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大先生》颠覆鲁迅形象 仔裤白衣满台跑

2016-04-03 09:04:07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话剧《大先生》将全新的鲁迅形象搬上舞台。满台的傀儡,无数的面具,具有多重意义解读的同步影像。

1.jpg

  不贴胡子,不穿长衫,没有口音,没有烟,没有笔,一件白衬衫,一条牛仔裤——3月31日至4月3日,由文化乌镇出品,李静编剧、王翀导演、赵立新主演的话剧《大先生》,将全新的鲁迅形象搬上舞台。满台的傀儡,无数的面具,具有多重意义解读的同步影像……这些新奇的舞台手段,颠覆了人们固有的思维,给人以全新艺术感受的同时,也带来更多深刻的思考。也许,这才是鲁迅精神在当代的真正意义。


  话剧《大先生》从鲁迅生命中的最后一分钟开篇,在荒诞的意识世界,鲁迅与心中最牵挂的人一一相会,陷入对话和争执——朱安、母亲、周作人、胡适、许广平以 及引他走进左翼联盟的“威严的中年人”和“不笑的青年”,同时经历和思考了中国一百年的历史,以及中国人的伤痛和追寻。作者在谙熟历史文本、对史实非常了 解的基础上,展开充分的想象和思辨,创作出了一个时空跨度极大,充分展现鲁迅丰富精神世界和周围复杂环境之间联系的宏大意识流作品,极具警世意义。


  青年导演王翀,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和二度创作,给予了这个戏极为特殊的舞台呈现,面对作品行云流水般的意识流,王 翀大胆地采用了“除了鲁迅,皆为傀儡”的导演构想。舞台上,讲法治的胡适是“兽笼型傀儡”,讲情怀的周作人是“纸伞傀儡”,追逐爱情的许广平是“海洋般宽 广灵动的傀儡”,独裁者则是随意变换身形的“蛇傀儡”……为此,剧组还在2015年专程赴台湾宜兰,向亚洲顶级傀儡剧团“无独有偶”拜师学艺,并邀请美术家黄姒为《大先生》设计订制了数个“傀儡”。这些“傀儡”在舞台上出现, 既新奇生动,又富有深意。


  除此之外,王翀在该剧中使用了他一贯实践的实时影像美学,与“偶”有机结合,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舞台语汇。舞台之上,由一位演员灵活操控摄影机,一边演出,一边拍摄,一边投影, 鲁迅的嬉笑怒骂在大屏幕上清晰呈现,而当镜头扫过观众席时,来自鲁迅的叩问也如一把匕首,让观众在虚拟与真实中得到不一样的戏剧体验。


  演出在大先生鲁迅来到“天堂”一幕达到高潮。在这一幕中,原本饰演鲁迅的赵立新一人分饰多角,在鲁迅和诸如闰土、阿Q等数个“傀儡”中,来回切换,自我对话,更用上海话、河南话、四川话、湖南话、陕北话等近十种地方方言。


  据了解,从第一次正式排练到首场演出,前后历经了11个月。赵立新表示,他为了鲁迅这个角色,准备了整整3年时间,大量阅读、剧本朗读、研讨会、创作会、 工作坊,能做的都做了。“当时想鲁迅想得很少,而是想他赋予我的这样一个幻想的空间。我比较喜欢在云彩园里钻着想,在舞台上能够自由的驰骋。”赵立新没有从外形上去刻意模仿人们心目中固有的鲁迅;但却成就了一个具有当代意义和伟大精神的“大先生”。他说:“无退路,上了台就他是他,我是我了。反正,台下的人,谁也认不出他……鲁迅!”


  值得一提的是,《大先生》的剧本在排演前就已获得2014年老舍文学奖剧本奖同时,它也是2015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和2016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特邀剧目。


  编剧李静对剧本进行过10次修改,对于剧本,王翀导演说:“这个戏采用了非常有趣的写法,聚焦了鲁迅人生当中的最后一分钟,从这一分钟发展开去,写了前后一百年的事情,在这一分钟里,鲁迅走 过了无数的他的经历、他的回忆、他的想象、他的意识流,似乎是经历了整个中国一百年的历史,他在这一分钟里来反思他的一生,来反思中国的历史,包括他身后自己不曾看到的历史。这部作品说的不是一个历史上的鲁迅,而是说的如果鲁迅能活到今天的话,他会如何看中国过去一百年的历史?我们借鲁迅之口、鲁迅之眼, 帮助我们来看这个世界,来看我们自己的时代。可以说,这和我们这个时代是息息相关的。”


  鲁迅研究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则表示:“《大先生》是一部厚重的作品,作者谙熟鲁迅文本,对历史 事实的了解亦深,作品在大量史料基础上演绎出一部动人的故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看来,在历来关于鲁迅的剧本中,它的分量是最重的。作者在剧本里 融入了诸多情思,以富有创意的手法,立体化还原了晚年鲁迅的思想,也折射出他后来的传播中的命运。这是一部思想者的文本,脱去了一般历史剧与‘大话’主题 的作品的面容,以非常规的形式表达共通的理念,故事烘托出各类人物的性格,对白与情节均有一种寄托在,是当代思想者与远去的灵魂的对白。无论对普及鲁迅思 想还是对鲁迅研究,都有价值。可谓雅俗共赏。我愿意负责任地推荐这部新作。”


   (编辑:赵娟)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