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的《雷雨》,一直都是戏剧学院学生最熟悉的经典,也曾因北京人艺演出笑场的社会事件,引发了经典作品如何现代演绎的大众思考。但如何重构或者解构经典文本,在戏剧学院的课程中却少有涉及。
上周末,上海戏剧学院的新空间里上演了一台由戏文系学生自己创作演出的《后<雷雨>》。三位戏文系学生谭吉尔、郭木彗子和魏菡重新构作了曹禺的《雷雨》,而指导老师郭晨子将三部独立的作品加以构作,使之成为一台完整的《后<雷雨>》演出。由于这是戏文系学生少有的实践演出,因此吸引了很多师生和戏剧界人士的关注。
随着当代剧场的不断变换和发展,传统的编剧教学是否适应戏剧的发展,成为了一个课题。郭晨子说,过去的编剧教学大多集中在心理现实主义的范畴,学生作业也基本上都是在写实戏剧的层面,对20世纪以来的西方现代戏剧流派少有尝试。因此,她在《戏剧结构》课程一个学期的授课之后,布置学生重构《雷雨》,并从交上来的15份大纲中挑选3个构作《后<雷雨>》。
在演出中,三位学生编剧的创意颇有想象力,意味着当代剧场对他们事实上已经有着不小的影响。谭吉尔以“颠覆”的手法重读《雷雨》,从鲁大海的角度切入,重塑了这一人物形象,并颠覆了对《雷雨》的意识形态化解读;郭木彗子的部分也十分富有创意,她以“拼贴”的手法,让《雷雨》中的三个女性角色和《北京人》中的曾思懿、愫方、瑞贞对话,“她们的对白其实是独白,她们的独白其实是对白”,以此探讨女性的情感困境。而魏菡的重构则直接采用“质变”,以诗性结构重写现实主义奠基之作,凸显两性关系的紧张。
郭晨子表示,传统的戏剧学院编剧教育太过重视技巧,但她希望通过这次实践,让同学们意识到戏剧创作需要观念,在剧本原创这一基础上,也加入对经典文本重构解构的训练,这对传统的编剧教学提出一次新的实验。而导演李旻原认为,这个“剧场实践”的课程颇有意义,它试图让戏剧文学系的学生,能打破自我作家的框架,走入剧场“去做”。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