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那年我学开车》描绘洛丽塔式生命之谜

2015-05-25 14:38:43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那年我学开车时,我们经历了什么?”5月15日至24日,荣获普利策戏剧奖的经典作品《那年我学开车》在鼓楼西剧场上演。作为一部女性视角的洛丽塔式话题之作,该剧细腻地表现了一个女孩混杂着爱情、亲情以及隐秘回忆的青春,同时启发人们对家庭、成长、两性等复杂问题深入思考。该剧作者——美国著名剧作家、耶鲁大学戏剧系教授玻拉·沃格尔,也借此剧在中国首演之际来到北京,和中国观众面对面交流。今年9月,该剧还将在鼓楼西剧场进行二轮演出。
 
  开车隐喻情感纠葛
 
  《那年我学开车》是“鼓楼西剧场周年演出季”继荣获英国奥利弗最佳戏剧奖的《丽南山的美人》之后推出的第二部“直面戏剧”经典剧目。该剧1998年曾荣获普利策戏剧奖,由美国著名女性剧作家、耶鲁大学戏剧学院教授玻拉·沃格尔创作,著名翻译家胡开奇翻译,美国导演李迈执导,李晔、张晔子等主演,曾为张惠妹、陶晶莹、萧敬腾等众多知名歌手填词作曲的台湾著名音乐制作人阿怪担任音乐总监。
 
  《那年我学开车》的故事发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从女主人公小贝成人后的自述徐徐展开,分段回忆青春期时代的她和姨父佩克之间情感的纠葛。剧名《那年我学开车》,不仅因为姨父佩克教小贝开车的情节贯穿始终,而且也是对两性关系的生动隐喻。对于中年男人而言,教开车是驾驭和控制的自信,是对汽车和女性两种情感的互相映射,是驾驶技能与性爱技能的同期启蒙,也是对在路上的自由和可能重新开启的青春的向往。对年轻女孩而言,学开车背后则隐藏着青春期的迷惘、渴望、学习、启蒙,其中有期待和依赖,也有恐惧和紧张;而长大之后的独立驾驶,则是青春疯狂之后的反思与回归。
 
  □主创采访
 
  作者玻拉·沃格尔
 
  我只写我的深刻体验
 
  《那年我学开车》的作者玻拉·沃格尔在美国戏剧界和教育界相当有名。她不仅自己创作出多部获奖作品,而且还培养出了多位普利策戏剧奖得主。沃格尔的创作主题不断探索和挑战当代人类的生存和精神现状,涉及各种争议性话题。她说:“我的写作不为主流文化所限,我只写我生活中的深刻体验。如果触及人们的心灵,那正是我的戏剧的意义所在。因为戏剧的意义就在于心与心的对话、灵魂与灵魂的相遇,关注到平时我们所忽视的可贵之处。”
 
  5月15日,玻拉·沃格尔来到北京,观看了《那年我学开车》在中国戏剧舞台的首演。演出结束后,她称赞该剧“排演出了我心目中这部戏的样子”。玻拉·沃格尔表示,《那年我学开车》这部作品在美国已经上演过上千场,并且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全世界有各种版本,“因为这部戏的上演,我收到过无数观众的回馈和感谢,比如一个美丽的女孩看完这个戏之后,希望能够单独和我待一会儿,她抱着我哭了,然后说她曾经经历的只是人生的起点,不是终点。还有一位观众开了7个小时的车,就是想要出现在我的讲座上。很多看过戏的女性,向我提到她们曾经的经历。我相信她们会成为更好的母亲,因为她们更懂得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孩子”。
 
  表演有分寸获赞誉
 
  该剧用特别精细的分寸感,对每一个人物和情节抽丝剥茧,无论是对角色的精准解读和层次清晰的塑造,还是对空间的丰富想象和利用、对节奏的控制和推进都值得称道。
 
  演员以最日常真实的状态出场。小贝和佩克两个人物在年龄上有纵向跨度,三位歌队成员则是多个人物横向贯穿。他们的表演,除了分寸精准,更有一种交错平衡的整体性。
 
  该剧上演之后,著名剧作家万方盛赞道:“难得的好戏!描绘了谜一般的生命、性、欲望……”剧作家李静评价道:“‘洛丽塔’题材,这次由‘萝莉’自己讲述,却讲出了‘漂泊的荷兰人’式的沉痛和神秘,又与歌队的喜剧喧闹相参差,悲喜交集。剧作棒,表演也酣畅。欲望撩人,分寸感极难拿捏。鼓楼西又一部好戏。”
 
  导演李迈
 
  和中国演员探讨深入
 
  《那年我学开车》的导演李迈,是一名美国人,却说得一口地道的中国话,对中美两国文化都非常了解。今年27岁的他毕业于耶鲁大学戏剧研究与东亚研究专业,多次来中国学习和排戏,和不少中国演员都有过合作,他的戏剧作品在中国和美国百老汇都曾演出过。
 
  这一次担任《那年我学开车》的导演,他表示自己非常喜欢这部作品:“这个戏很深入地探讨了人的本质以及外界影响之间的碰撞,既有美好的爱情,也
 
  有让人深思的禁忌话题。我自己对各种语言、文化都有很浓厚的兴趣,并且喜欢通过戏剧的方式去交流和研究。这次和中国演员一起合作这部作品,我们对很多敏感话题都有很多深入的探讨,也让我有很多收获和启发”。
 
  (编辑:王日立)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