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歌剧舞台上,一般男高音在60岁以后逐渐销声匿迹。相比之下,男中音的歌唱艺术之路会走得更长一些。今年已75岁的“歌剧之王”普拉西多·多明戈却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用指挥大师丹尼尔的话说这是“超自然的现象”。从2013年的《纳布科》,到2015年的《西蒙·波卡涅拉》,再到2016年《麦克白》,王者归来非同凡响。9月7日,一个新的艺术形象出现在国家大剧院舞台,中国观众再一次领略到大师的艺术华彩与魅力。
根据莎士比亚同名悲剧创作的四幕歌剧,基本忠实原著。威尔第用他丰富的音乐语言,讲述了一个英勇善战的大将军,从忠君建功到弑君篡位,在权力欲望中彻底迷失,最后众叛亲离走向灭亡的故事。早先多明戈不愿意饰演这个屠戮嗜血的凶手,现在他把新的角色视作一次新的挑战,走进麦克白的心理世界去发现人性的复杂变幻。在舞台上,从英雄到暴君的演化过程令人信服。
早年间即可从抒情性唱到戏剧性的男高音,自从开始偏向男中音角色以后,多明戈的声音造型,仍然葆有其独特的音色与质感。麦克白的咏叹,听上去一如既往的那般华丽柔润、丰满密实,闪耀着天鹅绒般迷人的光泽。大师最突出的优势,在于他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这一点,在二重、三重、四重等段落得以集中展现,他永远是“众说纷纭”中那个最具稳定感的“轴心”。《爱戴、尊敬、荣光》《一顶被诅咒的王冠》等麦克白的重要唱段,带给听众审美体验的满足与享受。在形体动态上,多明戈不去强化麦克白的“强壮”,而是更注重角色心理与心态的变化,所谓“尺度”与“层次”精细精确的铺陈处理,十分机巧智慧令人信服。人们也因此而忽略其年龄与状态的某些力不从心。最后,麦克白俯身倒地,非常角色化地表达了生命即将逝去的悲鸣哀叹,莎翁笔下的人物,因此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有人说,歌剧《麦克白》真正的一号是麦克白身后的女人。威尔第将这个导引、控制、纵容麦克白走向欲望深渊的“狠角色”设定为女高音,而这个女高音绝不同于《茶花女》中优雅的薇奥丽塔、《奥赛罗》中温柔的苔丝特蒙娜。麦克白夫人是歌剧中最难演的女高音角色之一,她集戏剧女高音、花腔女高音甚至女中音于一体,所有唱段对于歌唱家无不具有技术与艺术的超高要求。原以《茶花女》《托斯卡》等大抒情女高音为本工戏的孙秀苇,曾在《纳布科》里和多明戈饰演一对父女,这次首度联袂搭档“夫妻”。麦克白夫人登台亮相,身量娇小玲珑,声势壮大膨胀,从“读信场景”到“谋杀场景”,从“庆典场景”到“梦游场景”,开始尖厉冷硬歇斯底里,此后强装镇定虚假欢颜,最终惊恐万状精神崩溃,自始至终,女高音确已使出“浑身解数”“洪荒之力”,她的潜在能量令人刮目相看。
B组男女一号由俄罗斯男中音歌唱家谢尔盖·穆尔扎耶夫和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苏珊娜·布朗齐尼领衔主演。这一对麦克白实力非常强大,所谓强大不仅在于视觉形体,更重要的还是听觉审美,男中音和女高音,开口放歌气势如虹,声震云天威武雄壮,如此音乐形象非常符合两个原本强势的角色。苏珊娜在“梦游场景”的演唱令人称绝,她基本采用弱声半声的精微控制,表现人物其时神志混乱含糊不清的嗫嚅自语呢喃呓语。谢尔盖始终保持着中气十足声若洪钟的状态,麦克白气息奄奄的垂死状态,倒不如多明戈那般到位。
两组正直理性的大臣班柯,田浩江优势在于经验与精到,关致京则以中低音区优质的音色取胜。贵族麦克德夫,中意两位男高音演员,后者显然更为轻车熟路表现不凡。在纪念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的恢弘“交响”中,国家大剧院新版歌剧《麦克白》堪称浓墨重彩的一页华章。 (紫茵)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