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大戏《无病呻吟》充分体现了莫里哀晚年的基调:一部悲伤的喜剧。
2015首届“上海国际喜剧节”昨天在上海正式开幕。开幕式上,首届上海国际喜剧节艺术委员会主席喜剧艺术表演家陈佩斯、法兰西喜剧院前艺术总监雅克·拉萨勒、墨尔本国际喜剧节总监苏珊·普罗文、塞尔维亚著名戏剧导演戈尔钦·斯托雅诺维奇等集体亮相。来自南斯拉夫话剧院的莫里哀喜剧《无病呻吟》作为开幕大戏在大观舞台上演,难得一见的东欧喜剧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有点沉重悲伤的莫里哀。
“上海国际喜剧节”是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节中节”,由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市文联、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上海总部、上海文广演艺集团等多家联合主办。两周时间内,来自8个国家与地区的14部经典喜剧将在全市12个剧场上演40多场演出。在浦东的环球金融中心、红领巾剧场等浦东地标性区域,还会有17场喜剧公益演出、5场喜剧大师讲座、10场街头喜剧展演。
开幕当天,陈佩斯做了一场关于中国喜剧传统的讲座,他回溯历史,对比中外,最后总结说:“喜剧是一个平民的文化,喜剧既可上殿堂,也可下厅堂,也可到民间,也可走村串户。它是一个可增可减可高可低、对人类社会非常有益的艺术活动。”对于喜剧和喜剧节的意义,陈佩斯说,“创造笑声实际上就是有意识地在创造一个平等的环境,笑声是检验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
南斯拉夫话剧院
为喜剧节开幕
主办方选择了法国最伟大喜剧作家莫里哀的“绝笔之作”《无病呻吟》作为首届喜剧节的开幕大戏。莫里哀是世界“近代喜剧鼻祖”,1673年2月17日,病重的莫里哀为了维持剧团开支不得不强忍病痛上场演出,演的是《无病呻吟》中的疑病症主人公阿尔冈。没想到,演完最后一幕,莫里哀咳血倒地,当晚便溘然长逝。《无病呻吟》也由此成为一代喜剧大师的人生终点。
演出这部剧的是南斯拉夫话剧院,以该剧院为代表的东欧喜剧在世界喜剧界拥有很高的艺术地位,但很少有机会来到上海。昨晚演出的版本是由南斯拉夫话剧院导演贾高思·马尔科维奇塞尔操刀改编的《无病呻吟》,作品通过现代表演艺术方式来重新演绎这部17世纪的经典喜剧,充分体现了莫里哀晚年的基调:一部悲伤的喜剧。
本届喜剧节的其他剧目风格也比较多元,力求让观众体验世界喜剧的各种类型和形式。印度孟买剧场表演的《第十二夜》是将印度民族风格融入莎士比亚名剧中;法国尼姆剧院带来的《公鸡喔喔喔》向人们展现了具有悠久表演历史的默剧艺术;来自墨尔本喜剧节的精选秀《垃圾桶三兄弟》以及韩国作品《面具On/Off》分别利用道具和肢体艺术,产生了别出心裁的喜剧效果。
通过喜剧节
做大本土喜剧产业
国内创作的本土喜剧也在喜剧节上占据重要份额。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正在上演的《秀才与刽子手》是经典的黑色幽默喜剧。北京演艺集团的《我不是保镖》则以舞台剧的建构,融合相声、大鼓等曲艺手段。《恋爱轻飘飘》、《Q大道》等以音乐剧的形式展现喜剧元素。
作为本届上海国际喜剧节的闭幕大戏,上海滑稽剧团的《触底反弹》是近年来少见的创新之作。这部剧突破了滑稽戏的传统样式,与香港喜剧之王詹瑞文合作,在现代审美语境下创作海派喜剧,主创团队也希望突破传统滑稽戏的局限,使演出更多面向年轻观众。
喜剧节的主办方之一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拥有上海滑稽剧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等具有喜剧创作力量的单位,在各种展演之外,“喜剧节”也有着更大的“野心”:上海天然有着滑稽戏、独脚戏这样的“喜剧基因”,主办方期待通过喜剧节的国际演出交流和跨界合作,提升喜剧原创力量,同时也通过与国际最具知名度的法兰西喜剧院和最大的墨尔本国际喜剧节强强联手,一起推进上海的喜剧产业。
据悉,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未来还将与浦东政府联手,推出一系列做大喜剧产业的举措,包括打造上海喜剧院、喜剧人才孵化器在内的喜剧基地,在上海浦东塑造一个包括创作制作、剧场运营、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全产业链的喜剧生态圈,与北京喜剧院共同打造全国喜剧联盟等等。
主办方期待通过喜剧节的国际演出交流和跨界合作,提升喜剧原创力量,同时也通过国际最具知名度的法兰西喜剧院和最大的国际喜剧节墨尔本强强联手,一起推进上海的喜剧产业。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