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5月份,中央歌剧院的女高音歌唱家王威很忙。她在全国多个城市奔波,在重庆、武汉、青岛、天津等地,或是去当地的剧院演出歌剧,或者参加音乐会,也随着“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走进高校,为大学生普及歌剧。从5月到6月,一两个月的时间里,她一共有20多场演出。与此同时,她还忙着毕业论文的开题,作为中国第一位唱瓦格纳歌剧的女高音歌唱家,并有了五六年主演瓦格纳歌剧的经历,她的博士论文将以瓦格纳歌剧为主题。采访王威的前一天,她刚从长春自己开车回北京, 1200多公里的路程,她一个人开了13个小时,在车上听了两个版本的歌剧《众神的黄昏》 。
瓦格纳歌剧把人声当乐器使用
记者:你在2010年考上了博士,为什么想到攻读博士学位?
王威:歌唱演员读博士的确比较少,我想做一个比较全面的歌唱家,多读点书,提升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同时也能在博士论文里,把自己多年演唱瓦格纳歌剧的经验,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和总结,这很重要。中国歌唱家以前唱瓦格纳歌剧的纪录是零,我做了突破后,也想从这些年的实践经验里提炼出一些东西来,也能给以后的歌唱者和这个行业提供一些借鉴。我平时也看了大量有关瓦格纳的书,每天睡觉前看一两个小时,积累了很长时间,正好写论文时可以爆发出来。
记者:对于中国歌唱家来说,演唱瓦格纳歌剧的难度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威:首先,它的作品很多人都学不下来,它的调性、音乐、音符就很难。第二,瓦格纳歌剧对歌唱家声音有要求。通常,意大利歌剧,比如普契尼、威尔第的,乐队没那么重,但瓦格纳歌剧里是把人声当乐器用的,人声像是乐队里的一件乐器。瓦格纳歌剧里有很庞大的管乐,管乐一起来,很多歌唱家开口唱时,观众就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了。所以它是对歌唱家的体力、耐力、声音技术、音乐修养等综合素质的大考察,就像体育里的五项全能。其实不只是在中国,在国外也一样,能够唱瓦格纳的歌唱家屈指可数,很多大歌唱家都没有尝试过瓦格纳。
记者:作为中国的歌唱家,演绎西方歌剧作品前,你通常会做哪些准备?
王威:我的准备做得不是很多,只是会有意识地保证我的身体不能出问题,不能生病,而且要保持很好的锻炼习惯。我会去健身房里做一些增加肺活量的运动,因为歌唱需要呼吸。瓦格纳的歌剧通常有5个多小时,不光是拼技术,唱到最后要拼体力的,如果唱到3个多小时时体力不行了,也很难完成作品。同时,在演出过程中,要注意方法,合理分配体力,知道每一幕要用多大力量去唱,这对一个有经验的歌唱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记者: 5个多小时唱一部歌剧,唱下来后会是什么状态?
王威:即便连续说话5个小时,都觉得气会伤很多,何况跟乐队拼5个多小时,尤其是瓦格纳歌剧。因为歌剧是综合的艺术,我们不光是唱,还要表演,在舞台上来回跑,体力消耗是常人不能想象的。我这几年的成功演出,得益于我有很好的技术、身体素质和心理状态。心理状态其实很重要,人这一生很多时候是在跟自己作斗争,我喜欢挑战自己。
歌剧演员是个辛苦的行当
记者:我看到你们4月份在布达佩斯演出歌剧《图兰朵》的幕后照片,演出前演员们在吃汉堡,只吃一个汉堡够吗?
王威:肯定不够。在国外演出时,没有办法。歌剧演员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行当,而且从业人数很少,全世界优秀的歌剧演员加起来不超过几千人。在中国,目前对歌剧演员的尊重度、社会认可度不是很高。我们唱瓦格纳歌剧这么难的作品,相当于音乐界的奥林匹克,但报酬远远不能跟国外歌唱家相比。唱瓦格纳歌剧的演员,演唱周期会很短,比如唱意大利歌剧,一个歌唱家可以唱10年,但是唱瓦格纳歌剧,如果没有小心维护自己的声音的话,一般只能唱5年,我到现在已经唱了6年了。
记者:近年来你主演过多部歌剧,觉得哪一部难度比较大?
王威:难度最大的,是去年的《众神的黄昏》 。因为在那之前我去意大利演出了两部歌剧, 8月份回来以后,离《众神的黄昏》演出只有一个多月了。我只能每天熬夜背谱,因为5个多小时的演出,要学的内容很多,觉得越学越多,当时感觉有点崩溃,担心唱不下来了。但熬了一周后,觉得可以拿下来。我在演歌剧之前,每天晚上睡得很少。学语言,背谱,学到凌晨4点,然后睡三四个小时,就起来去排练。因为下半夜最安静,背谱效率最高。
记者:一部5个多小时的歌剧,需要背的谱有多厚?
王威: 400多页,还是正反面。我高考时都没这么用功过。瓦格纳歌剧有些段落,一个歌唱家一上去就要自己唱40分钟,这很恐怖。在国外一些唱瓦格纳歌剧的歌唱家,到第二幕结束后,男高音或者女高音就唱不下去了,只能让替补演员上场接着演。
记者:你认为中国的歌唱家演唱西方歌剧,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王威:首先,意大利语、法语、德语,这三门重要的语言要能够很熟练地拼读。其次,台词和表演要过关,台词功底要像话剧演员一样,但比话剧演员难的是还要会唱。同时,只有声音技术过关,才有可能演歌剧,瓦格纳歌剧只能是更难。中央歌剧院这几年培养出来的歌唱家,能唱瓦格纳歌剧的也只有三四个。
“唱瓦格纳歌剧,我所有的角色都没有B角”
记者:唱歌剧是你从小的理想吗?
王威:我七八岁时就喜欢上美声了,当时是看一个县文工团的演出,一个唱女中音的女演员是蒙古族,她的声音特别厚宽,我当时就觉得她唱得太好听了,其实很少有小孩喜欢这种唱法的。所以我觉得很多东西都是注定的。我上初中时,喜欢叶佩英、殷秀梅,她们都是我的偶像。我正式学习美声,是十四五岁,开始接触意大利歌剧和中国的美声歌曲,算是音乐上的启蒙。到1991年时,就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
记者:你想把歌剧演员当做职业是在什么时候?
王威:就是大学毕业后,想做歌剧演员,于是进入中央歌剧院。但刚毕业那几年,没有那么多独唱的机会,也没有太多角色可以演,因为当时艺术生产的速度慢,一年只做一部歌剧。但将近10年的时间里,我没有放弃,一直在积累,大量的学习,就等于养精蓄锐,所以才有了10年后的爆发。我现在能唱的,别人都唱不了。主演瓦格纳歌剧,我所有的角色都没有B角,所以我不能出任何问题,因为几场连着的演出都会只有我一个A角,没有替补。
记者:你是哪一年开始第一次唱瓦格纳歌剧的?
王威:我2008年开始主演一些重要的歌剧作品,在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饰演朱丽叶塔,在歌剧《茶》中饰演兰公主,在法国大歌剧《伊斯国王》中饰演玛格丽特,在莫扎特歌剧《唐璜》中饰演安娜。2011年开始唱瓦格纳歌剧《汤豪塞》 ,饰演女主角伊丽莎白,从那一年开始到现在,平均一年要主演一部瓦格纳歌剧。大家都觉得瓦格纳歌剧难,但我没有太大负担,就决定挑战一下,也没有觉得太难。到后来唱《女武神》时,觉得语言有些难,因为它速度快,词多,还是古德语,除了这些,音高对我来说没有困难,如果音乐和音高上没有困难,其实就已经完成了一大半。一些国外的歌唱家,唱瓦格纳歌剧三四年后,声音就坏了,唱不了了,但我还好,唱了5年了,声音状态保持得还挺好。
记者:唱了多部瓦格纳歌剧后,你觉得这些经历对自己有哪些影响和改变?
王威:其实我这五六年唱瓦格纳的作品,从意志、觉悟到精神,以及我对人的认识,都有很大的改变。我是比较直性子的人,以前也年轻,思考的问题不是很多,但唱了瓦格纳的歌剧后,他教会了我思考。他音乐里的很多东西,让你唱的时候会感受到内心的力量,精神境界无形中就提高了。他的音乐也洗涤了我的心灵,唱他的歌剧时,有些时刻我觉得自己也是神,因为进入那个境界了。他的音乐会感染你,带着你走向一个世界,那个世界很光明,很美好,让人愉悦。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