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乔申颖
冯英
采访:乔申颖(中国经济网记者)
被访:冯英(中央芭蕾舞团团长)
记者:很多人都认为芭蕾艺术比较高雅、小众,但我们常常在文化下乡等公益性活动中看到中芭的身影。中芭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冯英:中芭成立五十多年了,成立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中国观众欣赏到芭蕾清新、脱俗、高雅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中央一直以来强调的,让更多百姓享受到高品质艺术成果。五十多年我们一直遵循这个指导思想,坚持走自己的创作发展之路。
我们一方面向上,保持高精尖的艺术水准;一方面向下,多做普及工作。我们每年都有一定场次的低票价演出,把社区居民、农民工等平时难得看芭蕾舞表演的观众请到天桥剧场来。也做了很多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农村的演出。为了让大家能看懂芭蕾,我们经过多年摸索、修改,专门做了一台普及版的演出,包括名作片断、芭蕾基本知识讲解等,帮助观众体会芭蕾艺术的魅力。
我们老团长赵汝蘅总是说,“中芭一直坚持自己的执着”。我们的天桥剧场位于北京南城,相对来说经济、环境各方面都比较弱,但这么多年我们坚守在这个文化传播的阵地上,确实一直在努力耕耘着。
记者:当初为什么要用芭蕾舞剧的形式来反映“红色娘子军”的故事,这一作品给中芭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冯英:当时“红色娘子军”的故事流传很广,大量以它为内容的艺术作品被创作出来,比如京剧、电影、电视剧等等。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是按照中央当时提出的芭蕾“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改革创作的,1964年在人民大会堂首演。结果非常成功,这个剧成为一面旗帜,标志着中国芭蕾在继承西洋芭蕾的基础上成功创作出了带有民族特色的作品。可以说实现了老少皆宜、喜闻乐见的目标。即使现在每到一处表演,还是很能打动人心。
从那时候起,我们一直在探索以芭蕾这种西洋艺术的语言,创作出具有民族情感的剧目。从最早的《鱼美人》、《祝福》等,到《大红灯笼高高挂》、《牡丹亭》等,一代代中芭人始终在坚持着。
当然,我们也要引进国外优秀的、经典芭蕾剧。中芭有这个责任和义务,让我们的观众看到世界上的好作品。另一方面,还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创作出反映当代人民精神风貌的作品。在这方面我们也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
记者:在发展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冯英:芭蕾是一个特殊行业,演员从九岁、十岁就开始接受训练。生活比较单调,也需要心甘寂寞、默默耕耘。我们也一直努力以事业留人、情感留人,但是现在外面的诱惑这么多,演员能坚守多久,始终是一个问题。特别是现在很多国外的剧团来挖人,待遇非常好,对我们造成很大的压力。
现在中央逐渐重视文化发展,全社会也认识到文化的作用,很多家长也希望孩子们多受一些艺术熏陶。我们很看好未来的前景,也在努力克服发展中必然要经历的困难。但有些事情不是一个剧团或者某个部委能够解决的。我们一直在呼吁,能不能出台一些特殊政策和配套措施。比如说,我们的演员在国际上拿了大奖,能不能给予奖励?从整个行业来讲,社会保障政策能不能更加完善?在社会力量支持公益性文化服务方面能不能多做一些探索?
记者:最近正在做什么?有哪些有待实现的新打算?
冯英:这两年我们有两个尝试效果不错。一个是做了两年的演员公开考核。每年五月上旬,在天桥剧场现场让观众给演员打分,一方面作为演员升迁的依据,另一方面也加深观众对芭蕾的感情。
另一个尝试是成立工作室,给年轻演员一个平台,发挥他们在编创方面的潜力。去年四月他们创作的作品组成了一台晚会叫“年轻的天空”,公演了两场,效果很好。其中像《天黑请闭眼》获得了文化部授予的编导奖。到校园去演出也很受欢迎,大学生们一看觉得很有共鸣。今年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主题下,他们已经在准备作品了,今后将作为一个长期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平台。
应该说,现在整个社会文化艺术消费的需求量是有,但让大部分观众都能走进剧场,还需要一段时间。我们逐渐地摸索经验,也有一些设想正在逐步实现。一个是做固定的演出季,培养观众的消费习惯。比如“三八”节前后演《红色娘子军》、四月份是工作室创意作品展示。每年五月下旬有一个“中法文化交流之春”的活动。请法国的专家和我们共同创作、合演作品。可以指点我们的演员,提高我们的编创水平。今年3月4日,我们还尝试和爱乐乐团共同演出,今后也希望能更多合作。在创作方面,希望通过工作室的带动,能培养更多人才,扩展出舞美中心、音乐中心等。将来原创作品多了,音像出版等环节也可以做起来。
芭蕾是需要互动的艺术,在现场能得到观众发自内心的喜爱,演员们下一场一定会以更大的热情来回馈。希望我们的努力能让观众了解芭蕾、喜欢芭蕾,一起感受芭蕾艺术独特的魅力。
(编辑: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