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演出活动 舞蹈知识 舞蹈家 舞蹈评论 人物访谈 舞蹈摄影 编导日记 舞蹈视频 编导 舞蹈音乐 舞蹈家杂记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新安代舞编创第一人——张伦

2010-03-15 15:28:04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作者:特·思沁

  说起安代舞,专家学者们将其分类为“阿达安代”、“乌日嘎安代”、“宝勒格安代”。从时间划分上,又把安代分为传统安代和新安代。把安代以新的艺术形式创作、编排、搬上舞台的开始时间,目前公认为是1956年。那么,这个历史性的创作最初是由什么人完成的呢?

  春节前,记者见到了我区著名蒙古族舞蹈编导、新安代舞创始人张伦(乌力吉图)先生。当谈起安代舞的时候,老人激动不已,一边和我们交谈,一边忍不住跳起了安代舞。

  张伦1936年出生于哲里木盟科左中旗庄头尔别力干村,在兄弟中排行老三。科尔沁拥有名闻遐迩的民歌和乌力格尔之乡的美称,张伦出生在这里,从小就受到这些优美的民间艺术的熏陶,灵慧之门渐渐开启。小时候,他观赏过一次萨满铃鼓舞,那出神入化的舞蹈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使他萌生了长大以后跳舞的愿望。1949年5月,张伦参加了革命,在庄头尔区政府工作,1953年,他如愿在内蒙古歌舞团当上了舞蹈演员。

  要说张伦最初是如何把安代创作成为舞台艺术,还要从他当年的独创性和艺术实践谈起。上世纪50年代,张伦在内蒙古歌舞团先后创作表演了“牧人舞”、“鄂伦春舞”、“鄂温克舞”、“马刀舞”、“好屯舞”、“巴雅特舞”、“红绸舞”、“嬉戏舞”、“布里亚特婚礼舞”、“红色娘子军”等80多个舞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才华,他因此出访了蒙古、俄罗斯、朝鲜等国,这对他创作著名的“安代舞”、“鼓舞”给予了不少启发。

  张伦从1956年开始搜集、整理、研究安代舞。1956年8月,他去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走访老喇嘛和长辈们。接着,奔赴库伦旗白音花苏木,遇见了哈达与布和巴雅尔两位老一辈民间安代艺人,比较详细地了解了安代舞的动作、曲调,做了细致的笔录。安代的传统动作以四个动作为主要成分。例如:甩手绢、踏脚、阿拉坦苏日古拉(为患者治病而舞动)等。张伦研究安代的传统特点,他创编了新的“歌舞安代”。即在保持舞蹈原有的甩巾踏步动作的基础上,设计了个性特点浓厚的主题动作,并将这些动作发展改编成若干动作,贯穿于整个舞蹈中。在此基础上,根据舞蹈的需要,创编发展了走步、奔跑、跳跃、旋转等动作。新创编的安代舞,将传统安代的以治病为主的内容改变为歌唱社会主义、讴歌新生活的内容,在表现形式上,将原有的简单舞动,发展成为30多个动作,成为一部崭新的舞台歌舞艺术。

  张伦编创的新安代舞,在1956年8月举行的内蒙古自治区首届专业音乐、舞蹈、戏曲观摩演出比赛中首次与观众见面了,它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以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吸引着人们,受到评委和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一举获得作品一等奖和编导一等奖。从此,安代舞普及全区,走向了全国,成为家喻户晓的歌舞艺术形式。在此基础上,1960年,全区文化工作会议在库伦旗召开时,张伦指导了乌兰牧骑的歌舞晚会,编创了500人组成的广场安代舞。如今舞台上演出的安代舞,仍然保留着他所创编的基本动作。

  张伦曾担任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文成公主》的舞蹈编创。1985年,应邀担任了由库伦旗乌兰牧骑创作演出的科尔沁蒙古剧《安代传奇》的舞蹈编导。该剧目曾先后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戏剧作品银奖;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艺术创作“萨日纳”一等奖;全区首届蒙语戏剧调演双优奖。

  张伦从一名舞蹈演员,成为舞蹈编导,教师,后来又到了领导岗位工作,在多年的艺术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在内蒙古艺术研究所任副所长期间,组织领导并完成了国家重点艺术科研项目《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上、下)、《中国戏曲集成内蒙古卷》,并担任《内蒙古舞蹈集成》志书的主编。成绩卓著,多次受到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音乐家协会及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厅的嘉奖。还先后赴通辽市和阿盟等地,对蒙古族萨满、查玛宗教舞文化艺术进行挖掘和挽救,录制了60余盘录像资料,给专家学者等艺术理论研究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2006年,蒙古族安代舞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我们看到安代文化的今天,观赏人们最熟悉的优美而欢快的安代舞的时候,应该铭记为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辛勤耕耘、为新安代舞艺术的产生做出了杰出贡献的这位文艺界长辈。

  (编辑:袁微)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