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芭蕾舞团制作并演出的芭蕾舞剧《牡丹亭》于2008年5月2日至7日在北京天桥剧场举行全球首演,这是继2001年成功推出芭营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之后,中芭倾力打造的又一部原创芭蕾舞剧。
据团长赵汝蘅介绍,此次将家喻户晓的《牡丹亭》搬上芭蕾舞台,是中芭的一次尝试,中芭一直舰望能够在遵循芭蕾舞创作规律的前提下,运用舞剧的形式,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表现出来。犹如当年创作《大红灯笼高高挂》一样,中芭以开放的姿态,广聚优秀艺术人;才,此次芭蕾舞剧《牡丹亭》创作’班子的构成可以说是非常注重国际‘化和专业水准。除赵汝蘅团长再次,在新剧中担任制作人和总策划外,;国内著名导演、剧作家李六乙应邀,担任芭蕾舞剧《牡丹亭》的剧本改编和导演?著名作曲家郭文景担任作曲和编曲、日本著名服装设计师和田惠美女士担任服装设计、德国著名设计师米歇尔·西蒙先生担任舞美和灯光设计、中央芭蕾舞团青年编导费波担任该剧的编舞。这样一支由国内外艺术精英组成的创作队伍,为芭蕾舞剧《牡丹亭》提供了一个可以保证的高起点。
芭蕾舞剧《牡丹亭》是李六乙执导的第一部舞剧作品,但其深厚的戏曲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见解,为将汤显祖的名作改编成芭蕾舞剧打下了坚实基础。李六乙在该剧的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舞剧是非常具有震撼力的艺术,那种肢体的冲击力是语言所无法传达的。
而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郭文景也是一位在国内外有着广泛影响的著名作曲家,其作品《蜀道 难》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 典”。芭蕾舞剧《牡丹亭》是郭文 景第一次为舞剧创作音乐。他自己 希望这部舞剧能在形式上有所突 破,并对民族风格有所检验。郭文 景说,社会上对民族风格的认识很 窄,这也就会造成自己捆住自己的 情况,在这部舞剧中,郭文景的创 作集合了昆曲、中国古典主义、西 方古典主义和他自己的音乐,呈现 出一种色彩斑斓、内容丰富的时代 。“音乐很另类,是后现代的、 是多元的。”郭文景说。
而另外两位国际著名艺术家的加盟,使得芭蕾舞剧《牡丹亭》的创作更具国际化。和田惠美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国际知名服装设计大师,她曾因电影大师黑泽明的《乱》而获得第58届奥斯卡奖最佳服装设计,又因小泽征尔大师指挥的歌剧《俄狄浦斯王》获得第45届艾美奖最佳服装设计,还曾因《白发魔女传》、《宋氏三姐妹》和《英雄》而三度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服装设计。和田惠美曾与世界上许多知名导演合作,为电影、歌剧、舞台剧等设计服装,包括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的影片《英雄》和《十面埋伏》、田壮壮的影片《吴清源》等。
来自德国的米歇尔·西蒙则是一位集舞台美术设计、灯光设计、导演和教育家于一身的著名艺术家。尤其是在芭蕾舞创作方面,他先后为芭蕾编导大师威廉·福塞斯、伊日·基里安等创作的作品担任设计。同时,他还为巴黎歌剧院、慕尼黑国家歌剧院等知名剧院担任设计,并执导过歌剧《漂泊的荷兰人》、《摩西与亚伦》以及《浮士德》等。此外,他还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先后任教于德国卡尔斯鲁厄公立设计学院、瑞士苏黎世艺术高校等。此次,西蒙先生是首度应邀为中国创作的芭蕾舞剧担任设计。
在芭蕾舞剧《牡丹亭》的创作班子中,最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在国内外舞坛崭露头角的中芭青年编导费波。2002年,自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毕业后,费波进入中央芭蕾舞团担任编导。在过去几年中,他多次为中芭参加国际芭蕾大赛选手编排舞蹈作品,获得多个奖项,同时他创作的作品也多次在国内舞蹈大赛上获奖,最近一次获奖经历便是2007年创作的《竹》在上海国际舞蹈比赛上荣获中华最佳编舞奖。此外,费波曾参与过中芭新版《天鹅湖》和《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创作,担任编导助理。
看罢芭蕾舞剧《牡丹亭》,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主创团队的创新意识,编剧导演、舞美灯光、服装音乐、舞蹈编排以及商业推广各个方面都体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创新意识。我想这与中央芭蕾舞团多年来坚持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芭蕾艺术有机结合的道路、也坚持走引进与创新相结合的道路不无关系。
《牡丹亭》原名《牡丹亭还魂记》,创作于1598年,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共五十五出,与其《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该剧讲述了一个亦虚亦幻生生死死的爱情故事,想象之奇特,构思之巧妙,在今天看来还是让人叹为观止。
首先芭蕾舞剧《牡丹亭》并没有去复述这个故事,而是在导演李六乙的改编下变为两幕六场,第一幕——第一场:游园惊梦;第二场:寻梦唤美;第三场:如梦写真。第二幕——第一场:拾画玩真;第二场:冥判魂游;第三场:幽媾婚礼。然后再加上一个类似“太虚幻境”一般的引子就将原著牡丹亭写意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了。在这点上导演显然是非常清楚的,要在两个小时之内将五十五出原著一一道来显然是不现实也不明智的做法。在一个有广泛普及背景的故事面前,观众更加期待的是新颖角度的解读与唯美形式的体验。李六乙说: “汤显祖留给我们一个‘梦’,四百多年了,多少后人都想去破译她。今天,我们将以芭蕾的形式进入这个‘梦乡’。在新的时代,让至情至真至善至美舞动在空灵的舞台……跳动在我们的心间……”这种梦幻式的蒙太奇结构方法将原著删繁就简,将需要重点表达的部分无限放大,更加符合了舞剧艺术的特点。
第二是舞美和灯光具有相当简洁的现代感。关于该剧的设计,米歇尔·西蒙这样说道:“我的经历告诉我这些故事与我们今天的文化既相去甚远,又紧密相连;无论是古希腊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戏剧,还是汤显祖的《牡丹亭》都讲述的是延续至今的人类历史文化。当今世界,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文化,你都可以找到三个基本元素:爱情、死亡和权力。这些年来,我发现了一种符合舞蹈要求的视觉语言,它使我最低限度地运用刻画手法来表现基本的舞台元素。对我来说,舞台元素的特性与舞者身体之间的关系更为重要。它们之间应该相互交融,使布景不再是一个背景,而是舞者的伙伴。我追求的理想是物体与舞者之间的视觉对话。”看罢牡丹亭,你就会知道米歇尔·西蒙所言不假,整个舞台美术非常的简洁,少有精雕细刻的局部,多的是与剧情相符合的意象以及与舞者相配合出来的气氛。比起国内动辄数百万的资金、动辄铺天盖地的装置来说,《牡丹亭》的舞美和灯光用得恰到好处,既不喧宾夺主,又在恰当的地方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第三是服装所带来的超级震撼。与舞美的简洁思路相反,服装则可以说是费尽心机,细致之极,无数的精细构成了宛如中国工笔画一般的惊人效果。日本设计师和田惠美在秉承了东方的温婉与细腻之后又大胆地在剪裁上别出匠心,同时在材质上的考究使得全剧的服装呈现出美轮美奂的高超品质。
第四是音乐家郭文景在该剧音乐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他说:“芭蕾舞剧《牡丹亭》的音乐尝试了后现代主义的多元性和对僵化民族风格的反思。”
最后是舞蹈方面,青年编导费波认为: “创作过程包含着兴奋、痛苦、摸索、迷茫、再兴奋……循环往复。个中滋味,我想每一个经历过的人都深有体会。这是我个人独立完成的第一部大作品,也将是人生经历的重要一笔。”他说得不错,能将一部大戏编舞的重任交给费波这样的年轻编导,显示了中芭大胆启用新人、着力培养自己的国际级编导的决心和信心。而对于年轻演员、年轻编导的国际化交流培训,对于年轻人的大胆使用,让他们在与世界顶级艺术家的合作实践中去成长,无疑是中央芭蕾舞团能够在目前的中国脱颖而出、领先潮流的至胜法宝。
这些年中央芭蕾舞团在将西方古典芭蕾名剧介绍给中国观众的同时,也不断展开与国际艺术界最高级别的艺术家、艺术团体的交流与合作,并创作出了如《大红灯笼高高挂》、《交融》、《摇滚芭蕾》、《相聚》等新时代的中国芭蕾舞。芭蕾舞剧《牡丹亭》的创作正是中芭在不断开拓进取的基础上,力争创作出的另一部经典作品。当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合成的这台大作还有很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空间,多艺术门类的合作与磨合也将是一个永不休止的话题,但是芭蕾舞剧《牡丹亭》的诞生无疑为我们的舞蹈百花园又增添了别样的风采,希望这朵“牡丹”能够越开越艳,更希望我们的中国舞蹈能够百花齐放、万紫千红。
(实习编辑:庞云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