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盘点神秘《羌风》之五大看点

2009-07-21 15:10:32来源:新浪娱乐    作者:

   

    去年的“5·12”,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古老羌文化遭受了重创,许多国宝级文物被掩埋,大量研究羌族文化的知名专家及传承人不幸遇难,3万羌族儿女在废墟下遇难。一年以后,一台融入了羌笛、多声部演唱、羊皮鼓舞等六项活态文化遗产的羌族音乐风情史诗舞台剧,将让这个神秘的东方民族从悲剧的主角变为舞台的主角。几个民间有着高度文化自觉的热血企业家投资1000多万元打造了这台大型羌族乐舞史诗《羌风》,8月5日起,将在北京保利剧院拉开全国对口支援18省市感恩巡演的帷幕。据悉,《羌风》在成都公演时就在业界和社会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反响,究竟她的魅力在哪里,她的看点在哪里?

  看点之一:《羌风》没有明星却个个都是“明星”

  舞台剧《羌风》是由来自地震灾区的80位羌族儿女倾情演绎的,他们来自地震废墟,来自倒塌的羌寨,来自遥远的高山之巅,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山寨,他们是第一次走上舞台,按照正常的情况,这台演出一定是一个粗糙的,不入流的歌舞拼盘而已;但令人无法相信的是:舞台上他们的歌声、他们的舞蹈是那么的专业那么的令人陶醉,成都演出后,《羌风》被业界称为:是四川近十年来出现的最好舞台艺术精品;四川省民委副主任何晓平观看了《羌风》后说:《羌风》构思精妙、舞美精彩、音乐精美;可称之为羌族文化领域中一道亮丽的风景;集中展示了羌族灿烂的文化;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舞台艺术精品。

  著名音乐家、评论家刘雪枫也在看了《羌风》后谈到:《羌风》演出,让你震撼和感动的是一个群体,不是某一个演员或明星,让你记住的是一张张沾满汗水的黝黑的脸,这是一个靠群体的艺术力量打动观众的艺术精品,是一份直指心灵的艺术感动。确实如此,在羌风艺术团的所有演员除了几对已经在全国青歌赛上获奖的选手外,没有大家熟悉的明星和歌手,更没有全国人民都耳熟能详的“大腕”;但确实令人想象不到的是:羌族这个古老民族中自古就有:开口说话就会唱歌,迈脚走路就会跳舞;这80位演员其中有60%都是羌寨的“歌王舞后”,或者是部落歌王的后裔子女,比如羌族多声部“毕曼兄弟”的父亲就是当地有名的部落歌王,也是国家级非遗传人;来自松潘的甲妹的妈妈就是当地著名的女歌王,诸如此类的在羌风艺术团的演员中比比皆是,他们唱起自己的歌挑起自己的舞不是明星却个个胜似“明星”。

  看点之二:《羌风》是民族歌舞类艺术精品中的另类

  舞台剧《羌风》成都公演后,获得了来自业界的高度评价,无疑把最美的祝福和最热烈的掌声给了这群羌风艺术团的演员。特别是近年来出现了大量的民族类的舞台艺术作品:单杨丽萍就有《云南印象》、《藏迷》、《云南的响声》等,大家发现,《羌风》从一开演就会抓住观众,让观众一步一步看下去,容不得有一点开小差的机会,观众的情绪也被一步一步调动起来;掌声和泪水都是由衷的,没有一个观众不被剧中淡淡的动人凄美的故事吸引着感动着;一位知名的剧评人说:《羌风》之所以吸引人除了羌族这个古老民族的灿烂文化的魅力之外,就是她有一个故事主线牵着观众的注意力,观众的情绪起落是随着主人公和这个民族的命运在激荡和跳动。这是其他民族舞台艺术作品所没有的,大多是歌舞拼盘式的,这是一个艺术精品中的另类,更是一种创新。

  用总导演熊源伟的话说:“通常展现民族风情的做法,如民俗展览的歌舞晚会、人为编造的猎奇故事,难以饱满地呈现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我寻找到了一种新的演出样式:“剧式歌舞”。所谓“剧式歌舞”,既不是剧,也不是纯歌舞;有戏剧的样式(简单的人物关系、情节线索),但主体是歌舞(有情境的歌舞)。《羌风》通过“剧式”来选择与组织羌歌、羌舞、羌俗、羌仪,希冀观众在享受视听盛宴的同时,满足对普世价值的人文观照。”

  看点之三:《羌风》里每一首歌都是经典

  据《羌风》艺术总监汪静泉介绍:《羌风》是用音乐为主线贯穿其中的,是在上千首羌族民间音乐中甄选出来的最有代表性、最优美、最有区隔性的音乐歌曲,全剧23首羌歌,由于羌族特有部落块状结构,这23首羌族大歌大都濒临失传,民间已经很少有人会唱了。正是应了那句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这些音乐一出世就被观众吸引了,简直就是天籁之音,远古的声音却又时尚律动,堪称首首都是经典,其中有6首已失传多年,因《羌风》得以重见天日。为了保护传承羌族特有的音乐,灾后首个羌族民间音乐传习所也在羌风艺术团成立了,专门教授羌族特有的民间部落音乐。担任传习所的首席主持人就是30年来研究羌族民间音乐的集大成者,此次担任《羌风》的艺术总监汪静泉老师。

  “我静静地看着,几乎一开始就犹如遭遇美的袭击。我暗想,若用充满民族风情去形容是不够的,用原生态去形容似乎也不够,我能看到古羌人勇武的姿影,也能听到秦汉古风。舞蹈是那样充满生命的激情,歌声中没有一丝皱纹。”著名作家王宏甲看完演出后,在他的报告文学《在天府的苍穹反复吟唱》中这样写道,“罗江木与银搓唱的多声部情歌《部落情歌》,令我无法想象他们都是第一次上舞台,那是高天中的旋律,那么悠扬优美而从容,我感到了,这歌声里有非凡的包容。汪静泉告诉我,‘我们没有给这些歌加任何一个音。’那么这些歌是谁创作的,从多远的岁月传下来?我们听到的是两千多年前的华夏原音吗……我看得热泪滚滚!我相信这个从地震废墟上站起来的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会以极其的善良与美,感动全世界。”
[NextPage]

  看点之四:《羌风》是艺术家眼里的“原生态”

  《羌风》的创作得了众多艺术家的幕后支持:艺术总监汪静泉把自己花费30年在羌寨收集来的音乐和由他发掘并整理的一组失传2000年的华夏原音毫无保留地献给《羌风》。全剧23首音乐全部充满了古老的羌族韵味。舞台美术顾问、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韩生也把自己的稿酬捐给剧组。曾获得曹禺戏剧奖的上戏教授熊源伟担任总导演,作曲家安栋担任音乐制作,国家一级编导曹平任导演,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和国家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田青担任艺术总顾问和民俗顾问等等,这些让《羌风》从一开始就“系出名门”,非一般的作品;关键的是《羌风》创作的初衷就是要对原生态进行提炼加工。总导演熊源伟说:

  “《羌风》不具体展现一则羌族史诗故事,但追求史诗的诗化格调——表现民风,古朴而淳厚;表现情爱,唯美而清新;表现生活,质朴而欢快;表现艰难,壮丽而激扬!

  现在原生态很时髦,单个的原生态演唱节目很轰动,多种民族的原生态组合也很吸引眼球,但把某一个民族的原生态全部搬来堆放在一起,是会引起审美疲劳的。原生态要发掘,也要创造。创造,就是个性,就是出新,就要有超越常规的胆识,在保持原始样态的追求中结合现代元素。”

  看点之五:《羌风》用音乐诠释古羌5000年历史沧桑

  羌,走过五千年华夏文明史——羌人,从茫茫河湟源头,迁徙到神秘岷江峡谷;羌语,从藏缅语系,分蘖为十二支系语言;羌乐,从秦汉古风,衍化为多声部多调式多风格歌曲;羌是一个“祖母”民族,炎帝是羌,大禹是羌,西夏王国是羌,汉、藏、彝、纳西等,都与羌有着渊源关系……

  羌族没有文字,其文化传承主要靠口口相传,因而音乐成了他们生命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因此《羌风》整台剧没有一个文字没有一句汉语对白,全部用羌语,全部用音乐来诠释古羌5000年历史沧桑,采用古老民歌与现代音乐舞蹈相融的方式,把羌族的部落风情和久远历史活色生香地呈现给观众。来自美国的“非遗”专家汤姆斯说,《羌风》的歌词虽然是羌语,但这丝毫不影响她跨越语言和国界的能力,她必将以其精美绝伦的品质感动更多的人们。

  《羌风》的故事从两只羊角顶偶然相撞开始。在羌族的风俗里,青年男女各执一只羊角配对。配对的羊角如果是同一只羊的,那么他们的姻缘就是上天注定。还有诸如:古童谣、古羌叙事歌《羌从哪里来》等都是用动人的音乐来诉说着古羌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同时巧妙的穿插了羌笛、多声部民歌、羊皮鼓舞、羌绣、羌红、瓦尔俄足节,以及羌年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实习编辑:魏巍)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