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和睦大家庭。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每个民族都萌生了自己风格独特、丰富多采的民间舞蹈艺术。由于这些舞蹈都深深地扎根于各族人民的生活土壤之中,我们把它称之为民族民间舞蹈,这是相对于宫廷舞蹈而言。但是,纵观中国舞蹈发展史,我国古代的宫廷舞蹈,又大多是来自于民族民间。汉代著名的“于闻乐”就是从西域地区传入内地的一种乐舞,它不仅成了当时宫廷的保留节目,同时在民间也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有十分深厚的群众基础。其后,隋朝的“七部乐”、“九部乐”又经唐代继承增删而成的“十部乐”中的“西凉乐”、“龟兹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等,也都是新疆一带少数民族的民间创作。这些民间歌舞艺术,曲调欢快,节奏鲜明,舞姿婀娜,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深受中原人民的喜爱,竞相学习,互作交流,流传极广。其中,左右回旋、疾舞如风的“康国乐”(也称“胡旋舞”),尤其风靡一时。
中华民族是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舞蹈艺术,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宝贵财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族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形式纷繁,风格迥异的歌舞艺术,为丰富祖国的文化宝库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中国古代的舞蹈(特别是宫廷中的舞蹈),由于历代王朝的更迭,艺人的老弱病亡,很多技艺高超的舞蹈无法保存下来,多已失传。流传至今的这一部分,是由于在有关文献、历史资料中有所记载才得已保留的。目前,正在以电化手段进行抢救。
我国各民族的民间舞蹈,浩如烟海,绚丽多姿,它比之宫廷舞蹈更加生气勃勃,千百年来,绵延不断,世代相传,保留着极其淳朴的乡土气息,成为增强民族团结、教育子孙后代,鼓舞人民斗志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并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审美情趣,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
在琳琅满目的民族民间舞蹈中,摹拟性甚强的舞蹈随处可见。这与各民族对图腾的信仰是紧密相联的。如汉族的舞龙、舞狮就是如此。而“龙”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但是,它在我国民间的传说中却是吉祥、雄伟、意志和力量的象征。我国古代的先民们,在对大自然的万物变迁,诸如风、云、雷、电,阴、晴、雨、雪”二等等自然现象,还没有科学的认识时,便以其极为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龙”的形象,人们寄希望于它有一种呼云降雨、去灾除疫的神一般的力量。在《后汉书·礼仪志》中,就记载着早在一千七、八百年前,汉代的人们在举行析雨等祭祀仪式时,儿童、青年和老人,穿着各色彩衣,舞起长达数丈的青、黄、赤、黑等各色大龙的壮观场景。传说中,龙是由鱼变化而成,东汉人张衡的《西京赋》里,在记述汉代的歌舞、杂技、幻术等相结合的“百戏”中,对龙舞做了生动的描绘:“海鳞变而成龙,状蜿蜿以蛆蛆。”沂南古画象石上就刻绘有汉代“象人”扮演的“鱼龙曼衍”之戏,有鱼舞和戏龙。宋代著名诗人辛弃疾在一首描述元宵节盛况的词中说:“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二风箫声动……一夜鱼龙舞。”至今,陕西省三原县鲁桥镇西里村还保留着世世代代延传下来的完整的“鱼龙变化”的精彩表演,由鱼子变成鱼,由鱼变成鳌(龙头鱼身),由鳌才变成龙。鲤鱼还必须要跳过“龙门”才能变为龙而成其正果,这都是一种意志和力量的象征。中国历代皇帝自称为“真龙天子”,华夏子孙则被称为“龙的传人”,世界上至今仍称中国为“东方巨龙”。千百年来,经过劳动人民的不断创造,龙舞已发展成为一种形式完美、具有高度艺术技巧的舞蹈了。由于流传地区的不同,它的表现形式因各地生活条件的差异而演变得极为丰富多样,常见的有“龙灯”(有的称火龙)、“布龙”(有的叫打龙或彩龙)、“草龙”(也称香火龙)、“百叶龙”,还有“纸龙”、“板凳龙”等等。无可非议,“龙”这一形象的创造,龙舞这种形式的形成,都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们在欣赏龙舞时,不论是在广场,还是在舞台,从它行云流水般的线条里,上下翻腾的滚动中,都可感受到一种民族的精神,催人向上。
在五彩缤纷的舞蹈园地中,我国少数民族的舞蹈表演是尤其令人倾倒的。以豪爽见长的藏族民间舞蹈,以骠悍夺人的蒙族民间舞蹈,热情奔放的维吾尔族舞,韵律含蓄的朝鲜族舞……都以各自的特色呈现于艺术舞台。就傣族来说,深为人们酷爱的孔雀舞,是凡有幸欣赏过的人,无不为之陶醉。而在傣族人民的居住区,孔雀舞可以说就是这个民族的“秧歌”,有着极其广泛的群众性。
孔雀舞是傣族古老的民间舞蹈,也是傣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舞蹈,每当盛大的节日—如“泼水节”和隆重的集会时总要进行表演。傣族人民十分喜爱和崇敬孔雀,认为孔雀最美、最善良,以孔雀为吉样、幸福、美好的象征,以跳孔雀舞来歌颂自己的民族,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过去,孔雀舞均由男性表演,舞蹈时头戴尖塔盔假面,身跨孔雀架子道具。跳单人孔雀时戴女性假面;跳双人孔雀时戴一男一女假面。他们在舞蹈中模仿孔雀飞跑下山、漫步森林、饮泉戏水、追逐嬉戏、拖翅、晒翅、抖翅、展翅、开屏、飞翔等等,每个动作都有固定的“鼓语”(象脚鼓)伴奏,给人以质朴、优雅的感染。
孔雀舞除表现摹拟孔雀生动的形态和生活情景外,也表现神话故事。单人孔雀舞多表现一个孔雀已被恶魔抢走,另一只孔雀在森林里飞跑寻找的情景。借以歌颂孔雀的善良性格和互为依存的群体精神。双人孔雀舞则是取材于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民间传说《召树屯与喃木诺娜》(即王子与孔雀公主)。在这类神话故事的舞蹈中,我们通常看到的,就有金鹿、猴子、大象等登场形象。建国后,很多专业文艺团体,将这种盛行于民间的孔雀舞搬上了艺术舞台,并摘下了假面和遗弃了道具,走向了以动作、表情、舞姿来刻划孔雀形象的境地,使孔雀舞更加生动多姿,直接与观赏者交流情感,从画面构图到舞台调度,都丰富和发展了原有的表现形式。如根据傣族民间舞重新加工创作的女子集体舞蹈《孔雀舞》和单人舞《金孔雀》等,就是由广场走上舞台,由自娱性衍化为表演性的代表佳作。
在舞台上,傣族舞蹈的摹拟孔雀;朝鲜族舞蹈的摹拟仙鹤;塔吉克族、藏族、蒙古族对鹰的崇拜;哈尼族对于白鹇鸟的热爱等等,都是民族精神、民族情趣和民族信仰的一种自然流露。这些摹拟性的舞蹈,经过历史洗礼,早已成为代表一个民族的审美特征,显现出一个民族的性格真谛;不言而喻,在这些摹拟的形象中,都深深地寄托着各族人民的理想、愿望,象征着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着各族人民不同的审美情趣。
当我们欣赏舞蹈的时候,一般地知晓一些各地、各族的舞蹈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脉络,有利于消除欣赏过程中的心理障碍。舞蹈业不是什么神秘莫测的艺术,也不是什么“个人的感情冲动”:作为一种艺术作品也绝不是什么个人意想的宠儿,而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意识。因此,活跃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具有欣赏舞蹈艺术的基因,也都是舞蹈艺术的主人,只是在欣赏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我国北方游牧民族舞蹈的那种雄健、洒脱、明快、豪放和南方农业民族舞蹈那种稳健、含蓄、端庄、抒情,恰巧成了不容混同的鲜明对照。
(实习编辑:庞云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