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歌剧艺术正步入寒冬吗?
10月初,“百年老店”意大利罗马歌剧院宣布,集体解雇剧院常驻乐团和合唱团,182人因此失业,占目前歌剧院演职人员的近40%。歌剧院总监卡罗·富奥特斯称,乐团和合唱团每年要花费1250万欧元,今后若改为外聘制可节省340万欧元。
近年来,在经济危机影响下,受收入下降和成本上升的双重打击,意大利13个主要歌剧院中的8个处于亏损状态,罗马歌剧院已负债4000万欧元。虽然 意大利文化部长对媒体说,“这次调整是解救和重振罗马歌剧院痛苦但必要的一步”,但在歌剧艺术的故乡意大利,这种大规模裁减歌剧院核心团队的做法还是不免 令人震惊与痛惜。资金不足是目前不少欧洲国家歌剧院共同面临的问题。同意大利一样,西班牙、法国和荷兰等国也已着手改革,通过采用外聘制来节省经费,增强竞争力。
不过,就在一些高档歌剧院入不敷出、难以为继之时,很多深植于民间大众的歌剧表演却生机盎然。在11月一个阴雨连绵的周末夜晚,笔者走进布鲁塞尔老城区伊克塞尔的一座教堂,那里坐满来自四面八方的歌剧迷。
教堂里的合唱团和乐团由来自各行各业的业余爱好者组成,指挥和领唱则由专业团体的著名艺术家们担纲,其中比利时皇家歌剧院合唱团的男低音伯纳德·吉奥瓦尼便是领唱者之一。
没有辉煌的殿堂、炫目的舞台、华丽的服饰,陈旧阴冷的教堂里缺乏取暖设备,甚至找不到足够的照明—这不是吉奥瓦尼熟悉的场景,但同样美妙的旋律、同样热情的观众,让吉奥瓦尼全情投入。
两个多小时里,从贝里尼、威尔第到普契尼,从《诺尔玛》《茶花女》到《蝴蝶夫人》,多部名家名剧中的经典片段轮番唱响、高潮迭起、引人 入胜。台上台下,演员观众,同醉同痴。现场观众说,类似教堂音乐会这样的简约演出,当下在比利时以及欧洲各国十分普遍,已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方式。相 对于皇家歌剧院动辄上百欧元的花费,只需20欧元就可观赏到水平并无太多逊色的演出,民间演绎受到欢迎就在情理之中了。
欧洲歌剧艺术的冷与热,确实说明,虽然艺术与经济在这个时代的联系愈加紧密,但两者却并非简单关联。艺术不死,人文社会的每一次变化,带来的只是艺术形式的变化,人们对美的追求从未停歇。对于那些拥有辉煌殿堂的大剧院来说,经济账是不得不算的,但人们追求艺术之美的潮流不应该被忽视。正如吉奥瓦尼反问笔者的话那样,“欧洲人从小便在歌剧艺术的浸润中成长,只要歌剧的根基还在、源流不断,我就不会失去舞台,对吗?”
(编辑:王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