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艺术节为上海文化原创助力

2014-04-06 10:12:06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你能想象世界顶尖的88位芭蕾舞者、80人交响乐队、80人合唱团共同演绎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恢弘场面吗?

  今年11月,这样美好的期望,因为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委约将呈现在闭幕式舞台上。和《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一样的委约剧目还排定了两部:上海音乐学院的原创歌剧《一江春水向东流》将成今年艺术节开幕大戏,而与香港艺术节共同委约制作的《荡寇志》,则是知名摇滚京剧《水浒108》的第三部。

  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总监刘文国介绍,自去年开始,上海国际艺术节连推数部委约剧目。“十几年来,艺术节请进来的好剧不计其数,为上海成为一方文化码头做出贡献。而今,改革转型中的艺术节要为塑造上海文化源头发力。有了优秀剧目的原创能力、才华横溢的本土艺术家,艺术节就能更好地实现中西文化的双向交流。”

  委约:四地联手烧“原创大餐”

  几乎所有运营十年以上的剧院、艺术节都会面临一个窘境,世界顶尖剧目“能来的都来了”,还有什么好剧目可供选择?

  2011年,上海国际艺术节迈入第12个年头,这个问题愈发显得绕不开了。“那一年,我们将眼光放远,找到了香港艺术节、澳门国际艺术节与澳门音乐节、台北艺术节,产生了两岸四地共同合作委约剧目的想法。”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王隽介绍,去年,艺术节首次推出委约剧目,包括与香港艺术节联合委约的舞台剧《青蛇》、与谭盾委约的《微电影交响诗:女书》以及与上海戏剧学院委约的话剧《苏州河北》。其中,《青蛇》的制作方式得到了业界人士大力赞许。该剧不仅有两地艺术节的联合委约,有国家话剧院的导演及演员班底,还有苏格兰国家话剧院进行作曲、舞台及灯光设计。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之后的委约项目接踵而至。据介绍,几乎就是在宣布委约《青蛇》后,沪港两地艺术节在香港举行的推介会上宣布,台湾当代传奇剧场的《水浒108Ⅲ—荡寇志》成为下一部委约的作品。

  沪港澳台四地艺术节的联合委约,还只是个开始。根据艺术节组委会的计划,除了两岸四地艺术节每年联合委约一部作品,寻找合作委约伙伴的触角还在不断延伸。如今年另一部重磅委约作品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首次集结了瑞士洛桑贝嘉芭蕾舞团、东京芭蕾舞团与上海芭蕾舞团三团联合演出。

  扶青:打造艺术节“创业板”

  在爱丁堡艺术节考察时,街头青年充满想象力的艺术展示让刘文国萌生了一个想法,“如果把这些青年人聚集在一起,会多有趣?”

  2012年,上海国际艺术节首次推出“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当年,共有9位青年艺术家通过严格筛选,在《上海·梦》为主题的演出中呈现各自的原创小戏。林兆华、谭盾、王媛媛、谭豆豆等艺委会专家边看边呼“创意无限”:王翀的影像戏剧《海上花2.0》,将真人表演与即时影像叠加呈现,展示舞台表现的无限可能;尹昉的现代舞《底片》,以纸张构建弄堂、拱门等几何形建筑,让舞者与光影共舞;董杰与赵磊创作的二胡肢体剧场《关雎》,创造性地将二胡的“内弦”与“外弦”演化为“君子”的内心与外在。

  这项关注青年的计划也引起香港、澳门、台北等地艺术人的浓厚兴趣,香港艺术节节目副总监苏国云还特别应邀担任了 “扶青计划”顾问。在看了《上海·梦》之后,台北艺术节的艺术总监耿一伟就当即拍板邀请王翀参演台北艺术节:“台北与上海都是面向未来的城市,艺术节就是城市精神的表演,两个面向未来城市的艺术节就是要关注青年。”

  同时,沪港澳台四地艺术节还商定,通过轮流举办“青年艺术家项目孵化会”,以交流演出、工作坊等形式推动青年艺术人才的脱颖而出。于是,次年的“扶青计划”就升级为“青年艺术创想周”。8天时间里,200余场演出、31场工作坊与讲座、30项视觉艺术展览、64部微电影在上戏汇集,又有一批优秀青年艺术家在这个舞台上崭露头角。

  “如果说我们花大力气制作的委约剧目是艺术节的主板;那么‘扶青计划’就是创业板,在某种意义上提升了艺术节的气质。”王隽说,“这也让我们在将艺术节办成‘人民大众的节日’的前提下,开拓了创新性、专业性的新领域。”

  平台:为原创“走出去”铺路

  出戏、出人,上海国际艺术节在与港澳台三地联动合作的过程中,逐渐改变了以往仅为“剧目邀请演出平台”的身份。

  与香港艺术节、台北艺术节、澳门两个艺术节各自鲜明的风格相比,上海艺术节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它的综合性,以及背靠上海这样一座国际大都市。在王隽看来,“其实香港艺术节方面也很羡慕我们。他们认为,全世界各地的艺术总监和卖家都愿意来,是因为我们有展示和推介演出的交易会,他们能看到中国最新创作的原创剧目。这是全世界艺术节都在迫切寻找的。” 下转4版

  事实上,自从两岸四地的合作开启后,上海国际艺术节推出的原创剧目就有了走向世界的新通道——从上海,到香港、澳门、台北,然后到世界各地。话剧《青蛇》目前正在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献演,话剧《苏州河北》正在为赴以色列演出而进行修改。最让艺术节感到欣喜的,是谭盾的交响乐《女书》,无论走到什么国家,谭盾都不带走中国任何一个演奏员,而是与当地乐团合作呈现。 “这样一来,走出国门的优秀的民族文化就不再是‘一次性’,而是可能对其他国家的文化产生真正长远的影响。 ”刘文国说。

  青年人充满创意的实验剧目也受到世界各地观众的喜爱。如今,王翀的《雷雨2.0》、赵磊的《关雎》已走进台北,罗月冰的《半醒》则参加了去年秋季COART亚洲青年艺术现场及2013日本横滨舞蹈节。王隽介绍,艺术节提供的这些平台,为他们铺垫了走向世界的路。

  (编辑:杨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