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渔民三舞”重出江湖

2012-09-20 17:21:35来源:南湖晚报    作者:

   

  昨晚,乍浦天妃小学里传出阵阵乐声,随着节奏,40多名演员正手拿钢叉,表演着各种动作,时而舒柔,时而刚劲,令人赏心悦目。用钢叉做舞蹈道具,这实在是一件新鲜事。正在旁边观看指导的平湖市文联副秘书长沈德华对记者说,这是乍浦“渔民三舞”中的钢叉舞,是消失百余年后被重新挖掘整理出来的民间舞蹈。

  风帆舞、盾牌舞、钢叉舞

  据了解,数百年前,乍浦沿海一带的渔民一般只是在近海捕鱼,使用的捕鱼工具除了渔网,还有钢叉。沈德华对记者说,以前渔民在船上时,经常会挥舞钢叉锻炼身体,这就是渔民钢叉舞的雏形。明朝,有日本倭寇侵犯中国沿海一带,为了抵抗外侵,当地渔民就用手中钢叉进行反击,演绎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渔民抗倭史。

  在此之后,当地渔民中有一些能歌善舞的人把渔民劳作生活与抗倭的情景联系起来,编排出了三段民间舞蹈,分别是反映渔民出征前情景的“风帆舞”、正面抗击的“盾牌舞”与互相搏击的“钢叉舞”,这些舞蹈后来成了当地渔民祭天时的礼仪舞蹈。

  “可惜,这些反映当地风情与历史的舞蹈已经消失百余年了。”沈德华说。

  30多年前进行抢救性挖掘

  沈德华告诉记者,早在30多年前,他们其实就开始对这些舞蹈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了,如果放到现在的话,估计已经很难找到可用的资料了。

  据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平湖对民间文化进行挖掘整理,沈德华担任舞蹈类的组长。在乍浦山湾渔村听到“渔民三舞”的一点音讯后,他兴奋得睡不着觉,决心要把这些舞蹈挖掘保存下来。“那时我们整天都在那个地方蹲着,找一些老人了解情况。”沈德华说,年轻的渔民已经不知道这些舞蹈的动作了,只有几位已经七八十岁的老人还依稀记得一些基本动作,而这些动作也仅是几个爱好舞蹈的人传下来的。虽然只是几个简单的动作,但对于沈德华他们来说已经是极为珍贵,因为只要有了这些充满渔家气息的基本动作,他们就能重新排演出整套舞蹈来。

  沈德华告诉记者,海上渔民的钢叉舞动作与内河渔民的钢叉舞动作有明显区别,正是这些区别,让他们确信这几位老人所言非虚。

  钢叉舞率先排练参加演出

  排练场上,40多名演员不断地变换队形,手中的钢叉不停挥舞,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沈德华对于演员们的表现比较满意,他说,这个月下旬,该舞蹈就要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舞蹈一起,到平湖西瓜灯文化节上进行行街表演。

  其实,这支钢叉舞早在10年前就排演过,但演出一次后便归于沉寂,因此平湖百姓对这支舞蹈还是很陌生的。这次在排演时,沈德华又加入了其他一些新的道具,比如一艘在海水中摇晃的渔船,还有那些代表海水的蓝色旗帜等,使整支舞蹈更有气势。据悉,在钢叉舞排演成功之后,另外两支舞蹈也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排练,到时,“渔民三舞”将重现在观众面前。

  (实习编辑:郭宇)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