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莉小姐》在石库门老建筑改造的屋里厢博物馆演出。
西餐厅里上演的《你听·新娘》,三位演员坐在餐桌边演出,观众戴着耳机在隔壁的餐桌边享用下午茶边看戏。
在《朱莉小姐》中,观众“受邀”来到她的派对。
在《OK!OK!》中,四位素不相识的观众充当起了“演员”,在一个空房间里互相配合朗读剧本。
16个小节目在6月的两周里驻扎在上海新天地里演出了170多场,涵盖了音乐、舞蹈、戏剧、新马戏、行为艺术、视觉艺术等。这些风格各异的小节目时长大约都在30至60分钟,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小而美”。这就是首届“表演艺术新天地”艺术节,除了在餐厅、咖啡馆,这些节目还出没在新天地商区的各个角落,有屋里厢博物馆,新天地壹号会所,北里和南里的两个户外小广场,老建筑的外墙,服装店里拉出来的黑匣子小剧场和公园里新搭的帐篷剧场。
这也是表演?
听,隔壁桌在闲聊
一家西餐厅里,周末下午两点,一场“戏剧”正在进行。两个女白领正聊着公司的八卦。话音刚落,女上司就姗姗来迟,无名指上是闪耀的钻戒。女上司说明来意,她即将辞职去结婚,想邀两位下属做伴娘。没多久,话锋一转,原来女上司想在离开前物色一位新的领导人选,对两位下属开始了试探。最后,焦点落到一件旧事上,上司搞清楚原来部门的一次失误全是其中一位下属工作疏漏所致。女上司摘下婚戒拍案而起,“不会有婚礼了”,言毕,扬长而去。
这出名为《你听·新娘》的戏剧中,三位演员坐在餐桌边上演出,观众戴着耳机在隔壁的餐桌享用他们自己的下午茶。这感觉似曾相识,谁没有在公共场合偷听过邻座的对话呢?
走,去朱莉小姐的派对
上海青年戏剧导演刘阳的《朱莉小姐》在石库门老建筑改造的屋里厢博物馆演出,观众“受邀”来到朱莉小姐的派对上,她一袭红色长裙骑着哈雷摩托而来,在派对上与每个人尽兴狂舞。随着剧情的展开,观众进入二楼卧室,观看朱莉小姐与男仆让的诱惑大戏。
“因为跟观众特别靠近,观众的反馈是特别直接的,也会直接给演员能量,我们之间的交流产生不同的场,好像共同在演绎一部戏”,该剧的演员周燕燕说。
观众还可以是演员、游客
同样在屋里厢博物馆的还有一部更特别的小戏《OK!OK!》,四位素不相识的观众充当起了“演员”,在一个空房间里互相配合朗读剧本,身临其境地体验独属于他们的戏剧时刻。有观众留言说:“有种被下了蛊的感觉”。
来自英国的行为艺术家比尔·爱奇森(Bill Aitchison)的《终极导览》,艺术家化身导游,带领观众/游客踏上一趟由不同的故事串联起的脑洞大开的“新天地之旅”。
多数节目都采取预约制
由于多数节目不售票,采取预约制,这也是为什么在每个室内的演出场地门口几乎都有三两个没能预约上,前来碰运气的观众。“我平时在剧场里看传统话剧比较多,这些表演形式都很新鲜,还能参与其中,每次演出完还可以跟艺术家聊聊天”,一位在餐厅里和记者“拼桌”看戏的年轻女观众说。
这就是表演!
国外都在这么玩,“这是一个方向”
此次“表演艺术新天地”背后的推动者是国内资深的戏剧人:策展人水晶和制作人袁鸿。近几年,他们发起主办“爱丁堡前沿剧展”,将爱丁堡艺术节上的品质剧目引进中国巡演。游走在国际的艺术节上,他们也越来越多地看到非常态空间的演出,对于制作了大量传统剧场演出的水晶和袁鸿来说是很大的启发,“我们开始觉得这是一个方向”,水晶说。
2015年,他们尝试在杭州的西溪国际艺术节上使用酒店大堂、户外空间做表演,此举吸引来了到场观摩的上海黄浦区官员和新天地商区负责人的注意。新天地曾举办过凡·高以及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的多媒体展览。“现在商场搞一些唱歌、跳舞的演出已经很普遍,他们觉得我们做的东西比较特别,希望能跟我们合作一个艺术节”,水晶说。
60%剧目是给3岁以上的观众
在剧目的选择上,水晶认为“表演艺术新天地”和此前的“爱丁堡前沿剧展”保持一致,“形态和内容上比较新的作品,同时质量要在水准之上,不能是粗糙的,浅尝辄止的”。相比已经成功推向市场的“爱丁堡前沿剧展”更多面向资深的戏剧受众,水晶认为“表演艺术新天地”的剧目选择是金字塔结构,“60%的节目是给3岁以上的观众,没有特别的年龄门槛。而像《朱莉小姐》《看着我倒下》《花园》,这些戏更针对资深观众。毕竟我们还是做艺术节的策展,不是市民文化节,必须有完整的面向,让不同层次的观众都能找到喜欢的作品”。
艺术家只能利用现有空间
空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以户外的弗拉明戈演出《塔巴罗》为例,水晶的出发点是国内舞台上的弗拉明戈演出都是奢华精美的,但事实上在国外,很多弗拉明戈演出是小酒馆、客厅、庭院里人们互相交流表达的工具,气氛热烈,表演朴素。还有老洋房改造的屋里厢博物馆也是主要的表演场地,它保留了老上海传统的居住样态,创作者不能对空间进行改造,只能利用现有条件。水晶向刘阳和蔡艺芸两位青年导演分别提出了委约邀请。“我对他们都有一定的认知,看过他们的很多作品。我希望这个艺术节作为一个平台,开放给本土的年轻艺术家创作出有意思的作品”。水晶对两位艺术家交出的“答卷”都表示了满意:“《雷雨后传》是有点哥特式、暗黑感的,《朱莉小姐》更生活化,观众好像融入一场家庭舞会。这些作品我们都可以作为种子,未来做二次孵化,升级成其他版本,慢慢打磨”。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