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是一群舞者,有着感动所有人的舞姿,但却没有感受声音的能力。她们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但她们用美丽的舞蹈,展现着生命的蓬勃与奇迹。
2008年9月6日注定是张俊一生难忘的日子,那天,她与天津聋人学校艺术团其他6名舞蹈演员一起登上了人生最大的舞台,参加北京残奥会开幕式《永不停跳的舞步》的演出。可是谁曾知道光鲜的背后,这些聋哑孩子付出了多少的艰辛与汗水。
作为天津市聋人学校的舞蹈老师,王世娟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聋哑孩子学习舞蹈是正常人难以想象的,最大的困难是听不到音乐伴奏,听不到音乐,就很难掌握舞蹈的节奏和韵律,音乐共分几节,每节都是什么样的节奏,是什么样的情感,都需要用手语告诉孩子们。”王世娟说,“对她们来说,音乐和节奏都太过抽象。需要把孩子们带到音箱旁,把音乐开到最大声,让她们通过触摸感受音箱的震动来把握节奏。”
聋哑孩子的听力障碍是分分贝的,有的人可能是90分贝,有的人可能是110分贝,而有的人可能要在极强震动的时候才会有一点感觉。对于这样的孩子,若想体会到音乐节拍是非常困难的,王世娟
学生艺术团共有30多个孩子,常年坚持舞蹈、音乐训练,由于听不到音乐,王世娟
实际上,很多孩子在舞台上是看不到台下手语老师的手势的,她们将音乐节奏记在心里,表演时在心里默念,至多能用
我们无法想象,当听不见任何声音,只能凭借着眼睛去捕捉节奏的时候会是怎样的一种场景。是尴尬,是无助,还是恐惧。而就是这些聋哑孩子,不向命运屈服,无怨无悔地追逐着舞蹈梦,用曼妙的舞姿向人们诠释着: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
踏动大鼓,通过地板的震动,让她们找到音乐的节拍。
成功背后离不开老师的爱心与耐心。
在孩子们身上看不到疲惫与懈怠,她们需要的只是承认。
苦过也哭过,她们无怨无悔地追逐舞蹈梦想。
训练结束后,孩子们互相按摩放松。
(编辑:李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