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德顶尖舞团解散 震惊全球舞蹈界

2014-01-14 09:21:50来源:北京文艺网专稿    作者:

   


萨莎·沃尔兹舞蹈作品《Dialogue09》剧照

  当人们还在崇拜皮娜·鲍什时,德国现代舞蹈家萨莎·沃尔兹(Sasha Waltz)早以桀骜不驯的编舞手法震惊世界。但在人们还来不及识别萨莎有多么震烁古今时,她却在舞团成立20周年庆祝活动的尾声,于“柏林艺术节之屋”记者会上宣布解散其所属的“萨莎·沃尔兹&客人舞团”。

  萨莎解散舞团的消息最初从台湾媒体《PAR表演艺术》曝开来,兜转了一圈后才于近日传入内地舞蹈圈,引发不小震动。舞蹈家金星听闻消息后说,“在世界现代舞发展前沿的德国尚且如此……所以追求现代舞艺术是一名舞者的精神苦旅。”

  “政府给的钱不够用,只好解散”

  去年恰逢《春之祭》百年诞辰,萨莎于10月适时推出了《春之祭》改编之作《祭》。经典之作重编,以及好莱坞女星娜塔莉·波特曼的现身观赏,让《祭》的柏林首演一票难求,亦让该作成为柏林舞坛久久不散的话题。也是在去年年底,“柏林艺术节之屋”为萨莎举办了20周年系列回顾演出,有大型新作首演,也有旧作重温。然而,就在12月13日演出新作《折》之前,萨莎宣布,“我已经解雇了所有的舞者。”

  解散缘由在于,德国有关文化机构无法承诺给予该团长期经费支助,而舞团目前得到的200万欧元(约1650万元人民币)文化补助,亦无法资助萨莎完美完成多部大作品的跨界编排。多方考量之后,萨莎下了决心,“既然经费不足以建构理想,不如就此解散舞团。”萨莎表示自己此后将以项目方式接受委约,而不再以舞团形态来创作。

  这一事件震惊了德国文化界,亦吸引了多家柏林八卦小报争相撰文报道。萨莎感叹,柏林曾给予她许多创作资源,她所有重要的作品都在这里完成,她亦曾代表柏林征战世界各大艺术节,但政府的文化单位近年却无法完全支持她的艺术计划,就连她受邀为阿姆斯特丹歌剧院合作编排的大作品,都碍于经费短绌无缘回到柏林演出。

  一次解散,让很少浮出中国水面的萨莎·沃尔兹瞬时热门起来。1963年生于德国西南部城市卡尔斯鲁厄的萨莎,是德国现代舞大师玛丽·魏格曼门徒旗下弟子。24岁之前,她曾先后至阿姆斯特丹与纽约接触即兴舞蹈创作,1990年代崛起于欧洲,被喻为德国现代舞大师皮娜·鲍什的接班人。“皮娜走了之后,德国舞蹈剧场里的一号人物就算她了。”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欧建平如此评价说。

  舞界标杆是怎样树立的

  萨莎擅长利用形态各异的空间编舞,并与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舞者、艺术家合作。1993年,萨莎与约亨·桑狄成立了萨莎·沃尔兹&客人舞团。其后三年,萨莎以《旅行家三部曲》:《7点40分》、《泪可轻弹》、《总是六步骤》崛起国际舞坛。《7点40分》以私人和公共空间交汇地——厨房为表现对象,《泪可轻弹》和《总是六步骤》则分别以浴室和卧室为展示主题。在萨莎看来,空间对于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的身体在不同空间亦会传递不同的信息与思考。

  1996年,萨莎又倚靠客厅这一日常生活空间发表了惊艳之作《太空人巷》。该作品以柏林近郊一个欧洲家庭为表现对象,以沙发、茶几等家具构建舞台,描摹了家庭内祖孙三代的各种古怪:走路如憨豆的严厉祖父、整日用吸尘器打扫卫生的矮胖祖母、只顾享受婚姻生活的小夫妻,以及一对备受夫妻忽视的儿女。萨莎以同情与讽刺并置,既深情也残酷的视角,对蜗居于公寓内的都市人做了窒息般的写照,亦揭示了现代人的紧张疯狂。

  1999年至2005年,萨莎接掌了有德国戏剧舞蹈界“奥林匹亚圣殿”之称的柏林列宁广场剧院艺术总监一职,与托马斯·欧斯特麦耶等舞团原班人马并肩作战,连续创作了以身体为主题的三部曲《S》、《肉体》和《NoBody》。有人曾认为一直以前卫著称的萨莎算是被正统收编了,但与该剧院五年合约期满之后,萨莎又以独立舞团的姿态,以柏林为基地复兴了萨莎·沃尔兹&客人舞团。25名常驻舞者,以及多达40名的合作者,是其舞团的标配。

  2001年首演于柏林犹太博物馆的《肉体》,是萨莎响彻世界的巅峰之作。作为建筑师丹尼尔·利伯斯金的得意之作,犹太博物馆是很多编舞家的灵感缪斯。“犹太博物馆于我的灵感在于凸显了空间在建筑体的遗失感,也启发了我去探究人体在文明历史的具体定义关系和人际间情绪的疏离感。”在《肉体》中,萨莎以死尸和活死人遍布的视觉空间,对二战期间德国对犹太人的屠杀做了控诉。她用大型装置复制了犹太博物馆的建筑元素,用身体与空间几何图形相呼应。舞者在台上穷尽了身体的各种可能性,既展现美,亦不避讳丑,遍布了对完美与永生的向往,又笼罩于怪物反扑的阴影之中。

  “空间”一直是萨莎作品中挥之不去的舞台元素。“我本身就对建筑空间与现代舞之间的关系探究感兴趣,许多建筑空间都对我有很深影响。”在萨莎看来,真实空间和舞者的动态是一种交换关系,“透过那些建筑物塑造出的空间感,我们可以重新检视舞者的肢体与这个人造空间的关联性。从关联性中,我们可以探索文明社会中的城市生活或是村庄社会等题材,将舞蹈中比较具象的表达,抽离至纯粹的身体关系中。”

  作为德国舞蹈界的标杆,萨莎的作品继承了舞蹈剧场的“理性思辨”与“人文关怀”,常予观者呼吸急促的戏剧张力,亦习惯以充满危险的暴力,让观者感官深刻。有人评价称,萨莎的作品较皮娜来得华丽且唯物,吊诡的同时,也包容着碎解与接合两种运动,“我并不会刻意去讲求四平八稳的剧场呈现,如何产生一个正面的探索力量才是最要紧的事。”

  相关知识:

  现代舞

  现代舞(Modern Dance), 是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一种与古典芭蕾相对立的舞蹈派别。其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古典芭蕾的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舞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

  国内发展

  广东现代舞团演出

  现代舞在中国有着宽泛的定义和曲折的发展过程。如前所述,吴晓邦、戴爱莲、贾作光等新舞蹈艺术的先驱们在自身的舞蹈启蒙教育中,同时更强烈的追求舞蹈的民族性与时代精神。其中,吴晓邦“和着时代的脉搏跳舞”的至理名言和以《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员之歌》、《饥火》等为代表的“20世纪经典”之作,应视为“中国现代舞”的珍贵精神财富。在中国近现代舞蹈发展的历程中,广义而言,凡是不具有特定民族风格或古典程式的舞稻,似乎都可划入“中国式的现代舞”。但是,前面曾提到过的那些从生活中提炼舞蹈语言,反映民众关切的社会、历史事件,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的品格的作品,我们之所以未纳入“现代舞”范畴来介绍,因为从严格意义上,它们与属于西方现代派艺术体系的“现代舞”,从创作理念到表现形式都具有明显差异性。

  50年代末——60年代初,吴晓邦创建了《天马舞蹈艺术工作室》,系统的推行他所创建的——源于现代舞——的教学体系,为走出一条“中国现代舞”的路子,进行了多方面的创作实践。这一时期的作品有:从古曲中获得灵感,追求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十面埋伏》、《梅花三弄》、《平沙落雁》……;也有取材于现实生活的《牧童识字》、《足球舞》、《花蝴蝶》……等。他的艺术信念依旧,但上述作品的影响却不及他抗战时期的那些舞蹈。后来,随着“天马工作室”的中断,现代舞在中国的探索势渐衰微。

  中国现代舞重新崛起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而日益发展。初期的一批被群众称之为现代舞的作品如:《希望》、《无声的歌》、《再见吧,妈妈》、《刑场上的婚礼》、《割不断的琴弦》等。从构思到语言模式的突破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创新意识和较大的冲击力。但是除了《希望》之外,大部分作品的表现手法仍未脱离具象化地反映具体事件中的具体人物。显然,这并非严格意义的现代舞。此后,上海胡嘉禄推出自己的系列作品《理想的呼唤》、《绳波》、《血沉》、《对弈随想曲》、《彼岸》、《独白》……从作品的创意到表现形式——语言栽体,似乎可以感觉到编导正向着他心目中的“现代舞”靠近。

  跨文化创作效果

  欧洲现代舞坛刮起一阵以色列风,克伊布兹当代舞团算是这鼓旋风的主要缔造者。在“北京舞蹈双周:焦点观摩”的系列演出上,克伊布兹当代舞团以压轴姿态出演《哪怕》,相较于此前出场的英国珍妮丝舞团、西班牙西恩富尔戈舞团、新加坡舞人舞团、美国欧博琳舞团,以及曹诚渊带领的三个国内一流舞团,克伊布兹在散场后获得了观众最长时间的掌声和致敬。

  跨文化:了解他人 反观自身

  “当今国际现代舞的大地图中,以色列占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如果要提21世纪初的国际现代舞坛,最势不可挡的实力派,非以色列艺术家不可。” 北京舞蹈双周策划人曹诚渊说,虽然以色列位于亚洲西部最靠近欧洲的地区,但它受欧洲舞蹈发展影响强烈,新一代以色列舞者接收着现代舞气势东移的脉动蔚然成熟,在跨文化合作方面,以色列现代舞很有发言权。

  早在1948年以色列建国时,很多流浪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都选择回来建国,“他们带来了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色,所以以色列是多民族、多元化、多风貌的组合体,有丰富的土壤让现代舞进行不同面貌的创作。” 克伊布兹当代舞团艺术总监拉米·贝尔对记者说。

  拉米带领的克伊布兹当代舞团,是以色列当今最重要的现代舞团,常年拥有15名舞者,舞者虽大多是以色列人,但也有来自荷兰、德国、美国、法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等地的舞者。“因为我们每年都会在全世界巡演200多场,很多舞者对我们都相当熟悉,他们会觉得以色列是很特别的地方,所以很多人选择加入我们的舞团。”但拉米并不担心文化隔阂的问题,相反,他认为“舞蹈是一种国际共通的语言,舞者也都经受过类似的专业训练,所以不管国籍、宗教如何,我们沟通起来并没有太大困难。”

  虽然现代舞一直强调舞者保持“自我”和“个性”,但查尔斯也指出,在美国现代舞的跨文化交流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很多年轻人根本没什么想法,就来强调‘这是我,就是我’,在他们的理解里,个人就是自己说了算,没有跟外部的联系,没有跟过去、历史、环境保持关联。”这种过于强调“个性”的观点,让舞者模糊了个性,失去了独特性,每个人看起来其实都一样,查尔斯想出的应对方法是,“要让舞者了解,你之所以成为你的背后是什么,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都不一样,要引导舞者思考自己和生存空间、家庭、历史、文化背景的关系,寻找自己的身份特点。”

  跨媒介:视觉效果越来越被重视

  因为美国在世界现代舞史上的重要性,所以“焦点观摩”上出演《长风破浪》的美国欧博琳舞团,也少不了被关注。欧博琳舞团由现任艺术总监布兰德·魏1971年创立于美国俄亥俄州,是能与纽约相抗衡的重要力量。

  “今天世界的现代舞格局有很大变化,纽约虽然仍有声望,但已经不是许多人心目中的现代舞殿堂,反而欧洲、澳大利亚和亚洲有更多值得注意和让人惊喜的现代舞团体;美国本土的现代舞,也从以前集中于纽约,到如今分散到全美各地,其中的旧金山,更是无可争议地成为众多现代舞中心的一个重要枢纽。”曹诚渊说。“美国东部更注重思维、思想层面的探讨,美国西部则更关注于人体和力量的展现。” 布兰德·魏这样对记者概括了美国东西部现代舞的不同。

  在《长风破浪》中,欧博琳舞团大量使用“人声”拓宽的舞台空间感,以及利用“投影光影”制造的强大的视觉效果,都让人感觉惊艳。“在每部作品中,我们都会视情况采用不同的人声、视觉艺术和现场音乐的跨界合作。” 布兰德·魏说。这样的跨媒介合作,在“焦点观摩”的其他作品,以及“青年舞展”、“另类平台”中都有大量被使用的迹象。

  “因为肢体语言没有语法,很多编导都不甘于纯身体的表演,语言、声音、表情、日常动作等就都成为舞者用来表达讯息的工具。”一位来北京参加舞蹈双周的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宋卉婷这样告诉记者,早期的现代舞多属于身体导向,更强调舞者身体质感的传达,现代舞则愈来愈注重视觉效果的呈现。以舞蹈为本体,结合其他媒介如戏剧、雕塑、多媒体、装置艺术、实验影像、摇滚乐、电子噪音等跨领域合作,已然成为现代舞的一种流行和趋势。

  不过,虽然跨媒介创作已成为现代舞中的一种事实,并成为每个编导都能享用的可能性,和舞蹈家金星合作过舞蹈剧场《玩偶之家》的易卜生国际艺术总监英格尔·布尔逊却说,“除非需要,否则不要随便动用多媒体来和舞蹈合作。” 英格尔·布尔逊认为,艺术创作的本质在于表达舞者的观点、思想和议题,虽然创作会因时代改变而使用不同的媒介,但如果不能驾驭这些媒介,倒不如退回舞蹈本身,把最基本的概念表达好。

  代表人物

  海伦·汤米尼斯

  它的最鲜明特点是反映现代西方社会矛盾和人们的心理特征,故称为现代舞。美国现代主义舞蹈家海伦·汤米尼斯概括现代舞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不存在普遍的规律,每一个艺术家都在创造自己的法典。”

  伊莎多拉·邓肯

  其创始人,公认为是美国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Isadora Duncon,1877^-1927 ;),她认为古典芭蕾的练会造成人体的畸形发展。她向往原始的纯朴和自然的纯真,主张“舞蹈家必须使肉体与灵魂结合,肉体动作必须发展为灵魂的自然语言”,真诚地、自然地抒发内心的情感。

  鲁道夫·拉班

  系统地为现代舞派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和训练体系的,是匈牙利人鲁道夫·拉班(RudolfVonLaban,1877-1968),他创造了一种被称为自然法则的训练方法,把人体动作的构成归纳为“砍、压、冲、扭、滑动、闪烁、点打、飘浮”等八大要素,认为正确处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就能组成各种动作。他创造的“拉班舞谱”至今仍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舞谱之一。

  露丝·圣一丹尼斯

  现代舞的惊人之美

  与邓肯同期的舞蹈家露丝·圣一丹尼斯(Ruth St .Denis,1877 ^-1968)是美国现代舞的先驱,她广泛吸收了埃及、希腊、印度、泰国以及阿拉伯国家的舞蹈文化,形成了一种具有东方神秘色彩的、表现了一种宗教精神的现代舞。近数十年来,这一流派的舞蹈家各自发展,形成了许多不同风格和艺术主张的派别,有的在舞蹈的创新和发展上做出了很大的成绩,有的却完全违背了早期现代舞派的基本思想和艺术主张,远离了客观社会现实生活,发展到离奇、怪诞、晦涩的地步,为广大观众所不能理解和接受。

  格雷厄姆和汉弗莱

  在圣丹尼斯的学生中,M.格雷厄姆、D.汉弗莱成为美国现代舞的代表,特别是格雷厄姆,她的名字几乎成了现代舞的代名词。她们虽然都是圣丹尼斯的学生,但却都不是老师的继承者,而以叛逆者的身份走着各自的艺术道路。汉弗莱认为圣丹尼斯那种异国情调的舞蹈不能体现人的精神。她根据人体动作的基本原理建立了自己的艺术理论和技术原则,就是在跌倒和复起、平衡与不平衡之间构成舞蹈动作的规律。如人在暴力前倒下就必然要支撑起来进行反抗,这些动作就含有人类的冲突内涵。因此她的作品大多具有象征意义。汉弗莱是从外部形态上反对自己的老师,格雷厄姆则是从人类更深层的心理形态上去反对圣丹尼斯的艺术观念。因此她的舞蹈有“心理舞派”之称。格雷厄姆强调舞蹈应客观地表现自我信念。她在《悲悼》中,表现由于焦虑、痛苦使人的身体扭曲和痉挛,就是她对人类“心灵的图解”。她的技术理论中心是呼吸。她研究了人体在呼和吸之间的形体变化,认为舞蹈家可以用呼吸推动身体的旋转、跳跃和跌倒、撑起。她的早期作品曾引起争议,认为过于阴暗、性感,但她终于成为美国声誉最高、享誉最久,影响到戏剧、电影、电视等各个领域的一代舞人。

  (编辑:王日立)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