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演出活动 舞蹈知识 舞蹈家 舞蹈评论 人物访谈 舞蹈摄影 编导日记 舞蹈视频 编导 舞蹈音乐 舞蹈家杂记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朱晗:我想做一个“海绵宝宝”

2016-06-03 09:36:00来源:舞蹈剧场微信公众号     作者:张昊 陈伟科

   
朱晗,青年舞者,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现就职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

朱晗.jpg


  朱晗


  青年舞者,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现就职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


  代表作品:舞蹈《施琅》;舞剧《泥人》、《千手观音》、《月上贺兰》、《丝路花雨》、《圆明园》等。


  舞剧《丝路长城》刚刚落下帷幕,剧场小编有幸采访了本剧主演,北京歌剧舞剧院新著名生代舞者朱晗。朱晗近年来在舞蹈界人气不低,凭借自己在《中国好舞蹈》、《中美舞林大赛》等电视平台上的亮相,拥有了不少粉丝。作为一个舞者,朱晗无疑是一个幸运儿,不仅囊括 “桃李杯”、“荷花奖”、“全国舞蹈大赛”、“华鼎奖”的奖杯,也接连主演过多部舞剧作品。从朱晗身上,能鲜明地感受到他气质中所带有的南方人的细腻与灵气,那双格外明亮的眼睛中,透着淳朴与真诚。这位出生于江西九江的舞者,虽已至而立之年,但“孩子气”不减,凡事抱有爱玩儿的热情,而且认准了就会执着坚定地走下去。如今,他再堪重任,在《丝路长城》中饰演“李世民”。


  朱晗:“接地气”的形象塑造,让我思考


  一开始我觉得《丝路长城》这部舞剧这会是部鲜明的主旋律题材的作品,但随着排练不断进行,我对作品的理解也不断的加深,深切体会到邓林导演的艺术才能。这是我第一次在舞台上饰演一个“皇帝”,所以即使以往经验丰富也难免还是一样感到具有挑战。在我的印象中,好像所有的皇帝的状态都是四平八稳的,其实都是一个符号性的人物,不会给我太大发挥的空间,而且越是符号化的人物表现起来越难,没有细节容易“假大空”,所以很长时间内,我一直在想怎样能让我演那个皇帝被人记得住。在历史定义中李世民有很多头衔:例如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等等,还有一点不能被人忽视的就是他的诗人身份,我在诠释这个人物时也格外侧重表现他的诗性、诗化的一面,具体的事情和细节虽然不能事无巨细表现出来,但这个人物诗意性和可舞性都集中体现在了他诗人身份的一面。例如第三场在“金钲”上执书卷而舞的部分也是加强对他诗人一面的突出。在这个过程中,导演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帮助,最后,我把李世民定义为一个具有很多符号性元素的人物,所以在表演时需要一直强调舞姿挺拔,以此来营造气场。为了让他能够通人性,我觉得还是要偶尔还是要把他拉下神坛一下,让他接接地气。跳这部剧时我能感受到两双眼睛,一双眼睛审视自己的内心,另一双眼睛审视观众看演员的视角,这两双眼睛是一种相辅相成和互动状态,知道在什么点上能够让观众和演员产生共鸣,要做到时刻可以跳进跳出的状态。我之前不会理解得这么深刻,以前只是有这个意识,知道该这么做,但这次是特别明显地认识到了。


  朱晗:“大太监”让我认识到不同的“自己”


  我觉得自己是个对陌生角色特别有想法的人,不太喜欢重复已经演过的同类型角色,会觉得没什么挑战性,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有戏剧张力的,比较不像自己本来性格的角色,演起来会比较过瘾。现在回忆起来,在以往饰演的这么多角色里边,《圆明园》中的太监一角我还是挺满意的,它应该能够成为我的一个阶段性代表。这部戏可以把一个人的性格多方面立体呈现出来,他不是一个十足的坏人,也不是一个险恶的人,他深懂这种社会上尔虞我诈的东西,可能他的险恶会比较世故圆滑,但是他的内心还是有很柔软的地方,比如他对于玉的感情,还保留着内心最朴实最本真的一面,善就善到极致恶就得恶得彻底,因为性格跨幅很大,所以给我留下的表演空间很足,也会让人看着很过瘾,所以可以算是我给自己一个阶段上一个总结性的角色,我觉得在我这些年舞剧表演生涯中,可以算是一个小的里程碑的角色。当然参演了众多舞剧,塑造了这么多人物之后,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小角色,只有大演员。同时,我也渴望塑造不同的角色,认识不同的“自己”,体味不同的人生。


  朱晗:如何把握角色,是我一直以来的课题


  我觉得无论作品大小,在刚刚拿到角色之后,都要有一个自己对人物从解读到表现的思考,也就是角色的“剖析”。面对一个全新的角色,无论之前有过多少演出经验,都还是要认真从头做起,先是分析舞剧文本语言层次的内容,大致体会一下情感层次后,还要意识到这背后的文化背景层次,理解人物在历史上的真实形象,再去结合编导的艺术提炼,对比之后更能加深理解编导给予角色的定位。同时我也会看关于即将扮演角色有关的所有已知作品,多角度,多维度的去理解,体会,品读。如果想深入演好角色,需要把这些不同层面一层一层先解剖开来,然后经过自己的思考再把它们全部汇集起来,融会贯通为身体语言,到观众眼里去就变成只有这一种语言,就是最后舞蹈动作本身的表现。所以,想表现好一个角色,就要下功夫把这几个层次都做扎实,绝对不能仅凭着热情和经验想当然的去偷懒。同时,一个好演员一定还是一个有心人,善于思考的演员会不由自主的把所有看到、了解到的,和人物编导聊天学习到的一些想法往自己角色身上引,比如我今天看了一个话剧,也讲述了一个皇帝,我就会观察思考他的说话内容的处理台词的方式。同时我会想,如果是舞剧,要用动作代替语言,我会怎么处理。除此之外,我还喜欢看人物传记,感觉会同书中人物一起成长。


  朱晗:我的表演秘籍就是掌握“分寸感”


  作为演员,在表演、刻画人物方面一定要掌握分寸感,分寸感就是适度,对“度”的把握和拿捏特别重要。我觉得作为一个老演员,前提一定要把自己的身体成分解决好,身体解决好了之后,才能再进一步要求自己。现在是一个技术大开发的年代,很多演员能力素质都非常棒,身体前提解决了之后,如何塑造人物,驾驭人物,体现人物,传达思想,传递精神,那就是后面要做的事情。呈现程度其实跟个人的阅历有一定的关系,阅历又跟你的为人处事,你的修养紧密联系在一起。我后来就总结,这其实就是一种“分寸感”。比如同样是一个喝水的动作,性格爽快的人拿起杯子不拘小节地豪饮,但性格细腻的人就拿地慢条斯理,可能还要品一品回味一番,不同性格其实都蕴含在不同角色中,表演时要有一个拿捏,塑造不同角色时都该有一个分寸在里面。当然表演时的拿捏也要有重点,并不是所有的都需要表现可以表现,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处理,处理在音乐的节奏和动作的质感中,在每一个转身的呼吸或等等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有分寸,最终的体现也自然“高级”。我们都是北京舞蹈学院培养出来的,但是每一个人对事物的把握能力,他的质量是通过每一个分寸叠加和训练最后塑造出的个人成果,然后成为艺术家。当然除此之外,解决好个人问题后,与大家的一个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毕竟每个团队都是一个大家庭,得识礼貌,懂谦卑,多向大家学习。


  朱晗:古典舞者,其实很全面


  作为古典舞者出身进院团之后,要演很多不同风格的作品,原本单一语言体系下的身体,要表现这么多丰富而又不同的人物形象,中间的过程还是挺顺畅的,这得益于北京舞蹈学院的培养人才模式,中国古典舞当初在建这个体系的时候就是为了训练好的舞蹈演员。我2002年进入北京舞蹈学院时,已故表演艺术家王佩英老师就很明确告诉我们要培养高精尖人才,就像我在“中国好舞蹈”上说的那样,古典舞者有种高高在上的光辉形象,像神坛上的舞者一样,但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看起来好像它和很多东西是不容在一起,有人认为古典舞很程式化,很套路化,但等你真正把专业学好后会发现他完全是共融的,因为它训练的不仅是外在的一个型,而是内在的一种气,并且真正的核心是内在,这种气通了之后,一通则百通,真正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当你再去驾驭其他舞种的时候,你一样可以驾驭地游刃有余。我觉得古典舞是最能体现中国审美的舞种,它不像民族民间舞具有强烈的地域风格,它包罗万象,大气十足,是中国舞审美风格及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古典舞体系塑造出来的舞蹈演员的身体,也已经达到一个高度,能驾驭其他舞种的表现,为我塑造不同角色提供了条件。


  朱晗:承认是一种能力,承担是一种格局


  我从北京舞蹈学院毕业之后进入社会的第一部舞剧是《泥人》,是由该校胡淮北老师编创的,在剧中我饰演的是一位年近七十岁的老泥匠,角色年龄跨度非常大,对当时的我来说很具有挑战,这虽然是部小舞剧,但它却给我带来了第一份成就。之后便接二连三的演了《圆明园》、《月上贺兰》、《大北川》等一系列作品,这些对我来说都具有不同的里程碑意义,因为所有的成就都缘于此前的经历,正如我今天的成绩也是以往一点一点积淀的。所以也特别感谢曾经帮助过我的那些导演、编导、老师,他们都是我人生的贵人。


  再后来,相信看过电视节目《中国好舞蹈》的观众,一定会对我表演的作品《人家》印象深刻。其实那部作品是我的心声,也是我曾经有过的真实经历。我认为,创作任何作品都要贴近大众,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普通人理解舞蹈,走近舞蹈,从而扩大舞蹈的传播。这是舞者的责任也是义务,可以说在我心目中,舞者们该有份自觉的担当。尤其是当我参加过《中国好舞蹈》和《中美舞林大赛》后,大家对我的关注一下子多了起来,我更觉得自己应该在推广中国舞方面,尽自己一份力量,以回报一直以来支持欣赏鼓励我的各界朋友。


  后记:


  正如朱晗参演的短片《一个舞人》那样,这位真诚努力勤奋谦卑的“海绵宝宝”,如今已伫立在舞台的中央,不论哪次表演,都放下所有已有的光环,不忘初心,快乐地起舞,用舞蹈的方式来表现和体验人生,让我们祝福这个为梦想而舞的“海绵宝宝”,期待它能不断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海底世界”。


  (编辑:杨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