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办公室的故事》:老戏骨撑起的喜剧教育

2015-12-19 08:54:42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看完《办公室的故事》我觉得这就是真正的喜剧。用诙谐的语言讽刺现实,在看似无望的争吵和体制之中找到一丝人性的温情。

《办公室的故事》剧照
《办公室的故事》剧照

《办公室的故事》剧照
《办公室的故事》剧照

《办公室的故事》剧照
《办公室的故事》剧照

《办公室的故事》剧照
《办公室的故事》剧照

  什么是喜剧。对于绝大多数中国的观众朋友来说,可能是赵本山或者潘长江?是春晚舞台上那些哗众取宠的段子?是取笑残疾人或者弱势群体来带来的麻木的哄笑?是越恶俗越容易换来掌声的粗鄙?作为一个五千年历史和文明的国家,我们好像从来没有受过真正的喜剧教育。


  可是我看完《办公室的故事》,我觉得这就是真正的喜剧。


  想不起来在哪里看到一句话,When something is right, you know it immediately。当对的事物出现,你立刻就能感知到。是的,《办公室故事》就是这样。


  对于流行颜值和卖腐的一国文艺环境,《办公室的故事》几乎没有什么卖点。老戏骨?不不,小年轻不再愿意为这个词买帐。剧情也没什么新鲜,无非是办公室恋情,但却不是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戏码。可是看完了却大呼不公平,这样的戏北京只演三场,太遗憾了。


  开场有点特别。灯光未暗下,韩童生直接走上舞台,状态极为松弛,看上去就像一个相声演员的登场。演员相继在韩的介绍中出场,一出戏就这样上演。


  这是一个发生在前苏联时期莫斯科统计局的故事。官僚体制,跟数字打交道,古板而严苛的上司,捕风捉影的小职员,爱讲八卦的女秘书,办公室恋情……虽然故事背景与现在隔了几十年,可是这种故事又好像每天都在你我中间上演。据主创介绍,此次演出特邀请俄罗斯导演亚历山大-库金和舞美服装设计基里尔-丹尼洛夫来华,共同完成话剧《办公室的故事》的创作。很显然,在异国故事背景与当代中国观众之间,导演高深的功力外加演员们老辣的演出,完美得平衡了这种文化上的隔阂。


  韩童生和冯宪珍是1985版《办公室的故事》译制片的配音演员。对剧本的熟悉是他们天生的优势,外加声音的出众,让这出戏完美的呈现了人声合一。至于演技,二位就更是老辣。冯宪珍出场亮相,仅仅一个舞台绕场就赢得了观众的掌声,统计局女局长的刻板形象栩栩如生。而当她得知自己的下属是为了升职才追求自己的时候,瞬间由一个幸福的小女人堕落至呆愣的过渡也让人惊叹表演的精准。至于韩童生,角色要求他有很多浮夸的肢体语言。如果不是丰富的表演经验和人生体验,这无疑将是一出闹剧。可是经由韩童生的诠释,你会觉得这就是现实这才是原版这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


  配角也很值得夸赞。无论是女秘书还是工会女干部,虽然戏份占的比重不大,但表演水准很平均,既不抢戏也不敷衍,和主演共同构成了一出完整的办公室人情事故。


  舞美不复杂,有变化、可以配合情节变化,很妙。(硬伤是要靠人肉推来推去)


  结尾在一个仓促的吻中戛然而止,这是我认为唯一的遗憾。感觉铺垫还是不太够。


  起源于讽刺、发展于幽默、终结于浪漫,网上有人这样总结原作者梁赞诺夫的戏剧特点。用诙谐的语言讽刺现实,在看似无望的争吵和体制之中找到一丝人性的温情,我想这也是艺术的价值所在。


  (编辑:纪晨辰)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