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芭蕾巨星希薇·纪莲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首演了她的新作《六千英里之外》,拉开了她在北京两台四场精彩演出的序幕。高超的技巧、精彩的创意、完美的配合,演出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令人惊叹不已。
巨星风采得见真容
虽然现代舞蹈作品并不以展示技术技巧见长,但是在《六千英里之外》中,希薇·纪莲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身体能力依旧令人震惊,未见发力就轻易摆成“六点钟”姿势的旁腿,随随便便抬起就能超过120度的后腿,以及轻盈的跳跃、完美的平衡、极强的爆发力,让人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已经年逾40的舞者,而随着年龄与阅历积淀而来的表现力和在表演中流露出的深度与智慧,更是令全世界的舞者望其项背。
《六千英里之外》整台演出由三个作品构成,由三位现代编导威廉·弗赛斯、依利·基里安和马兹·艾克的作品《排列组合》、《27分52秒》和《再会》组成,其中希薇·纪莲参与演出一头一尾两部作品,能够同台看到当今舞坛重要的三位编导大师量身打造的新作,实属难得。[NextPage]
《27分52秒》——肢体的探索
第一个作品是著名编舞大师依利·基里安创作的《27分52秒》,由娜塔莎·诺沃特娜和瓦茨拉夫·库内斯两位前荷兰舞蹈剧场舞者演绎。音乐是根据马勒主题改编的动感乐曲,配合着慵懒的呢喃般的说唱。舞者的身影被灯光投射到舞台后方的防火幕上,身着红衣的女舞者没有停歇地跳跃旋转,快速腾空向斜前方蹬腿的动作充满了一种不羁的美感。随后,红衣褪去,舞台渐暗,动作也随之渐渐放缓,仿佛太极一般相互缠绕,舞者如同在细细品味身体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探索肢体的无限可能。最后,舞台地面被掀起一角,舞者躲藏其中,仿佛渐渐消失被埋葬于大地的生命,舞台一片漆黑,刚刚的辗转腾挪,了无踪影。
《排列组合》——理性的美感
第二个作品是威廉·弗赛斯的双人舞《排列组合》,由希薇·纪莲与来自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的明星演员尼古拉斯·勒里什演出,勒里什是目前正在进行艺术总监换届的巴黎歌剧院最有希望成为未来总监的候选人之一。
《排列组合》依旧延续了弗赛斯的编舞风格,主体严肃、氛围压抑,动作强度极大,对身体张力的要求极高,这样的作品恐怕只有希薇·纪莲才能完美的诠释。正如纪莲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的那样,这支舞蹈代表了一种数学的性质,充满了理性的美感。在充满现代感的音乐中,演员的肢体勾勒出如函数曲线一般的各种弧度,精准运转、巧妙腾挪。每隔一、两分钟,舞台上便灯光全灭漆黑一片寂静无声,几秒钟后,舞台上灯光再亮时,舞者已魔术般的变换了位置,再次开始一组新的动作,循环往复,仿佛没有止境,直到灯光最终隐去,舞者依旧无休止的舞动着,仿佛要延续到的永恒的时间维度当中。[NextPage]
《再会》——激情与无奈
当晚最精彩的是作为压轴剧目的《再会》,由充满想象力的编舞家马兹·艾克为纪莲量身打造,与弗赛斯的理性不同,艾克的编舞感情充沛、情绪跌宕,观众们甚至都能够根据自己的想象为舞蹈赋予情节。
当大幕拉开,观众首先看到的是一个长方形的屏幕矗立在舞台中央,纪莲的一只眼睛被放大到充满整个屏幕,眼神迷茫地仿佛探索着某种未知的情愫,镜头渐渐拉远,投影中的纪莲转身离去,又回到这如同玻璃的屏幕前,就像身处一个巨大的牢笼,不安的朝外窥伺。随后,投影中的纪莲抓住屏幕边缘向上攀爬,此时真正的纪莲正在屏幕外探出头来,与影像相结合的天衣无缝。之后,纪莲脱离了屏幕,开始在舞台上起舞,绿衣黄裙、黑鞋红袜,长发在脑后随意的编成麻花辫,脸颊两侧标志性的短发随意地披散着。起初,纪莲的舞姿仿佛一个刚刚走出牢笼,冲进新生活的人,不安而胆怯地审视周边的一切,思考自己的过去,想象自己的未来。随后她褪去外衣鞋袜,仿佛一股不可抑制的生命力注入体内,她的动作变得坚定有力,前伸的手臂如同不能止息的愿望牵动着身体,带动着脚步,她精力旺盛、无所畏惧、永远前行。
渐渐舞台灯光暗去,如同生命开始了新的篇章,屏幕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人,纪莲“游走”于屏幕内外,动作虽然依旧勇敢,却充满踌躇,随后她匍匐在地爬进舞台地面的方形光影中,屏幕上投射出俯视的视角让人们从不同角度看到相同的动作,也仿佛是台上这个迷茫的女人在审视着自己的人生。之后的舞步依旧挣扎,仿佛一个无奈的生命,虽然坚持不肯麻木地对待生活,但却已经接受了人生的无奈。屏幕上渐渐人头攒动,纪莲虽百般不情愿,却别无选择地走回了屏幕,融入到人群之中,消失的无影无踪。
《六千英里之外》让人们领略了希薇·纪莲在现代与先锋领域的风采,充满创意,充满精神的力量。在之后的11月17、18日,纪莲还将带来根据文学名著《茶花女》改编的《玛格丽特与阿芒》,让观众领略这位巨星的另一面风采。
(编辑:闫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