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这出秧歌剧展现“真正的黄土高坡”

2014-11-13 10:02:22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陕西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体现了以淳朴、勤俭、乐观为核心的“黄土精神

  作为今年艺术节的嘉宾省,11月12日至17日,上海国际艺术节“陕西文化周”将举行。今年的陕西文化周汇聚了舞台表演、艺术展览、群文三大类活动,11月12日晚,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在文化广场为陕西文化周做了揭幕表演。虽然剧中充满了陕北民歌和方言等西北民俗风味,但沪上观众对这部剧完全没有理解上的压力,剧中直白浓烈的男女之情表达,也让习惯了含蓄内敛的南方观众在“惊诧”中欢快地笑出声来。

  浓缩版的“黄土高坡”

  《米脂婆姨绥德汉》体现了以淳朴、勤俭、乐观为核心的“黄土精神”。该剧由陈薪伊任总导演,白阿莹任编剧,赵季平任音乐总监,2008年首演于陕西第五届艺术节,2009年进军国家大剧院,先后四次进京出演。2010年,《米脂婆姨绥德汉》在第9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国家文华大奖。

  该剧以陕北民歌为链条,用乐观的编创风格,演绎了米脂女子青青和绥德后生虎子、石娃二人之间的“三角”爱情故事。导演陈薪伊希望这部秧歌剧成为一把人文标尺,“讲人性的大爱大恨,爱得美,恨得也美。”两个小时的演出时长内,《米脂婆姨绥德汉》前后串联了三十余首陕北民歌,也穿插了秧歌、剪纸、高跷、信天游等陕北文化,娶亲、雕石、划拳等民俗文化亦在此做了缩影呈现,活脱脱一个浓缩版的“黄土高坡”。

  主演青青的王晓怡是榆林市民间艺术团的资深演员,唱陕北民歌已有20余年。演出前,王晓怡对早报记者说,虽然剧里有不少陕北民间歌舞元素,“但演员都是用陕北普通话,所以大家都能听得懂。”有一次艺术团去广东大学城巡演,第一场并没坐满,后面三场却都接连爆满,连走廊里都站满了人,“因为广东人没见过真正的黄土高坡是怎么回事,大家觉得很新鲜。”主创团队都相信,这部剧走进上海并不存在语言和理解上的问题。

  王宏伟临阵“救场”

  值得一提的是,原定主演石娃的演员贺斌因右腿骨折没有参与揭幕表演,而改由总政歌舞团歌唱家王宏伟临时救场。王宏伟正是《米脂婆姨绥德汉》2008年首演时的男主角。

  这部秧歌剧最初吸引王宏伟的地方,在于有非常浓烈的民族音乐元素,“我从小在新疆长大,参军以后一直呆在西北。”王宏伟对陕北有特殊的情感,尤其是当地的本土音乐在他看来别具魅力。但在2008至2009年接连演过五六场《米脂婆姨绥德汉》后,王宏伟因为工作变动很少再有机会演这部剧,直到11月10日晚,王宏伟才临时接到“救场”《米脂婆姨绥德汉》的通知。

  五年没演这部剧,王宏伟坦言自己将音乐、歌词、调度都忘得差不多了。这两天,他基本没睡,11月11晚参演完《名家与经典》后,与王晓怡连夜彩排至11月12日凌晨4点,12日当天又从中午排到下午4点。

  回想起2008年首演该剧时的情景,王宏伟笑说,剧中的“陕北普通话”对他来说难度最大,“陕北方言和陕南、陕中的方言都不一样,而是在细节处有很多变化。”那时,王宏伟为了学好方言,特意在陕北住了三个月,跟当地演员同吃同住同排练,“这次重新捡起来倒是难度不大。语言一旦学会了,烙印就很难忘了,最难的变成台上来来回回的几十个舞台调度。”剧中,王宏伟前后要唱十余首陕北歌曲,有传统民歌如秦腔,也有赵季平后来改编的新歌,乡土气息浓郁,也很接地气,“但学起来并不容易,因为牵扯到语言和韵味的问题,要把握其中的微妙

  除了陕北秧歌剧,本次“陕西文化周”还有一系列活动同期举办。11月14日,被称为中国古代要下点功夫。”音乐“活化石”的“西安鼓乐音乐会”将于上海贺绿汀音乐厅上演。11月12日,“周野鹿鸣——宝鸡石鼓山西周贵族墓地出土青铜器展”作为陕西文化周的重点活动,已于上海博物馆开幕。

  (实习编辑:白俊贤)

 

”。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