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儿童剧的互动体验环节应和剧情有机融合

2016-06-02 09:24:52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

   
“六一”期间,儿童剧演出精彩纷呈。作为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建院60周年纪念日的重头戏,与剧院同龄、堪称“镇院之宝”的经典保留剧目《马兰花》以全新面貌于6月1日在北京首演。

2.jpg
《马兰花》剧照


  “六一”期间,儿童剧演出精彩纷呈。作为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建院60周年纪念日的重头戏,与剧院同龄、堪称“镇院之宝”的经典保留剧目《马兰花》以全新面貌于6月1日在北京首演。而作为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六一”大戏,其“儿童现实主义”三部曲收官之作——《足球少年》,近日在京演民族宫大剧院连演3场。同时,由龙马社等单位推出的双语儿童音乐剧《五个傻瓜》也于近期设立公益专场。


  精美的舞台、亮丽的服装、活泼的表演加上别出心裁的互动,总能为孩子们带来快乐的体验,似乎这些已成为当下儿童剧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甚至有专家预言,互动有可能成为儿童剧的制胜法宝。


  那当下儿童剧演出中互动环节到底做得怎么样?什么样的互动才是真正意义上好的互动呢?


  看戏剧还是闹剧?


  舞台上到处飘舞的七彩肥皂泡、舞台下不停挥舞着的荧光棒,在美妙音乐的伴奏下,可爱的小仙女、滑稽的小丑不停地向台下撒着各式糖果及小礼物——这样的互动场面恐怕对于经常观看儿童剧的家长及孩子来说都不陌生。很显然,这样的互动环节推出的直接效果就是让现场的孩子兴奋不已,惊叹、尖叫声不断,但是这与剧情、演出内容又有多少关联呢?


  “一到撒糖果、吹泡泡、提问题等类似的环节时,气氛总是很高涨,可是台下那叫一个乱啊。每到这时,我就很担心孩子的安全。”经常带孩子看儿童剧的家长张然这样跟记者抱怨。同样是孩子家长的王先生的态度则更为鲜明:“我们是来看戏剧的,希望孩子能从中有所收获和体悟,不是来看闹剧的。”


  诚然,从戏剧到闹剧,并不仅是一字之差,它更多地蕴含了戏剧人对儿童剧中互动环节的观点和态度。


  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尹晓东看来,“剧场不是游乐场”一直是中国儿艺的艺术态度。“剧场是艺术的殿堂,是传播艺术的圣地。” 尹晓东认为,“儿童剧的互动设计既要重视娱乐性、观赏性,更要体现艺术性。”


  好的互动成为剧情的一部分


  撒糖果、吹泡泡、抛气球等手段显然不是最好的互动形式,那究竟什么才是好的互动呢?


  数虎图像旗下的DT儿童剧团近年来陆续推出了《爱丽丝梦游仙境》、《绿野仙踪之奥兹国大冒险》等多部儿童舞台剧,反响不俗。《爱丽丝梦游仙境》自2015年1月推出以来,已经在全国演了100余场,深受小观众及家长的好评。不同于一些“低级”的互动形式,DT儿童剧团积极开拓创新,依靠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创造出高科技互动系统——虚拟主持人,打破“玩闹式”的儿童演出模式,使观众与虚拟形象进行直接的交流、对话,增加观众的参与度。


  “与一些单调、浅薄的互动手法不一样,我们大胆采用裸眼3D、虚拟主持人、纱幕投影等视觉科技,就是希望以这种多媒体的新型互动方式来吸引小观众。”数虎图像联合创始人、视觉导演刘峰坦言,“这样的互动让小朋友既是观众又是演员,真正成为剧情的一部分。”


  同样是利用新技术,中国儿艺设计互动环节的手段可谓丰富多元。随着小观众齐声呼喊“快长快长,乘风破浪”,演员掌心内的小纸船神奇地不断变大,最后,整个舞台仿佛成了一张大纸,在震撼的音效中折成一艘造型雄伟、工艺精美、自由旋转升降的巨轮……这是中国儿艺复排经典儿童剧《宝船》中的一个互动环节。据悉,为了让互动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要求,《宝船》的主创们利用现代技术,将全剧的重要道具——神奇的宝船设计成在舞台上能够变大变小、自由航行。


  同是中国儿艺的经典剧目,《马兰花》的互动环节设计得也令人称道。当“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的台词响彻全场时,立即引发孩子和家长的共鸣,大家齐声附和着;当剧中号召小动物们一起来抓老猫时,老猫向观众席逃窜而去,许多热心的小观众情不自禁站起来助威:“抓住它!它在这里!”


  在很多儿童剧专家眼中,《宝船》、《马兰花》称得上是“好的互动典范”。“互动让小观众可以参与到剧中,符合剧情的发展需要,不知不觉中让小观众成为人物的一分子、故事的一部分。”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原院长、著名编剧欧阳逸冰说,“很显然,《宝船》和《马兰花》做到了。”


  “掺水”的互动要不得


  有数据显示,在北京亲子消费需求的催热下,儿童剧市场依然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越来越多的小观众走进剧场。5年来,北京儿童剧演出场次从2011年的1838场,增长到2015年的4390场;演出票房从2011年的5365.84万元,增长到2015年的1.11亿元;观众人次也从2011年的114.86万,增长到2015年的140.73万。


  良好的发展趋势也预示着更多的竞争,而互动也成为儿童剧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砝码。既然不互动不成剧,那互动可以任性而为吗?


  “互动重在与剧情结合、与戏剧冲突结合,而不是为互动而互动,这不仅失去了互动的价值和意义,而且反倒会影响戏剧观感。”戏剧评论家孙豹隐的回答一针见血。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平。“互动一定要有设计,要和戏有关系,不能盲目添加互动环节。”刘平说,“‘戏不够,互动来凑;戏不热,互动来逗’的风气不可长。”


  欧阳逸冰说,如何巧妙地将互动与表演相结合,是现在很多儿童剧创作者面临的难题。好的互动可以说是观演活动的延续,人为生硬制造的互动和演出内容并没有太大关联,根本无法融入剧情。“一句话,互动不是乱动,‘掺水’的互动要不得。”


  (编辑:杨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