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戈·德·安纳
5月17日至22日,国家大剧院制作的德沃夏克歌剧《水仙女》将亮相国家大剧院歌剧节·2016,同时,《水仙女》也是国家大剧院制作的首部捷克民族乐派歌剧。
“星夜的天空上银色月光,你的光芒照耀远方……”每当听到这优美的歌声,很多中老年音乐爱好者就会想到:著名歌唱家张权上个世纪80年代曾经在首都体育馆、北京工人体育馆、北京音乐厅和中山公园音乐堂与交响乐团合作过的这首《月亮颂》。观众也许没有想到,等了30多年后,承载着德沃夏克著名旋律的歌剧《水仙女》全剧将于5月17日与观众见面。中国唱片社当年曾经发行过一张33转的唱片《月亮颂》,收录我国著名歌唱家郭淑珍演唱的《月亮颂》——那是1959年与莫斯科音乐厅交响乐团合作录制的。1959年这首咏叹调就流传到中国,直到半个世纪后,才由国家大剧院把整剧搬上中国舞台。
导演:水仙女是心碎的追梦人
国家大剧院这次邀请曾经执导过大剧院版本歌剧《假面舞会》、《游吟诗人》等的著名导演和舞美设计乌戈·德·安纳,他对德沃夏克的歌剧《水仙女》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说:“德沃夏克的歌剧《水仙女》以半人半鱼的‘美人鱼’卢莎卡为女主角,这个形象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出现在许多文学名著与神话中。作曲家将这部作品称为‘抒情的童话故事’。灵感来自于丹麦童话家安徒生的《海的女儿》,同时也是诗人、剧本作家Jaroslav Kvapil融合了斯拉夫文化,塑造出了卢莎卡这个象征着美好爱情凄美结局的形象。水仙女卢莎卡来到人类世界寻求爱情,却被王子辜负的故事,是歌剧史上最令人忧伤而叹息的。她为了拥有人的身体,不惜找到女巫,以自己的声音作为牺牲,并带着一门诅咒:如果爱她的人变心,与她的亲近将是致命的。王子辜负她之后,又返回祈求她的爱,而她却施予了对情人的复仇:她给了王子致命的一吻,而自己也成为孤零零的游魂。”
谈及歌剧的具体设计,乌戈说:“舞美设计的诉求不仅仅是美学上的,而更是创意性的,展示出自然的力量,例如季节更替,生存、衰变、死亡,以及重生。它将反射宏观世界,表现以阴阳为二极的二元论。为了唤起观众对自然的感受,第一幕与第三幕将完全设置在水下世界,第二幕的设置是王子的宫殿,这样的设置形成了真实世界与童话世界的对比。形状各异的石头,反射着灯光不断移动,有着水下折射的效果,象征着时间的支离破碎以及阴阳两极的分化,也将给观众带来更加直观且真实的视觉感受。水,在传统意义上就代表着生命,出生地以及孕育生命。离开水的卢莎卡就像是离开了孕育她的温床,永不回头地走入残酷的现实世界。
歌剧的另外一个象征物便是第一幕中王子与猎人们看到的白色母鹿。白色代表着纯净、生命,以及救赎。白色母鹿又代表着神秘力量。这部歌剧涉及的话题包括年龄、种族、宗教以及性别,这也映射出19世纪末期斯拉夫地区的社会现实。水仙女的形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心碎的追梦人,她太沉醉于自己的感性世界,完全失去了理智。
观众们移情于夜晚的月亮照耀着卢莎卡的美梦,沉浸在美丽而梦幻的世界中,直到最终匕首的出现,将梦想打回现实,就像莎士比亚的《麦克白》一般。这把匕首可以被看做是恐惧的象征,并标志着精神错乱的对抗。 《水仙女》在十九世纪有着划时代的深远意义。与此同时,它也是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典型案例。故事由三条线索组成:匕首,可以看做是弗洛伊德心理分析中的穿透或重伤;水,是一个平静状态,表示是内心深处的沉寂;而人鱼这个元素可以看做是与常人不同的意义。”
指挥:《水仙女》是写给成人的童话
德沃夏克的音乐有着很多斯拉夫民族音乐的韵律,这在歌剧《水仙女》有着很好的体现。这次担任歌剧演出指挥的是来自斯洛伐克的指挥拉斯提斯拉夫·斯图尔,他说:“歌剧《水仙女》,既是写给儿童的童话,也是写给成人的童话。它的音乐非常浪漫,抒发了很强烈的感情。也许中国观众最为熟知的只有《月亮颂》,但我觉得《水仙女》中的每一段音乐都很美。比如第二幕老水仙的唱段,还有第三幕一开始水仙女的咏叹调,都非常精彩。这部歌剧对于歌剧演员很有挑战,因为,许多音乐的细节并没有写在谱面上。而此次大剧院邀请到的中外演员实力都非常雄厚。”
在被问道斯提斯拉夫·斯图尔为什么喜欢这部歌剧?他说:“捷克有许多著名作曲家,于我而言,德沃夏克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水仙女》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与其说它体现德沃夏克的民族色彩,不如说它是一部富于浪漫与情感的歌剧。我母亲是个歌唱家,我从小听她唱歌,可以说《水仙女》已经听了上千遍了。这部作品之所以被观众喜爱,首先是因为有大家都熟悉的故事,同时,这部歌剧的音乐非常优美,并且体现了德沃夏克的音乐风格。我最喜欢老水仙这个角色。很多人觉得他穿着奇装异服,像小丑一样。其实,他是一位慈父,像《茶花女》中的阿芒一样。”
《水仙女》展示梦幻以及真实的世界
故事起源于中欧森林女神与水仙女的传说,在传说中,仙女引诱凡间男子并摧毁他们的生命。卢莎卡这位美丽的水仙女被来湖中游泳的王子所吸引,这个情节是捷克民间传说与安徒生《海的女儿》的结合。卢莎卡请求她的父亲老水仙,想变成人形,和王子生活在一起。父亲不情愿地告诉她,女巫洁西巴巴的魔药能够实现她的愿望。卢莎卡找到女巫,女巫对她提了一个可怕的条件:卢莎卡能够变成人形,但是她会永远失去声音。第二幕在王子的宫殿中进行,宫殿上下都在准备王子与卢莎卡的婚礼。但是,婚礼前夕,王子却迷恋上了前来拜访的外国公主,而外国公主对王子和卢莎卡的态度却是轻蔑的。第三幕中,卢莎卡回到她的水下领地,她的姐妹们都不理睬她,孤身一人的她变成了使人致命的水下恶魔。这时懊悔的王子出现并亲吻了卢莎卡,尽管卢莎卡警告他这个吻会结束他的生命。最后,王子死去了,水仙女卢莎卡继续孤独地游荡着,永远成为一个被诅咒的游魂。
导演乌戈介绍:“近几年来,其他地区不同制作版本的《水仙女》都侧重于把卢莎卡刻画成一个蛇蝎美人的形象,一个女性魅力与复仇的象征,幻想着自己的理想世界,却被残酷的现实所击败。然而,卢莎卡并不完全是个女人,甚至不完全是个人。她是老水仙不安全感的映射,这个角色不再是一个朦胧而神秘的水下恶魔,而成为一个带有中产阶级色彩的中年人。卢莎卡对爱情的向往使他想起他失败的感情经历。有着美人鱼、森林女神、水精灵,女巫与王子,情景设置在森林中,水下,以及宫殿里,使得这部歌剧常常被人看做是童话一样。水仙女卢莎卡从人鱼变成人,最后成为游魂,也象征性地显示出这部歌剧的多个层次。水仙女转化成人类的愿望,与许多人渴望改变的愿望产生共鸣,人们都希望能够找到真我,发现真正的自己,而水仙女卢莎卡却想成为一种并不属于她自己的形象。在我的版本中,我坚持为观众展示以下两种景象:梦幻以及真实的世界。两个不同的世界的概念,都是清晰的:自然是纯洁无瑕的文明与文化,而主要是由城市居民为代表的颓废和自毁性造就了真实世界。”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