街区和戏剧进行沟通和融合,让大家认识到彼此需要。
早报:戏剧谷提出要有专项资金扶持项目和新人,具体的标准是什么?
方世忠:这些我们目前都还在制定中,但主要的扶持,还是会更多关注艺术创意的新颖,关注民间和新生的戏剧力量,让他们呼吸到自由的原创空气。另外,所有的戏剧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我们只是希望它们能够活得更好。
早报:为什么会想到第一个请孟京辉来到戏剧谷建立工作室,并且进行开幕演出季的演出?
方世忠:孟京辉是当代中国戏剧的代表人物。而且我们希望他能够通过他的影响力为我们打造更多的戏剧空间。世界上有很多戏剧大师,他们都致力于推动戏剧空间的打造,如瓦格纳,都有自己风格的戏剧空间,这也是我们的使命。
上海现在有很多剧场,但是演出量还不够饱满,诸如商城剧院、云峰剧院,这么好的剧场这么黄金的地段,但是一直没有在演戏而是在演杂技。我们就是要改变它们现有的定位。我觉得每个剧场都需要找到自己的定位,而且要打破区域规划,从整个上海的文化着眼来定位,要有同城效应,这样整个生态才会优化。
早报:戏剧谷区域内的剧场本来就是上海演出最活跃的,现在戏剧谷成立后,演出到底会有多少实质性的变化?
方世忠:我只举一个例子,波特曼的商城剧院现在正在改造中,这个剧院当年是按照美国百老汇马昆斯剧院为蓝本建造的,但这么多年几乎没有戏剧演出。今年改造大概投入了200万元,5月份就要开门迎客。作为试运营,我们将安排5-7月的春季演出季30多场,主要是孟京辉作品为主的小剧场话剧。10-12月的秋季演出季将邀请很多百老汇的小型音乐剧,共有80多场演出。就这一个剧场,一年就会增加100多场演出。而从明年开始,商城剧院还会有春夏秋冬四个演出季,一前一后的落差是显而易见的。
(编辑:许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