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北漂”的“吉歌”

2010-03-08 09:47:13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一些演员每场演出要担当几个角色,她们尽量多的将不同戏服套在身上,节省换场的时间。

  连续13年上春晚,除了赵本山还有谁?吉林市歌舞团,人称“吉歌”。

  2010年央视春晚,“吉歌”是所有参演团体中参演节目最多的单位——在21个舞蹈类节目中,承担15个节目的演出。

  眼下,“吉歌”200多位舞蹈演员每天都会来到国家大剧院,参加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演出。

  在大剧院的歌剧院后台见到“吉歌”业务团长冷明宇。脸上挂着疲惫的他淡淡地说:“我们已经习惯了常年在外,就说去年,有10个月都是待在北京。”去年,“吉歌”参加的重大文艺演出活动有国庆60周年、《复兴之路》、全军文艺汇演、春晚排练……

  虽是外来的“和尚”,但“吉歌”俨然已成“北京团”。他们在北京西南角租下一栋小楼作为演出基地。舞蹈演员200多人,行政、司机等40多人,都驻扎在此。“从1997年至2000年,我们每年都要来北京20多趟,一趟往返路费就得5万多元。后来,我们干脆就常驻北京了。”冷明宇说。

  近5年,“吉歌”平均每年演出250多场,总收入8000多万元。2009年,“吉歌”收入跃升至3800多万元。这个数字,如果放在10年前,是“吉歌”任何一个人都不敢想象的。

  冷明宇清楚记得,1998年接手“吉歌”时的状况:舞蹈演员只剩下13个女演员和5个半男演员,所谓“5个半”,是说当时剩下的6个男演员中,有一个根本不会跳舞,权且算作半个。

[NextPage]

  当时,“吉歌”外欠70万元,账面上只有2000元;全团只有13个演出用灯,至于音响等演出设备还达不到一个县级艺术团的标准;演员们演出机会很少,一台演出的出场费只有两三千元。

  转机出现在1998年,“吉歌”第一次正式参加春晚。“当时担任舞蹈演出的都是省级和部队的文艺院团,而我们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团,说白了是给人家镶边儿、凑数儿,我们的演员总是被排在演出队伍最后一排。”冷明宇说,那时“吉歌”演出水平确实不高,编导不满意,甚至还挖苦、嘲笑他们。

  怎么办?练!每次排练完毕,“吉歌”演员们原地继续排练,练到夜里两三点钟是常事儿。第二天,编导一看,大有改观,为之一喜。如此,经过半年时间强化训练,“吉歌”水平提高很多,并逐渐被认可。

  “2000年以后,很多编导都点名要和我们合作。”冷明宇不无骄傲地说。宋祖英每年上春晚都指定“吉歌”伴舞;导演郎昆曾将“吉歌”比作“御用军团”;而导演金越则评价说“晚会最能吃苦的演员就是吉林市歌舞团,他们来得最早,走得最晚,从开场演出到最后自始至终得不到休息”。

  靠着勤奋与汗水冲刷出来的口碑,“吉歌”一路高歌。如今,“吉歌”出场费一场25万元至30万元,较10年前翻了100倍。这个身价在全国同类院团中处于一线水平。“吉歌”演员的月收入也由2003年之前的700多元增至五六千元。

  从“镶边儿”到“挑大梁”,从默默无闻到叫响全国,“北漂”的“吉歌”以滚雪球的方式在北京完成了蜕变。

  (编辑:袁微)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