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演出的大师版《牡丹亭》被称为昆坛盛事,大师们担负的历史使命也远非“让一门古老艺术多活几十年”这么简单了。昆曲不该是化石,除却符号化的古典程式美学,昆曲艺术“以歌舞演故事”的精髓技巧也许值得现在和未来好几代人仔细思量。
2014年12月13、14日在天桥剧场上演的大师版《牡丹亭》,被戏迷们亲切地称为“熊猫版《牡丹亭》”,因为这是由十几位高龄的昆曲届泰斗级艺术家联袂登台,用两天时间演出的(上)、(下)两本共14折组成的精华小全本《牡丹亭》。
节目册海报上打着“昆坛盛事,绝无仅有”八个字,此言不虚。在我看来大师版《牡丹亭》的珍贵是因为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绝佳条件,也因为大师们对 经典的深厚理解和诠释,已经超越时代和地域的局限、打通了古与今的壁垒,在展示经典作品原汁原味的精髓的同时,传递出对现时现世的通达和关切。
《红楼梦》中有句引言,道是“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这是行家里手的深刻心得,而大师之所以为大师,往往能在此之上又翻过几个跟斗来回,“述旧”与“编新”在他们手中才能合理统一,不再成为棘手的矛盾。
述旧 没有程式化就没有昆曲
先说“述旧”的部分,体现在大师版《牡丹亭》上就是表演上全方位的程式化。
没有程式化,就没有昆曲。没有恪守传统程式的忠诚原则而盲目编新的尝试,必然会为昆曲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这次演出中可以看到,大师们的唱腔和身段都最大程度上保持着昆曲的传统范式和审美风格。
比如《写真》一出,可以说是演得极其规矩,分毫不差,这一出本来难度极大,因为全是内心戏,又有着全剧旦角戏中最文雅甚至冷僻的辞藻,王奉梅老师的演绎在规范中毫无晦涩隔阂之感,且无需张扬,却能带给观众紧贴心脏的同情与感动,如璞玉一般浑然天成。
从服饰装扮上看,这一版《牡丹亭》也都保留着各位大师以往盛名期和艺术成熟阶段形成的美学风格与细节搭配。比如华文漪、岳美缇老师合作的《惊 梦》一出以及张继青老师的《离魂》中,服装色调、搭配和妆面细节都是各自固有的独特风格,这一点上,对他们熟悉的老戏迷和有心的观众想必都会留意到。
至于道具、舞美方面,也都沿袭了大师们所在剧团自己的风格特征,比如北昆的华贵热闹、浙昆的端丽婉约、上昆的清新大气等等,在千姿百态的差异性中达到整合与统一。
编新 极力制造与年轻人沟通
再说到大师版的“编新”之处,这实在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观众们发现大师版恰恰在文本细节处,极力制造与当代观众尤其是年轻人的沟通,这一点在 刚开场的《闺塾》中就体现了出来,魏春荣老师给沈世华老师配戏的春香,在做功身段和表现小女儿情态上都透出一股现代气息,更不必说《道觋》、《婚走》两 出,刘异龙老师的石道姑用四川话念白给全场观众带来的惊奇与笑声了。
大师版的大胆“编新”之处为什么会成功,而不觉鄙陋突兀,这真是一个值得当代昆曲人深思的问题,尤其对于新编戏的创作者来说,这也许是一门比传承更难的学问,孔子所谓年七十而能“从心所欲不逾矩”,真是诚信之言。
昆曲是什么呢?站在当下看,它早已并非简单的一门戏曲,应该说它就是中国文化的文脉,昆曲是听觉化的环佩叮咚的诗赋文藻,又是视觉系的光泽艳异的烂漫天音,是流动繁复的肢体隐喻,也是帷幕之下极简主义的园林。
这样看,大师们担负的历史使命也远非“让一门古老艺术多活几十年”这么简单了。昆曲不该是化石,除却符号化的古典程式美学,昆曲艺术“以歌舞演故事”的精髓技巧也许值得现在和未来好几代人仔细思量。
在现场 昆坛盛事,绝无仅有
据说在演出开票当天,天桥剧场门口五点多就有观众开始排队,而当天网络售票通道开放后的二十分钟内,除最高价位外的票源就几乎全被扫空,一位网 友用“战战兢兢下单不小心手一抖就没得票买了”来形容当天的紧张心情和异常火爆的抢购场面。这种场面在当今昆曲演出界可算十分罕见,尤其经过了昆曲申遗成 功后的“复兴热”,经过白先勇等名人的大力推广和官方的提倡重视,即使对于见多识广并有着大批昆曲忠实拥趸的京城观众,这样的热烈之情也是“绝无仅有” 的。一场发生在并非“昆曲盛世”时代的演出,为何成为如此盛事?恐怕只有进了剧场才真能得到清晰的答案。
(编辑:王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