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北京人艺创始人之一、人艺总导演焦菊隐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以他命名的“菊隐剧场”正式揭牌。这个距离首都剧场一公里的人艺第三个剧场,将成为群众戏剧演出、戏剧普及和戏剧教育的场所和平台。
对于人艺,观众更为熟悉的是首都剧场,而对位于东四南大街143号曾经的舞美服装工厂和排练厅却少有人知。这里被人艺的“老人儿”们称为“大楼”,称得上是人艺的发祥地。50多年前,《龙须沟》等精品都出于此。
“很多承载着人艺精神的故事都发生在这儿。”人艺演员朱旭在揭牌仪式上说,“还记得当时服装组的同志从‘大楼’的窗户看见外面有几个民工正在休息,赶紧去买了三顶新草帽,换下民工头上的旧草帽,后来成了人艺舞台上的道具,去欧洲演出的时候我带的就是其中一顶,剧院还特意为这破帽子做了很讲究的帽盒。当时在欧洲丢了什么都好办,唯独这帽子丢了没地儿找。”
据了解,菊隐剧场的建设筹备工作历时1年8个月,设有104个观众座位,硬件设备可以满足各种小型演出的需求。与首都剧场、人艺实验剧场定位不同的是,菊隐剧场将成为戏剧爱好者及非职业团体的戏剧实践和艺术交流平台。
北京人艺院长任鸣昨天接受采访时表示,菊隐剧场是国内第一家以戏剧导演命名的剧场,是对焦先生诞辰110周年最好的纪念。“这里是人艺的‘根’,最早人艺演员排练、开学术会议、全员大会等都是在这里。菊隐剧场不以商业为目的,旨在开展戏剧普及、戏剧培养、艺术沙龙讲座、学术研讨等,北京人艺应当承担戏剧艺术的社会责任。”
未来三天,菊隐剧场的开幕演出是来自全市15所大中小学和社会非职业群众团体的《茶馆》片段。与北京人艺正在上演的《茶馆》呼应,“以致敬和传承”为主题的这次群众公益性演出,由北京人艺专业导演、演员担任艺术指导,排练历时两个多月,道具均出自北京人艺版《茶馆》。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