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别林在影片《小孩》中的一个镜头供图/新华社
肥裤子、圆礼帽、小胡子、八字脚,再加一根从不离手的拐杖,这是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在电影银幕上的经典形象。他演绎的一个个或笨拙或无奈的小人物,不发一语,却让人笑中带泪。作为表演者,卓别林无疑是伟大的;生活中的“素面”卓别林,我们却知之甚少。
4月16日是卓别林诞辰127周年。新华社记者在卓别林位于瑞士莱蒙湖畔的故居采访了这位已故喜剧大师的儿子尤金·卓别林,“在我眼里他首先是一个父亲,跟其他父亲没什么两样。晚上一家人一起吃饭时,他会问我们学校里的情况,有没有碰到什么问题等等,”尤金回忆说。
尤金是卓别林和他最后一任妻子奥娜的孩子。1952年,卓别林因受到美国麦卡锡主义者的政治迫害,全家离开美国前往瑞士定居,尤金便是这个家庭定居瑞士之后迎来的第一个孩子。“他尤其强调我们必须要接受良好的教育,可能因为他自己在教育上有所缺失,他更加体会到教育的重要性,”尤金说,“他对我们的言谈举止要求尤其多,比如吃饭时的坐姿,比如要起身离开座位前必须先征求父母的同意等等。”
谈到卓别林在舞台上下的差别时,尤金觉得其实生活中大部分时候,父亲是个严肃的人,他对自己的生活很有规划,每天都会在书房里工作很久。“不过当朋友或是他的哥哥来看他,这种时候,他们就会在一起搞笑,因为他们彼此非常熟悉,经常一块儿玩。”
除此之外,生活中卓别林偶尔也会展示他幽默的一面。尤金举例说,“有时候看电视,看到他觉得不满意的表演,他会生气,会站起来模仿电视里的人,对大家说‘他就是这个样子的!太可笑了吧!’”
卓别林曾在1936年拍完《摩登时代》之后到访过中国。尤金表示,卓别林非常喜欢中国。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